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5-02-27 01:02刘茂彪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生活

刘茂彪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广东五华 514400)

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刘茂彪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广东五华 514400)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让我们的化学课形象、生动,让学生喜爱。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

生活 化学教学 课堂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化学的亲切性和真实性,缩短与化学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感受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1]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化学课堂

1.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2]

2.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3]

3.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去认识,学习它。这样更能加深他们对化学的理解。例如,讲氯化银时,可以拿一副变色太阳镜,演示一下,在阳光下变深色,室内时恢复正常颜色,学生就会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可以解释:阳光下氯化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银,所以变深色,回到室内变成了氯化银,所以又变无色。学生印象就很深刻。[4]

4.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如果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应该是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其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

二、运用化学知识,观察并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提高实践能力。[5]

1.引导学生会用化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如“非典”之后,消毒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学生学了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之后,可以动手写一份科学使用家用消毒剂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学生不仅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指导学生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如在某同学的家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妈妈在清理卫生时将洁厕剂和84消毒液同时倒入马桶内,以为既清洁又消毒,没想到却发出刺鼻的气味。这位同学将这一情况带到学校,同学们七嘴巴舌找出原因,再把结论带回家,家长增长了科学知识,学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到化学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中所起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把大自然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也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在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课堂变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 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4]刘长笑.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绿色化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5):91-92

猜你喜欢
生活化化学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生活感悟
奇妙的化学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