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及其注本研究的集成性著作
——评林乐昌著《正蒙合校集释》

2015-03-01 11:31邱忠堂
关键词:太虚无感体例

邱忠堂

(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系,呼和浩特 010022)

【书评】

《正蒙》及其注本研究的集成性著作
——评林乐昌著《正蒙合校集释》

邱忠堂

(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系,呼和浩特 010022)

北宋理学开创者张载著作甚多,其中《正蒙》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正蒙》艰深难读,自宋迄清,历代注家不绝。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林乐昌教授积十数年搜求、整理与研究之功,撰著《正蒙合校集释》(以下简称《集释》),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计100万字。《集释》一书先后获2014年3月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颁发的“纳通国际儒学优秀论著奖”,2014年9月由岳麓书院和凤凰网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发的“国学成果奖”。《集释》一书是研究张载《正蒙》文本及其历代注本的集成性著作,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限于篇幅,这里仅对《集释》一书中有关《正蒙》历代注本的系统整理、《正蒙》理学思想的深刻诠释这两个方面略作评论。

第一,对《正蒙》历代注本的整理相当系统。从南宋至清代,被公私书目著录的《正蒙》历代注本多达五十种,存世者十数种。《正蒙》的历代注本作为古人解读经验的积累,可供今人比对参证,以助深化研究。《集释》一书对历代注本的整理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全面搜辑历代注本。《集释》一书共搜辑《正蒙》注本十九种,除搜罗南宋熊刚大《正蒙句解》、明刘玑《正蒙会稿》、明高攀龙《正蒙释》、清李光地《注解正蒙》、清王植《正蒙初义》等十五种《正蒙》传世注本之外,《集释》作者还旁采群书,汇辑《正蒙》注本四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熹的《正蒙解说汇录》。以往对朱熹是否写过《正蒙注》一书争议很大。《集释》作者通过对元黄瑞节《正蒙诸解》及明《性理大全书》所收《正蒙》和《西铭》朱熹注解的看到,其实这些都是在《朱子语类》解说《正蒙》言论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可见,虽然朱熹可能没有亲笔撰写《正蒙注》一书,但其一生讲学中涉及《正蒙》的言论的确构成了对《正蒙》的完整注释。汇编朱熹的这些注解言论,并视作其所著《正蒙注》也并非不可以。此外,《集释》作者还根据清初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的著录线索,从《新刊性理大全书》明嘉靖三十九年刊本辑录了吴讷佚著《正蒙补注》和余本佚著《正蒙集解》,为《正蒙》明代注本增加了两个新的品种。最后,《集释》作者从《宋元学案》卷十七至十八之《横渠学案》中,将黄百家为《正蒙》各篇、章所加之案语,汇辑为《正蒙案语》。《正蒙案语》虽原无其书,但确有学术价值,故采辑成编是很有必要的。黄百家精于天文历算,他对《正蒙》之《参两》《动物》涉及天文学各篇的诠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精心编制集释体例。该书是运用“集释”这一传统撰著体例,将所搜辑的《正蒙》历代注本资料加以梳理、拣选和编排而成的。集释体例,是东汉以来被广为使用的经典注释形式,其优点是可借此占有资料,汇集异同,相互发明。这些历代注本的体例不一,有对《正蒙》正文各章文字逐句注解的“句解”体例,例如南宋熊刚大注本等;有对《正蒙》正文逐章注解的“章解”体例,例如明高攀龙注本等;也有“句解”与“章解”并用的“混解”体例,例如清王夫之注本等。面对《正蒙》历代注本体例的复杂性,作者设计了能够容纳不同注例于一体的集释方式,凡遇句解类《正蒙》注,则将其注文随置于正文相应文句之后;凡遇章解类《正蒙》注本,则将其注文置于正文相应各章之后;凡遇混解类《正蒙》注本,则将其注文分别置于正文相应文句和相应各章之后。这对研究者全面掌握《正蒙》历代注本的精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对《正蒙》理学思想的诠释比较深刻。《集释》一书的作者积十多年研究之功,继承古人按断方法的精华,在“合校”《正蒙》新本和“集释”《正蒙》注本的基础上,运用“按语”形式,对《正蒙》蕴涵的主要哲学问题做了深入的诠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张载哲学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集释》作者通过对《正蒙·太和篇》第二章的逐句诠释,认为“本章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主语为太虚,统摄以下三个分句。第二、三、四句皆省略主语,而主语各不相同。‘其聚其散’句,主语为气,非为太虚,此句言气之本然状态(‘其聚其散’)。第三句‘至静无感’,主语为太虚,非为气,此句言太虚之本然状态(‘无形’、‘至静无感’)。第四句‘有识有知’,其主语指仅具‘见闻之知’的人。第五句‘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系本章结句,其主语为‘尽性者’。‘客感客形’指气或物,‘无感无形’指太虚本体‘至静无感’之原初状态。‘尽性者’,指既具‘见闻之知’,又具‘德性之知’乃至‘诚明所知’之圣人。”在此基础上,《集释》作者批评了朱熹将太和、太虚一概视为“说道体”的看法,指出,朱熹不明“太和”说的是“道”,而“太虚”说的则是“道”之上的“天”,并断定历代注本中以吴讷对“太虚”的解释最为得当,“刘儓惯于袭朱熹以太虚为理之说,而王植辨析‘太虚’非‘理’之义最精”。这对于重新认识张载哲学的性质不无裨益。又如,《正蒙·太和篇》第六章“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集释》作者从多方面分析和诠释此章文义,指出,“‘死之不亡者’,指道德价值之根据。张载云:‘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经学理窟·义理》)此可与《正蒙·诚明篇》第九章合观:‘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张载‘合虚与气’而言性,然其性有本有末,其本即是源于‘吾体’(‘太虚’)的至善天性。知此者,方‘可与言性矣。’”最后得出结论:张载所谓“死之不亡者”,乃就性言,非就气言。这就有力地纠正了有学者以“气”说“死之不亡者”的谬见。《集释》一书对《正蒙》理学思想的诠释,主要建基于《正蒙》文本及其历代注本文献,但也注意吸收现代海内外学者有关张载研究的成果。这些现代海内外著名学者包括张岱年、钱穆、钱钟书、陈荣捷、唐君毅、李约瑟等。这里仅举一例,以说明《集释》一书对海外著名学者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借鉴。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论及《正蒙·参两篇》第四章时指出,“在宋代理学家当中,张载最注意宇宙论学说。他所谓的‘太虚无体’,是按照宣夜说的传统讲的。”“这是十一世纪关于感应原理的非常明确有力的叙述,我们不能忽视它的意义。”(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第119、123~124页)除以上两方面外,《集释》一书的价值和贡献还表现在,通过精心校勘,对通行本《正蒙》纠正偏误,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正蒙》新本。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集释》作者长期以来坚持文献搜求与思想诠释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集释》一书的多方面贡献,为张载《正蒙》研究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必将推动张载理学思想研究的深化。

当然,《集释》一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正蒙·太和篇》第一章“主不如是”句中的“主”字,系衍文,当删除。又如,“附录四”所收《贺瑞麟重刻西铭讲义序》题署“光绪九月辛巳”,脱漏“辛卯”二字,当作“光绪辛卯九月辛巳”,等等。但毕竟瑕不掩瑜,相信《集释》一书在将来修订再版时定能修正以上不足。

[责任编辑 申亚民]

2014-11-26

邱忠堂(1982—),男,山东梁山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太虚无感体例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多源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区间无感测速方法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天问一号
注释体例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北京P+R停车场无感支付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