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的研究

2015-03-01 11:5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个性化评价教育

张 静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的研究

张 静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如今互联网的数据正在急速地膨胀,大数据可以真实汲取和存储庞大的信息量,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热门。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的概念,论述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展望。

大数据 教育应用 教育展望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已经无处不在,但是对它的定义说法不一。有人从数量大和速度快等特征来定义大数据。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才从“价值大”这个角度来定义“大数据”,他认为大数据是现在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新型的能力,能在大量的或多样的数据中快速地获得、分析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各个领域对于数据的要求标准是有差异的,大数据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目前,高校是知识最为密集、思想最为活跃、知识最为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阵地,大数据必将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1]

二、大数据的教育应用

1.革新教育思维

新时期教育领域充斥着大数据,学校里学生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转化成大数据。相比传统的数字,大数据更具有深刻的涵义。譬如一次考试成绩的得分,如果换一个角度分析的话,将它看成一个数据就能获得其隐藏的数据信息:可以是每一小题的得分、做题的顺序有没有跳跃等,这些信息远比一个数值的价值大的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数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与教育者的经验学习和总结展开,然而大数据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来挖掘出教学和评估等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2]

2.实现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使得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有了可能,采用大数据的先进技术,我们能够去关注学生主体的微观表现。例如在不同学科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会不会主动和同班同学进行交流等,这一系列数据产生的过程是即时的行为和现象的纪录。通过整合这些数据,能够诠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个体的学习状态和表现。而且这些数据采集非常真实,完全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和收集的,只需要观测技术和设备的辅助,还不会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因此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表现。大数据技术为老师提供了真实和个性化的学生特点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3.重构教学评价方法

在教学评价中通过技术层面评价和分析,实现依托经验评价转向基于数据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变化,得出每个学生的特征进而发现学生的优点,而对不良思想再进行矫正。另外大数据实现了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通过技术手段来纪录教学过程。比如,通过网络电子学习平台可以纪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数据,在期末时老师把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利用这些丰富的素材和数据依据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建议。同时这些数据也促使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进而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三、大数据将引导教育改革

1.大数据对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多半教研活动中,评判一个课堂的好坏更倾向于教师的环节设计是否层层递进、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等方面。而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大部分是被完全忽视,即便取得了关注也往往是“被代表”的听课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假设学生的体验。学生真正的体验如何,却没有强大的数据源可提供实证分析。在传统系统中,不得而知的大数据的到来恰恰正是从技术层面上让体验者的感受得以量化和显现。

2.大数据对教师思维方式的改变

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师培训再次得到重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要体现时代的特点,人的因素始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覃祖军认为进行教师培训的重点方向是整合创新,而整合创新的重点就是强化教师相关的思维培训。大数据的核心用途就是预测在此之前教师强调发散性思维,而面对新的时代来临不得不再次进行转变,以便更好地培养社会人才。[3]

四、大数据的教育应用展望

1.教师研修数据的分析

我们一直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杠杆,以往我们只是通过老师发表论文的数量、教学比赛等评判其发展水平。在大数据时期,每一位老师上课、教学反思都会在各种网络终端上留下数据碎片。我们把这些数据采集汇总后,就能对教师发展做出过程性评价,同时在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也会在数据整合后对每位老师提供个性化支持。

2.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

大数据的到来使教育领域由前沿技术的发展,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详尽的个性化教育。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电子书包”智慧教室里,收录教材内容和课后练习题,对学生做题的习惯、师生互动时间以及计算能力和速度等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分析,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综合素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而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侧重点来提高教学质量。[4]

3.构建区域慕课联盟

慕课正以信息化的全新教学方式,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高校慕课以及全国慕课同盟,努力构建区域慕课同盟。区域慕课同盟聚集地域优秀的十所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使名师课堂可以放在网上被社会所共享。利用慕课,使得优质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均衡成为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拥有了优秀的师资作为保障,家长就不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让孩子“挤入”好的学校,一些教育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1]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

[2]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

[3]张燕南,胡继岳.关于大数据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探索,2013.

[4]朱莉.论大数据如何改变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

猜你喜欢
个性化评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