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走出的红色将领

2015-03-01 01:40李生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9期
关键词:东北军冀中回民

文/李生

东北讲武堂走出的红色将领

文/李生

常恩多

东北讲武堂创办于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筹设,时称奉天讲武堂。后发展成为奉系军阀专门的军官学校,用来培训各级军官,提升战斗力。张学良将军和不少著名奉系将领如孙烈臣、汤玉麟,以及“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萧军等,都是东北讲武堂的校友。在东北讲武堂里,还走出了不少抗日名将,如常恩多、吕正操、马本斋、罗广智等,他们在这里接受最初的军事培训,又在战斗的洗礼中,从旧式军人逐步成长为一代红色将领。

常胜将军常恩多

常恩多,满族,188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西东三台子村。1922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其间深得学校教官、奉军将领郭松龄的赏识,毕业后被破格授予中尉排长职务。1935年10月,任东北军111师中将师长。

1936年9月,叶剑英到西安做争取东北军的工作。他与常恩多畅谈到深夜,使原本就胸怀抗日救国大志的常恩多深受触动。西安事变后,常恩多率部开赴渭南县东渭河北岸,拱卫西安,将何应钦所部中央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创造了条件。

七七事变后,常恩多率111师开赴江苏,转战华东战场,屡立战功,被誉为“常胜将军”。在扬州保卫战、台儿庄会战、盐城和阜宁阻击战以及徐州攻击战等多次战役、战斗中,111师屡次克敌制胜,声威大震。

1939年,常恩多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被秘密接收为特别党员。当时他率军在山东莒县大于庄一带驻防,提出“团结友军,亲如兄弟”的口号,和八路军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共同打击日伪军。他指挥部队攻克枳沟伪军据点,又消灭孟疃据点出扰的一股日军,将缴获的武器送给八路军。他还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连续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几十次战斗,皆取得胜利。同年冬,又在十字路附近的王家庄子将日军一部包围,在八路军配合下,歼敌200余人,《大众日报》发表文章称此战斗是“国共两军配合作战的典范”。

吕正操

马本斋

1940年9月,57军军长缪澄流与伪兴亚建国军鲁苏地区总司令李亚藩、日本鹫津兵团大尉参谋辛修三等达成“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的协议。常恩多得悉后,和333旅旅长、中共党员万毅于9月21日夜组织“锄奸行动”,扣押副军长朴炳珊夫妇、女间谍徐春圃等人,缪澄流闻讯逃脱。常恩多草拟电文通告全国,提出“忠心爱国,杀敌锄奸,团结抗战,打回老家”的主张,随后组织部队攻克大店、碑廓敌伪据点,歼敌600余人。

1941年2月,111师331旅旅长孙焕彩乘常恩多突患肺结核之机,将万毅扣押,并逮捕中共地下党员数人。常恩多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不愿部队陷入内战泥潭,决定率部起义。1942年8月2日夜,他在鲁苏战区总部政务处长郭维城(中共党员)等爱国军官的协助下,扣押师部的顽固分子,宣布起义。将111师2700多人胜利带到抗日根据地的第二天,1942年8月9日,常恩多与世长辞。常恩多率部队起义的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兴奋地说:“好,真是东北军反蒋抗日的少壮派,有胆识。”并指示一定要建设好这支部队。这支部队经过整编后,保留原番号,师长名义上仍是常恩多将军。

开国上将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出生于辽宁海城唐王山后村,1923年10月进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学习,毕业后进入东北军,曾担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1937年5月,时任

647团团长的吕正操在整编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吕正操率691团从石家庄开往冀中前线。1937年10月9日,吕正操奉命前往河北藁城县四德村、梅花镇一带,掩护53军南撤。691团第1营在梅花镇阻击隶属土肥原日军14师团的一股部队,与其展开激战。吕正操在53军顺利撤退后,没有接受53军放弃一营、带三营南撤的命令,而是率领三营从四德方向向进攻梅花镇的敌军展开攻势,形成包围。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日军伤亡七八百人,691团仅阵亡一名连长、一名班长、20余名战士。10月14日,在晋县小樵镇休整的691团决定挥师北上,到敌后去打游击。691团断绝了与53军的联系,更名为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三个总队,成为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力量。

