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5-02-27 01:02余俐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语言

余俐

(江西省广丰县 江西广丰 334600)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余俐

(江西省广丰县 江西广丰 3346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风格等也可以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在本文中,将对教师在启蒙小学语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小学生才刚刚步入校园,要想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就要从语文教学开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小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启蒙有着示范与引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形式和素养,已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喜爱程度和能力。

一、教师在启蒙小学生语文中的作用

(一)规范学生的语文基础

在人们心中,教师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的,他们的言行举止总会被当作学习的对象,教师需要做到为人师表,他们的教学修养对学生在课上的集中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决定了小学生的脑力活动。一节生动、充满魅力的语文课,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一起完成,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必须要有规范性,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小学生有着启蒙、示范以及学习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永远都是学生心中的学习榜样,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传教的责任,还要在语文课堂上把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讨论当中。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展的阶段,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中,不能运用生硬的语言,而要选择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这样可以让小学生逐渐融入语文教学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典范性

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学生获取知识最基本的来源就是教师的言行举止,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无形的模范、有声的行为,那么教师的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师范。我们常把“为人师表”挂在嘴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师表”就是指教师口语的典范作用。所以说,要想让教学语言发挥出正面的模范作用,就需要教师运用有着典范性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小学这个学校语言的最佳阶段,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靠模仿进行的,典范性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它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可以为日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保证使用符合国家词汇、语音、语言要求的教学用语。有的老师会把“师范”念成“思范”,把“教室”说成“教史”,将“你先走”说成“你走先”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全国通用普通话”的考核,防止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出现“南腔北调”的现象,通过运用最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做到吐字清晰、声音嘹亮、语调适度,从而实现学生语言的长足发展。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要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教师必须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其中包括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能够正确。深刻地分析与传授知识。

就拿《落花生》这篇课文来说,题目“落花生”是花生的另外一种名称,但是有的教师并没有深入查阅理解,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解释为“种花生”,从而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又比如这样一句话:“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其实有多种理解,到底是“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对的,还是“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语意模糊,令人费解,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

(三)可接纳性

为了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乐于、易于接受教学安排,并完全理解和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中,口语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具体的表达手法来看,语文教师可以多使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手段和方法,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表达形式。比如说,低年级的小学生乐于想象,语文教师教学的口语表达不仅要注意语法的简单浅显、词语易于理解、表达有趣活泼,还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当侧重于使用更加严谨的口语表达。

比如说诗歌《瀑布》,我们可以这样引入:“在我的故乡有一条小河,小河的水是缓缓流淌的;我们的祖国有长江,而长江的水是向前奔涌的;还有大海,大海的水是波涛汹涌的。无论是小河、长江,还是大海,他们一直都在向前流淌,可有一种水却不是这样的,而是从高处的山峰倾泻下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在这个时候,就会有大多数学生联想到了“瀑布”,心中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然后可以接着说:“有同学见过瀑布吗?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褒赞魅力瀑布的诗歌吧。”像这样的教学引导方法,可以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小河、长江、大海,来展现出另一种流动方向的水,那就是瀑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有典范性、科学性以及可接纳性等等,一种好的、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要想让语文课堂变得活跃、生动、积极,就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师所体现出的语言美和形态美,会让学生留下追求文学美的意境,还可以培养学生浓郁的审美感觉。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N].淄博师专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小学生语言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