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顶岗实习课程

2015-02-28 08:10郝延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200
现代教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信息化技术课程

郝延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132200)



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顶岗实习课程

郝延春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132200)

[摘 要]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课程的一般属性,系统性、教学性、实践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如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指导的多元性,教学场所的不确定性,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因其特殊性,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信息化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规范顶岗实习课程并进行课程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顶岗实习; 课程

学生顶岗实习,是指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实践环节。它被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写入教学计划,学时一般达到一个或者两个学期,学分也是所有的课程中最高的。

一、顶岗实习课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顶岗实习课程具有一般课程的属性,即教学性、完整性和实践性。顶岗实习具有明确的教学对象,即未毕业学生;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其宏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专业而言,顶岗实习的目标是在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关键能力;有完整的教学过程,顶岗实习制定了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并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付诸实施,实施后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所以说顶岗实习是各个高职专业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及相应的实践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实习,是对所学全部专业理论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顶岗实习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指导的多元性,教学场所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学习+工作”,其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了知识的认知,更多的是个人的态度,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能力的一种综合。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教学空间,接受来自本校教师的指导,也接受现场的师傅,周围的同事或者部门的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使得教学的指导多元化,教学的场所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实习完毕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个评价既包括企业方面与学生的相关人员的评价,也包括了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与完整性。

二、顶岗实习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

顶岗实习课程的特殊性,使得职业院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我们从课程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标准方面,顶岗实习存在着教学质量标准缺失。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制定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标准或者课程标准,但大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松散的校企合作关系,使得顶岗实习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单一的教学质量标准没有普适性,成为一纸空文。

在教学目标方面,顶岗实习与教学脱节严重。顶岗实习要求专业对口,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现状却是,即使学生能够对口顶岗实习,企事业单位的精细岗位分工,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单一,达不到综合培养的目标;更有企业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根本谈不上教育培养,还有许多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在教学管理机制方面,顶岗实习存在着管理主体缺位。顶岗实习管理应为多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家长和社会都应该成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职责,共同努力使学生成才。现状却是学生定岗之后,企业不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学校也游离在管理之外,社会和家长的监管更显得薄弱。

在教学过程控制方面,顶岗实习存在着顶岗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落后。顶岗实习课程时间长,地点也很难受学校控制,目前的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主要有教师跟班制和教师定期巡检制,跟班制很难适应学生多点顶岗局面,定期巡检有起不到监控效果。

在教学评价方面,顶岗实习存在着评价不完整,不客观。在录顶岗实习成绩的时候,教师很难,要么只能根据学生的教学文档进行评价,要么参考企业的寥寥几句评语,评价成为了走过场,起不到督促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顶岗实习课程

为规范顶岗实习,各个职业院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典型做法和有效的手段。国家也出台了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定的第二十条中提出学校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同时在第二十一条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统一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服务平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行业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信息服务。

信息化为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规范化、系统化和课程化指明了方向。

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系统,构建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实现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最终目标,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成为相关职能部门、行业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协调管理的平台。相关职能部门、行业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发布教育制度、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信息,成为学生了解顶岗实习政策法规的一个平台,从而保障学生利益,企业利益和学校利益。企业通过平台发布顶岗实习岗位信息,为学生、学校提供顶岗参考。

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系统,构建多方交互平台,实现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在顶岗实习平台上,设置不同人群的权限,让所有学生顶岗实习利益有关方参与进来;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组成顶岗实习群,即时通报顶岗实习情况,做到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学校、企业和校企的指导教师发挥其管理与指导职能。

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系统,构建课程平台。课程平台应具有可学习性。根据相应的岗位发布教学标准,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同时企业或者学校应将相应的岗位职业标准,岗位培训视频,岗位标准化操作等内容置于网站之中,让学生学有所依。

课程平台应具有交互性。一是能够布置或者变更实习安排,包括校内指导教师安排、授课计划管理、实习计划与变更管理、校外指导教师安排等。二是能够落实实习过程与监控,包括指导记录登记、学生周评、学生周日记填写,周日记评审、实习总结填写、实习总结评审。三是能够完成实习教学质量考核,包括校内教师对学生评价,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校内外教师评价。

四、结论

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做到对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实现顶岗实习的规范化与课程化,从而将顶岗实习落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学以致用,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Introdu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tandardize Post Practice Curriculum

Hao Yanchun
(Jilin Railway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changchun 132200)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ro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ost practice has the general properties of curriculum, such as systematicness, teaching, practicalness. It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such a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uncertainty of teaching place and teachers, the integrity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Due to its specificity,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during the course of practi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standardize the curriculum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st practice;curriculum

作者简介:郝延春(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N00-(2015)03-034-03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信息化技术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