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纪律教育之我见

2015-03-01 11:5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纪律规则意识

金 双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中心小学校 吉林大安 131300)

幼儿园纪律教育之我见

金 双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中心小学校 吉林大安 131300)

良好的纪律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教育活动开展,教育任务完成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更为深远的是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教育实践就幼儿园纪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幼儿园 纪律教育 问题和不足 对策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当前幼儿园纪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园的纪律教育越来越重视,纪律教育的内容越来越细化,纪律教育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但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教师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这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体验和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从小树立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长远发展建立良好基础。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机制、体制和教师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普遍在纪律教育深远的意义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往往只片面认识到纪律教育是保证正常教育活动的需要,是教育任务完成的需要,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需要,而忽视了有利孩子长远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其二,教师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方法多样性认识不足。

孩子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随着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教师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承担的安全责任更大,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的纪律教育,因此也直接导致教师更加注重以有序性来确保安全性,片面追求一切为安全,一切保安全的唯安全论理念,结果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规则,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孩子的行为,教育至上变成了安全至上,立竿见影的简单教育成为主要手段,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对立,约束管理与教育引导的脱节,不仅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教育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谈谈加强幼儿园纪律教育的对策:

(一)管理好整个班级

当一个老师在管理一个班级的时候,假如他只懂得帮助儿童发展的方法,只知道让儿童自由地去表达自己,他就会发现自己面对着很多头疼的问题,这些孩子变得散漫起来,随便地去拿自己周围的东西,要是老师不加管理,情况就会变得更糟,吵闹声迭起,对于这种局面,教师一定要研究一下儿童简单又丰富的心理,老师要向这些乱爬乱跑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应该让某种方法让孩子们警惕,使用略带威严但又不失和蔼的口气或许能起到一些作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处理问题,做好准备工作,使儿童感觉到老师能够帮助他,老师夸奖和教导儿童时的语调要平静而坚定,体现出一定的耐性,有些方法可能会非常有用。例如:让孩子们轻轻地把桌子、椅子放到适当的位置去,或者把椅子排成一排再坐到椅子上去,当老师感到时机成熟了,就可以说:“孩子们,大家安静一下吧!”然后就会神奇地出现安静的局面,这些简单的方法能够让孩子们把散漫的心转回自己要做的事上。

(二)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帮助幼儿形成内在的纪律

在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纪律观,指导纪律的真正含义,能够正确地处理好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关系,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压制幼儿,教师应该先让幼儿有一个关于纪律的概念,而不是命令式的做法,做到让幼儿真正理解这些纪律,将外在的纪律转化成内在的纪律,帮助幼儿形成内在的、积极地、有序的纪律,而不是纪律的被动者。其次,教师在纪律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充当的是观察者、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慎用惩罚。教师需要先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指导幼儿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执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用说教来达到形成良好的纪律的目的,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加以监督,才能形成长久的内在的纪律,并且尽量将这些纪律观念融人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通过游戏、音乐等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乐于遵守纪律,而不应该通过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幼儿,并要做到慎用奖惩制度,奖惩的作用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只能在维护外部纪律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度使用奖惩有时甚至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内在纪律的形成。让幼儿成为真正享有内在纪律的人,能从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格的力量、自由的源泉和更大的积极性。

(三)还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需要家长的配合,做好家园的工作

幼儿园常规教育需要幼儿园的积极努力与探索,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使常规教育发挥最大的功效,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开展幼儿园的常规活动。

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园规班规,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纪律环境,建立良好的园风班风,一旦制定出园规班规就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坚持下去,将纪律意识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小班的幼儿能自己穿鞋子,大班的幼儿能自己穿衣服,并且能够帮助同伴穿衣服,每一个活动区规定多少人玩,如果有人想加人需要自行按照规则协商等等,这些简单易行的规则在家庭中也需要家长加以实施。现今社会家庭结构大多是“421家庭”结构或者核心家庭结构,许多幼儿从小被宠爱,规则意识薄弱,需要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近况,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纪律意识,开展各种关于纪律的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幼儿建立纪律意识,家长则需要配合幼儿园开展关于帮助幼儿树立纪律意识的工作,主动了解关于常规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具体的做法。如通过从老师处得知信息、阅读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家庭活动或小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让幼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以发展纪律意识,积极参与幼儿园所开展的关于培养幼儿纪律意识的活动,尽量将这些纪律教育的方式融入幼儿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纪律规则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