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

2015-02-28 07:03卜俊平
新课程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教师应阶段有效性

卜俊平 赵 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中心学校)

在小学阶段重视德育教学,提升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故而,教育工作应坚持创新,将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一、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的学习阶段是一生学习中的基础阶段,德育课程的学习是小学生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故而,在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订德育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德育课程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

二、通过积极引导提升德育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故而在提升德育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面都还在一个模糊的阶段,故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课程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总之,小学德育教学在小学课程来说,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但德育教学对于学生个人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需要小学各科教师共同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

黄惠琴.对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2(24).

猜你喜欢
教师应阶段有效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