1938年5月,冀中部队改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成立冀中军区,下属4个军分区,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均由吕正操任司令员。第三纵队在半年内对敌作战百余次,活动范围扩大到44个县。在第三纵队成立三周年之际,党中央曾专门送来毛泽东的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的模范。”

1942年5月,日军调集5万精兵,“扫荡”冀中地区。第三纵队分散部队,组建各种形式的武工队,创造了平原游击战获胜的先例。6月12日,日军得知在冀南地区威县掌史村有八路军的踪影,用几千兵力将村庄层层包围。第三纵队与敌激战,星夜突围,伤亡仅数十人,获得党中央的高度赞赏。此后,第三纵队向西进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腹地。在欢迎第三纵队的大会上,彭德怀盛赞吕正操,称他从一名旧军人改造成革命军人,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是了不起的进步。

抗战胜利后,吕正操历任东北铁路管理总局局长,铁道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回民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回族,1902年1月2日出生于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本斋村)。东北讲武堂第五期肄业生,因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和郭松龄反奉未能回校继续学习。1935年解甲归田前,担任东北军独立21师第四团团长。

1938年年初,马本斋率领一队立志抗日报国的回族青年参加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队,被委任为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1938年10月,马本斋经回民支队政治委员郭陆顺和丁铁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同年秋,日军向冀中展开全面进攻,马本斋带领部队投入战斗,首战告捷,在青县杜林缴获敌军汽车一辆。同年,马本斋还率部以大刀、手榴弹、可装五颗子弹的湖北造套筒枪、二人抬的大土炮等装备,在无(极)藁(城)公路上击缴敌人8辆汽车,缴获一批武器,使部队装备得到改善。1940年10月,军区召开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赠给回民支队一面锦旗,称赞回民支队是一支“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

1942年,马本斋任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回民支队连战连捷,用缴获的武器扩充装备,部队规模从数百人发展到2000人左右,成为冀中军区野战化最早的部队之一。

1944年2月,马本斋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终年42岁。毛泽东献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献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抗日先锋罗广智

罗广智为东北讲武堂第十期毕业生。1907年出生于辽宁灯塔西马峰乡岳家堡村,1929年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九旅见习,后担任109师重迫击炮连排长。九一八事变后,随同部队进关。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山海关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接受周恩来的建议,在东北军中成立了专为造就抗日骨干力量的学兵队。罗广智被选调到学兵队任分队长兼教官,负责军事教育工作。其间,罗广智接触到共产主义理论,他的思想也从最初的复土还乡,慢慢转变为联共抗日、雪耻驱敌。西安事变期间,学兵队奉命守卫西安东门城楼,保卫张学良公馆的安全。罗广智率领学生上街,宣传张学良、杨虎城的“八大主张”,拥护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立场。西安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成立。罗广智任抗日先锋队一支队二大队第五中队队长。1937年3月,东北军东调。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被编入51军,罗广智任114 师684团3营7连连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51军进入山东抗击日寇。1937 年10月,经营长于维哲(地下党员)介绍,罗广智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当年年底,罗广智所在的7连已发展党员20余名,成为党在东北军基础最强的连队之一。同年年底,罗广智调任一营营副。

1938年2月,南京守敌沿津浦路北上,企图会师徐州,打通南京浦口到天津一线。51军奉命守卫淮河北岸,114师被部署在安徽临淮关一线。春节前夕,日军偷渡淮河北上,罗广智率领一营反击。全营官兵英勇奋战,很快将敌军压迫到淮河北岸。日军将各种兵器、火力集中在一起,背水顽抗,战斗异常激烈。罗广智身先士卒,奋勇出击,在突进中腰部中弹,身负重伤,仍咬牙坚持,不下火线。当他被抬到后方时,由于流血过多,已停止呼吸。罗广智牺牲后,遗体被安葬在西安大雁塔公墓。他带出的7连官兵继续奋战在抗日战场,作为主力连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本栏编辑/牛泽群

本栏目与辽宁省档案局(馆)合办

猜你喜欢
东北军冀中回民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BOTTOMS UP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