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2015-03-03 07:29朱剑冰
关键词:指标体系贸易国家

朱剑冰,吕 静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朱剑冰,吕 静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从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五个方面遴选若干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对贸易便利化进行科学测评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合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指数,将贸易便利化指标作为自变量导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采用我国的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包括贸易便利化指标在内的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情况。同时,这个结果也反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贸易引力模型;中国

一 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整合日益加深,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彼此之间的依赖性逐年增加,阻碍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在逐渐减少或者被约束。推进贸易便利化,使国际贸易管理和程序更加简洁、更加协调、更加合理,日益受到众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了国际贸易研究的最新热点。

在国外学者对贸易便利化的定量研究方面,John S. Wilson和Catherine L. Mann[1]构建了由港口后勤、海关手续、监管环境、标准化的兼容性、生产要素流动的困难程度、网络商务的繁荣程度、各APEC成员国的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以及透明度七大类组成的评价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Tsunehiro Otsuki 、John S. Wilson和Catherine L. Mann[2]构建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则只有四大类指标,分别是港口效率、关税环境、规章环境和电子商务。Freund 和 Weinhold[3]运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双边贸易的促进程度。John Raven[4]认为制约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因素有:海关的廉洁和效率、口岸管理、商务的诚信水平与合作度、政策框架、支付系统、自动化、客户的作用与态度、信息与咨询等。Hummels[5]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提高每天通关速度所节约的运输时间成本,相当于0.5%的关税成本。Fink, Mattoo, 和 Neagu[6]实证检验了在港口服务和其他运输服务中,反竞争手段对运输单价的影响程度。Peter Walkenhorst[7]认为贸易便利化的主要作用是可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即交易成本与通关程序复杂程度成反比,发展中国家推进贸易便利化,可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发达国家。

国内研究方面,曾铮、周茜[8]中构建了口岸效率、关税环境、规章环境、电子商务、商务人员流动5个大类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胡颖[9]研究了中亚国家在海关通关、贸易物流、商务环境等方面对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段景辉、黄丙志[10]构建了政策环境、海关与边境管理环境、物流与基础设施环境、政府与金融环境四大类指标组成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单君兰、周苹[11]认为贸易便利化措施在促进出口增长方面的作用要优于关税减免措施,并通过引力模型得出我国贸易便利化处于一般便利水平的结论。彭羽、陈争辉[12]设计了一套适合上海自贸区层面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李斌,段娅妮,彭星[13]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贸易便利化与服务贸易出口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王中美[14]对包括WTO、OECD、APEC、世界银行、世界海关组织、世界经济论坛以及美国、日本、欧盟等相关贸易便利化评估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跨国经营中的贸易便利化增强了各国之间贸易的流动性,同时也使交易成本越来越低。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贸易便利化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第一,尚未形成广泛公认的贸易便利化理论体系,贸易便利化基础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贸易便利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其次,对贸易便利化的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较少,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贸易繁荣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贸易便利化效用的综合测评分析总体尚欠不足,尚没有形成共识。贸易便利化本身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贸易便利化的不同评价指标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程度如何,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拟借鉴前期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便利化的研究成果,重建一个新的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这个体系对不同层级的指标赋予权重并进行量化,力求以此为基础,全面准确地分析我国贸易出口量与贸易便利化之间的关系。

二 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的基本框架

前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数据分析,为了实现进一步突破,使研究成果贴近现实,更客观和更具代表性,我们不仅借鉴并整合了前人的评价指标[15],还特意聘请了海关总署、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和地方海关的专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参与指标的选取和评价工作。经过5轮打分,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完整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测性的原则,删除了几个争议比较大的指标,构建了全新的测评指标体系,分为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5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这套指标体系不仅分类更为合理,而且内容更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贸易便利化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例如,我们考虑到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力供应经常中断,从而增加了电力供应指标(C48),从而体现出这种容易被忽略,但又会对贸易便利化产生极大实质性影响的因素。再如,我们增加了腐败指数(C57),将这种通常隐藏在台面之下的潜规则公开化,从而更为准确地描述不同国家的社会风气和官员廉洁程度对贸易便利化问题的影响。

从数据来源看,包括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国际贸易中心(IT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电信联盟(ITU)、全球快递协会(GEA)和透明国际(TI)等权威调查的最新数据。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有效避免了单一数据来源所导致的系统性偏差。整套指标体系如下:

