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

2015-02-28 07:03何陈
新课程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课文

何陈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

让美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

何陈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更是丰富多彩,从远古的壁画到唯美动人的《诗经》,以及后来发扬光大的唐诗宋词,更是美不胜收,它的语音、语法修辞、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于审美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品味,来领略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

一、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感受精神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在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索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会课文中体现的精神。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教学中应着重强调,对学生进行明礼、团结、友善、感恩、奉献的传统道德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把传授知识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通过沙洲坝人民为什么要在井旁立石碑,让孩子们理解老百姓对领袖的热爱,永远记住毛泽东同志的恩情。让孩子们接受感恩教育,同时也净化人的心灵。这样的美育,融品格教育和荣辱观念于一体,兼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为一身。特别是在教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

二、在教学中让孩子展示美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语言生动优美,而且大部分课文有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以及制作书画作品来展示美。

1.有感情地诵读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教学人教版《祖父的园子》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么美的语言,不但让孩子们感受到童年的被呵护、被宠爱,会让一个人的身心永远温暖幸福,注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性情,也给予了一个可以寄托快乐自由的精神的园子;还感受了轻快、优美的文笔。教学这样的句子,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欣赏语言,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学生朗读;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再让他们有感情地诵读,展示出来,无形中孩子们的自信心就体现出来了,谁说自信不是美呢?

2.创作书画作品。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诗词作为创作基础,让孩子用书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把古诗中诗情画意的意境形象化,也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而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设法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接受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的熏陶。

总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是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

童景德.美育与学校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0(z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课文
论公民美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背课文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