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法

2015-03-02 09:09肖树莉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小学校吉林长春130000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者书目课外阅读

肖树莉(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小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法

肖树莉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小学校,吉林 长春130000)

关于课外阅读,“课标”有明确的指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标中还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1~6年级不少于145万字。”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达到这个阅读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但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也是多年来本人在语文教学方面潜心研究的一个课题。现进行整理,供同行们商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百年前,我们祖先对阅读的巨大作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告诉我们“多读书”益处无限这一宝贵经验。可以说“多读”是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精髓之一,但是阅读兴趣的培养怕走弯路,盲目追求“多”很可能会造成部分孩子对阅读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产生“逆读”心理,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很难改变。孩子“逆读”会影响自身知识量的增加,更会对其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把这种“读”的兴趣调动起来,并最终达到量的积累“多”呢?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可概括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1~2年级):近年来,适龄学生为6~7周岁,这年龄段的孩子缺少独立阅读的能力,即使是文字较少的故事,也不会甚至不能达到独立阅读。

课外,这就需要教者提示家长在选择书目时,要选择绘图版,文字少,并且是注音版的课外读物,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拼读能力,图文并茂的阅读会在感官上为孩子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怎能会不喜欢呢?当然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可读性和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优秀书目。

课内,教者要时刻做关注阅读的有心人,见缝插针,别放过任何一个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时机。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要进行有机的整合,如在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一课时,最后设置激发课外阅读的悬念:“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兴趣,这时教师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教师讲,于是教师就可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留阅读作业,读拼音版的《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并要求孩子们第二天把故事的结果与老师和同学一起交流(课前可通过校讯通安排家长把书悄悄准备好,以此调动阅读兴趣)。这样,孩子们回家后就会津津有味地阅读了,甚至会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二年级时就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一些短小的拼音版《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这样循序渐进,逐渐增长阅读的篇幅,既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又培养了阅读兴趣,低年段学生的写话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有“质”飞跃,以达到培养阅读兴趣,润物无声的效果。

中年级阅读(3~4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阅读的选择上已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其树立正确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阅读兴趣培养走向成功的关键。这阶段的阅读,首先根据班级学情,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读物,接着让学生们把自己最爱读的书籍带进教室放在图书角与伙伴们分享,并责成专人管理,供学生传阅。一直以来,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在班内举行一次新学期图书角阅读启动仪式,仪式上同学们会把假期里最喜欢读的书目内容简单、扼要地与大家分享,推荐书目时不乏要说上一些吸引同学读这本书的“煽动性”语言,因为每学期期末我们班都要评出同学们最喜欢的图书若干本,并对荐书者予以表彰,与此同时根据图书管理员手中的图书卡,评出最佳读者(读书卡的“质”+读书量)。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加上教者创设的这种比读,赛读的氛围,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也曾有孩子喜欢读‘阿衰!’‘圣斗士’”之类的书,事实上这类孩子,也对阅读有着强烈的欲望,只是他们在阅读兴趣的路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可以与他们一起分析书目内容,还可以利用班会进行一次“读好书”“什么样的书是好书?”的辩论会,教给孩子择书的方向,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年段(5~6年级):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阅读,到了高年级,学生对阅读书目的内容和篇幅根据自身能力都会量体裁衣,基本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每学期书目的层次也会有飞跃性的提升,而开学初的图书角启动仪式上,荐书者的发言更会吸引同学读书的欲望。到了六年级,《快乐王子》 《昆虫记》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书目内容早已成为孩子们课间乐于分享的读书话题。而课堂教学中更是不放过任何时机引领孩子读书,讲《苏武牧羊》一课,让孩子们回家通过网络读“苏武的故事”,讲《和时间赛跑》一课,推荐孩子阅读作家林清玄的作品《莲花开落》 《白雪少年》,讲完课文《凡卡》的第二天,竟有孩子的书桌上出现了契诃夫的原著,所以说教者潜移默化的引领,会使孩子对于阅读兴趣生成于无形。这样要比生硬的规定孩子们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的“任务性”阅读效果不知好上多少倍。“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苏霍姆林斯基的箴言再一次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热爱读书,酷爱读书的兴趣,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呀。

我们教者不能单纯地强调教书的重要,教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这也是这些年来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一直追寻的目标。

当然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我想课外阅读不应该是单单为了多学会一些字词句段来提升语文能力,方便日后升学,这样得不到乐趣的阅读不过是一种苦涩的操练手段而已,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老师或家长安排的任务来完成,任务就会成为负担,负担就会厌烦。学生如果把这种“任务”内化为一种“兴趣”,那该是我们语文教师多么欣慰的一项“教育成果”啊。因为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知识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带给孩子的,更可贵的是通过多读,孩子们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上会展示出很多生成性的教学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在讲《恐龙》一课时,有个小男生对恐龙这种动物的了解令听者咋舌,为那节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摘自《语文课程标准》)而“‘多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这一教育“精华”如何做到、做好,就需要我们教者用心体会,潜心研究,更要用耐心和细心去呵护“阅读兴趣”这朵小花,让它早日盛开在每个孩子心中,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最想看到的,更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所以说,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工作,它应该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工程,因为它可能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

肖树莉(196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小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者书目课外阅读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