1. 口岸效率

货物在海关的耽搁是影响贸易便利的主要因素[16],因此口岸效率是用来衡量一国海关工作效率的指标,该指标得分越高则反映货物在海关耽搁越少。可细分为5个相关的2级指标:1)海关服务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海关和相关机构所提供服务的全面程度和质量。2)清关效率:评估一个国家海关和其他边境管理机构在货物通关过程中的效果和效率。3)进出口的不规则支付:评估在一个国家办理货物正常进出口,除了规定费用(文件或协议签订中明确的费用)外,是否经常需要额外支付其他费用(如贿赂或其他额外消费)。4)进口程序的预期天数。评估在货物进口到一个国家所需通关时间的波动幅度大小。5)海关透明度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海关清关过程和规则的透明程度。

2.关税环境

该指标主要考察企业的通关税收成本以及政府在进出口征税和过境管理方面的透明度。关税环境测评的是一国关税政策软环境,指标得分越高则越有利于降低贸易商的成本,越有利于便利贸易。可细分为以下3个相关的2级指标:1)关税税率:反映一个国家的贸易加权平均实际关税水平,包括一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优惠税率。2)关税复杂程度:评估一个国家的关税复杂程度,考虑了关税的离散程度、特别关税和不同类别关税数量。3)免税进口份额:反映一个国家进口总值中免税进口所占的百分比。

3. 基础设施及服务

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对于国际贸易的货物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物在境内外的运输效率对贸易便利的影响很大[17],因此用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来衡量一国港口、机场、铁路等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作效率的指标,该指标得分越高则反映货物的运输效率越高。可细分为9个相关的2级指标:1)航班供给。衡量一个国家通过国际航班飞行计划可以出行的旅客最大承载量。2)空运基础设施品质:反映对一个国家国际航班旅客基础设施的评价。3)铁路基础设施品质:反映对一个国家铁路基础设施的评价。4)班轮指数:衡量船运公司为一个国家提供国际班轮的情况,用于评价这个国家与全球航运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5)港口基础设施品质:反映对一个国家港口基础设施的评价,对于没有海港的内陆国家而言,这一指标用于衡量抵达海港设施和内河航道的难易程度。6)公路覆盖率:反映一个国家公路的长度在一个国家全部道路的总长度中所占的百分比。7)公路品质:反映对一个国家公路质量的评价。8)装运便利度:反映一个国家安排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国际装运的便利程度。9)物流能力:反映对一个国家物流服务竞争力和质量的评价,用于衡量当地物流产业的竞争能力。

4. 信息和通信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增加,便利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是体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该指标得分越高则反映货物的运输效率越高。可细分为8个相关的2级指标:1)移动电话:衡量一个国家每100人中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数(包括后付费用户和预付费用户)。2)互联网使用率:反映一个国家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里的互联网用户是指能够访问全球网络的用户。3)固定宽带:衡量一个国家每100人中使用固定宽带上互联网的人数(包括后付费用户和预付费用户)。4)移动宽带:衡量一个国家每100人中使用移动宽带上互联网的人数。5)B2B:反映对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使用程度的评价。6)B2C:反映对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向消费者销售其商品和服务使用程度的评价。7)政府在线服务指数:反映对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在线服务质量的评价。8)电力供应:反映一个国家的电力供应机构向企业、仓库提供电力供应服务的水平。

5.商务环境

一国的商务环境对于开展贸易与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一个良好的商务环境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投资和贸易将会在未来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贸易便利化的水平。该指标得分越高则反映贸易便利化水平越高。可细分为8个相关的2级指标:1)资产保护指数:反映一个国家对资产(财产)的保护程度,包括对财产权的保护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公共设施效率:反映一个国家公共机构的效率和可靠性,包括司法独立、公共资金的分配使用、政府官员的决策偏好、在法律框架内纠纷解决的效率、在法律框架内调整规章制度的效率、政府实施规章制度的负担等方面。3)金融开放指数: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开放程度,包括金融服务的提供能力、金融服务的可用性、获得贷款的难易度、贸易融资的可获得性等方面。4)对外开放指数:这一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的企业雇用外国劳工的难易程度。5)物理安全指数:反映一个国家对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程度,包括警察服务的可靠性、犯罪和暴力的成本、恐怖主义的发生率、凶杀案件发生率等方面。6)破产处理:研究处理国内企业破产的时间,成本和结果。7)腐败指数:反映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基于确定绝对腐败水平的困难性,腐败指数衡量的是全球各国商人、学者及风险分析人员对一个国家腐败状况的感知程度。8)信贷能力:衡量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合法权益的指标。

(二)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我们将通过德尔菲法得到的专家意见进行整合,并通过yaahp软件,分别计算出各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且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权重表

可以看出,清关效率是最重要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权重达到了0.1377,进口程序的预期天数、海关透明度指数和稳定的电力供应也非常重要。

