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浅论

2015-03-01 11:54李东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师

李东亮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江西南昌 330100)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浅论

李东亮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江西南昌 330100)

纵观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仍未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从功利主义出发,在物理教学中尽量缩短认知过程,加快教学进度,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应试训练。这种把考试作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禁锢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全面提高学生的优良素质是格格不入的。在这样的形势下,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笔者在此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换位思考 人性化课堂 合作课堂

一、换位思考,营造宽松人性化的课堂

听过一些物理老师的课,觉得目前有些做法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令人担忧。例如:高考理综模拟试卷中的物理学科选择题,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次都在20分钟内完成,如果超过20分钟说明学生熟练程度不够,如果不足则认为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认真。殊不知题目是有难易区别的,学生的能力也是有强弱之分的,平时这样机械死板的训练只是把人当作一个传送带上被加工的元件。这样的训练,可以肯定的是,效果与时间不成正比的。

事实上,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如果强加给学生这样或那样的束缚,把他的时间和空间塞得满满的,其结果只会使学生感到窒息,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习惯于老师怎么安排就怎么学,被动地、消极地学习、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都如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毫无个性可言。

把学生当“人”来培养而不是当“元件”来加工,这是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养,营造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是十分必要的。要认识到师生关系其实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常常做一个换位思考,要求学生做到的,你自己是否能做到?

二、提倡探究,构建思辨的课堂

曾听过一节课,老师在台上高频率一题接一题地讲,学生在台下不敢懈怠,一页接一页地记,一堂课的容量看起来很大,可是学生并未能完全接受,课后还需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整理和消化。还听过一节课,看起来老师也在不断地提问,可还没等学生思考好,老师就把本应属于学生能够回答的内容和盘托出,也许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掌握得更快些。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高深莫测,任何时候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基础好的学生则感到无须思考,听懂就行,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热情。因此“抑制成才”不可取,“拔苗助长”也是教学中的大忌。

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思辨的课堂。思辨活动是超越于行为活动之上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主要不是关注学生行为活动的频率有多高,活动的形式怎样,而是关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深层次的思考。即不是关心教学内容的“多”和教学进度的“快”,而是关心学生学习的“质”,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将知识和方法前后联系起来。例如,通过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教学,应使学生懂得电流能够产生磁场,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利用磁场又反过来产生电流,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此发达,与这一知识的发现和应用是息息相关的。光电效应中极限频率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再如用电子可以打出光子来(X射线的产生),用光子也能打出电子来(光电效应)。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如此相象,说明它们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这样的拓展,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又有助于养成学生不断钻研、不懈追求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会学”。

三、人人参与,倡导合作课堂

课堂是一个整体,需要一个集体的参与,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每个个体间都会有一定的互动,课堂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需要这种合作。为了更好地学好物理知识,我们要倡导合作的课堂。形成良好的合作课堂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师生合作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主动参与。

第二是生生合作关系。物理课堂上涉及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涉及一些分组实验,都需要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自己的需要和工作,能够坚持与放弃,肯于容纳与付出,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形成主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

四、多方切入,创设开放的课堂

高中物理课程的科学性要求较高,涉及数学较多,从这一点来看,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同时物理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紧密联系实际,又是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开放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学课程中要重视设问的开放性。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多角度、多层次、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可能跟教师想的不一样,但只要正确的或可行的,都要予以充分肯定,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而最后要让学生自己真正地解决问题,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这样做才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例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教师可指定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导线,让学生设计电路,引导学生对设计的不同电路进行误差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从而得出在什么场合可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实验。然后可设问:缺少某种器材(如电压表)怎样完成实验,电路需如何更改。对实验误差的讨论也可用公式法、图象法、等效电路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实验器材,看看谁使用器材最合理,设计最巧妙,测量精度高误差小。这样做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在物理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可以通过课本、网络和小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们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比如自行车、太阳能热水器、日光灯、电冰箱等等,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真正提高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乐于和善于进行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

第三,物理教学还要重视知识的广度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认知结构合理、知识视野开阔、思考方式可靠性强、思维品质创新含量高。物理知识除了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外,还与化学、地理、生物等知识密切联系,要培养学生具有从总体观点出发、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某一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教师
只因是物理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