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在阅读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2015-03-02 09:09李海燕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吉林长春130600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黄灿灿随文识字关键字

李海燕(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吉林 长春 130600)

“随文识字”在阅读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李海燕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吉林 长春1306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回顾我们的阅读教学,特别是低段阅读教学,两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大都进行识字,并且多数教师都喜欢采用集中识字,因为采用集中识字进行教学,教学流程清晰,老师们备课比较容易。大体流程是这样的:先读课文圈画生字,然后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最后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我们发现,交流检测生字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一节课下来,大约用去30多分钟,基本上成了生字专题的形式,这样看来学生似乎掌握很扎实,殊不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即使老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经常这样做,由于形势单一枯燥,学生识字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淡的。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识字,却忽略了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我们应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那么,如何把阅读与识字有机地相结合,既能提高识字效率,又不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阅读是识字的载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呢?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发现恰当的随文识字能实现阅读与识字的双赢。下面以《好日子》一课为例,说说我是怎样进行随文识字的。

一、找关键字,联系实际,进行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及本课生字的特点来灵活设计,每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特别多,不能逐一讲解,我们要抓住这课生字中重点要掌握的但又比较难理解的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关键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感知生字,再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我要把每段话中出现的会写的字相应地标记出来,(也就是利用课件将段落中的生字变色)让学生读准它的字音,然后再把它放回去,并选择较难理解的对理解课文起铺垫作用的关键字,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中的语言环境或生活实际去理解这些生字。我在教学《好日子》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读懂每段话的意思,然后请出关键字“亩”,我先引导学生读准它的字音,然后把它放回文中,“亩”这个量词非常抽象,“三亩地”究竟有多大?由于二年级学生没有学到面积单位,很难感知,所以我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利用我们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操场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三亩地”有多大,进而体会到三只小老鼠的勤劳,接着让学生把小老鼠的勤劳用朗读表达出来,这样把难理解的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了儿童的语言,实现了阅读是识字的载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对比选择,进行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例如教学《好日子》一课的第二段,认识“灿”字时,我在不同的班级先后用了两种方法,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第一种,我先让同学读“黄灿灿”,再认“灿”字,接着组词,然后通过油菜花的图片理解“黄灿灿”。教学后发现学生对“黄灿灿”并没有理解。于是在第二个班讲课时,我改变了以往请进来、送回去的套路,先出示了南瓜花、冬瓜花、丝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先看图片,然后我手指这些金灿灿的花的图片说:像这样花的颜色金黄,闪闪发亮而耀眼就是“黄灿灿”。这一次我利用图片加解说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词语的情景,所以这次孩子们就很直观地理解了这个用语言很难描绘的词语,接着再认识“灿”,强调它的读音,观察它的字形,说不同的识记方法,并指导书写,最后再把它放回课文中进行朗读。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字义词义,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朗读指导,使学生轻松地了解了此段落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识字的情景,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多种预设,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几种识字方案,对比后选出较恰当的方案进行教学,以求更好地实现阅读是识字的载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总之,随文识字减轻了学生繁重识字的压力,激发了识字的兴趣,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随文识字使阅读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又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了阅读是识字的载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李海燕(1976-),女,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科研主任,小学一级。

猜你喜欢
黄灿灿随文识字关键字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成功避开“关键字”
太湖边的橘子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一张来自陌生人的明信片
智能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