(三)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数Trade Facilitation Index(TFI)

由此可以建立如下的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模型:

(1)

公式(1)中,TFI为一国贸易便利化的评价指数;Wij为各二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Cij为各二级指标进行z-score 标准化处理后的值。(i=1,2,…,5,j=1,2,…,9)

(四)我国及主要贸易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分析

鉴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根据海关统计,选取了我国以及与我国具有最密切贸易关系的25个国家或地区,这些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进出口情况足以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面。根据公式1计算出其2013年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值。排名如表2:

表2 26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值及排名

为了更为简单直观地辨识结论,我们把TFI综合评价指标得分值划分为四个等级:0.4分以上为非常便利,0到0.4分为一般便利,-0.8分到0分为不便利,-0.8分以下为极不便利。得到结论:

新加坡、香港、荷兰、日本、新西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属于贸易非常便利的国家或地区。其中,新加坡的TFI得分为 0.859,香港特别行政区的TFI得分是0.845,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开放、最自由、贸易最便利的外向型经济体。

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属于一般便利的国家或地区。

中国、意大利、南非、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属于贸易不便利的国家。我国的TFI得分为-0.121,排在贸易不便利国家的前列,与非常便利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和俄罗斯属于贸易极不便利的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由于人为地设置了很多贸易障碍,其贸易便利化指标排名垫底,严重阻碍俄罗斯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分析

(一)引力模型及修正

1. 引力模型

当前,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过程愈加丰富,在鉴别国际贸易模式及效果,预测国际贸易增长潜力,测算贸易壁垒的边际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函数表达式一般是:

其中,Mij为某一时期i国对j国的出口额;Yi为出口国的GDP;Yj是进口国的GDP;Dij为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Aij为其它促进或阻碍两国之间贸易流动的因素。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该函数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lnMij=a0+a1lnYi+a2lnYj+a3lnDij+a4lnAij+εij

其中,α1、α2、α3、α4均为弹性系数,a0为常数项,εij为随机误差项,

Linnemannn[18]扩展了原有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后表示为:

lnXij=a0+a1lnGDPi+a2lnGDPj+

a3lnPeoi+a4lnPeoj+a5lnDij+

a6lnPolicy+uij

(2)

其中,Peoi和Peoj分别表示经济体 和经济体 的人口,Policy表示双方是否签订了贸易协定,是取值1,否取值0。

2. 修正

为进一步考察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程度,本文对Linnemannn模型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扩展和修正:

(1)引入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数(TFI)作为解释变量。

(2)改进对两国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海关总署内部数据进行处理,以各主要经济中心海关的进出口贸易额为权重,计算出两国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加权距离,从而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数据。

(3)减少Policy这一解释变量。Policy是指贸易协定,如果双方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则为1,否则为0。由于我们在TFI指标中已经通过关税水平和其他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现了贸易协定的内涵,所以,不再需要设置Policy这一解释变量。

由此,我们得到反映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流量影响程度的引力模型方程为:

lnXij=a0+a1lnGDPi+a2lnGDPj+

a3lnPeoi+a4lnPeoj+a5lnDij+

a6TFIi+a7TFIj+uij

(3)

本文使用我国对世界主要经济体2013年的出口贸易额,实证研究检验TFI对双边贸易是否具有显著影响。由于选取的是年度截面数据,因此,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是常量,只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即可。公式3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lnXij=a0+a1lnGDPj+a2lnPeoj+

a3lnDij+a4TFIj+uij

(4)

其中,因变量Xij为i国经济体(即中国)对j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额。各解释变量的有关说明详见表3。

(二)回归结果

利用统计软件SPSS检验本文扩展和修正后的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加入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的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见表4。

可以看出,四项自变量中,除人口变量未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他三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和初始模型相比,本模型对于当前国际贸易流量的发展解释得显然要好得多。

其中,GDP的弹性系数为0.721,即进口经济体每增加1%的GDP,我国会对其出口额会增加0.662%。较高的回归系数也说明,我国出口较为依赖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双边贸易大小是进口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吸引力的体现。Dij的弹性系数为-0.486,即距离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阻碍因素。由于距离在国际贸易成本中主要体现为运输成本的增加。这就意味着,运输成本是我国出口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进一步的,体现出我国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低成本进行竞争。

表3 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和理论说明

表4 系数

根据表4,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411,即进口经济体的TFI每提高1%,我国对该经济体的出口贸易可以增加 0.411%。因此,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提升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具有重要作用。鉴于实证模型的回归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型,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证了本文提出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划分更为合理,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 结 论

分析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贸易水平密切相关,欧美发达国家、新加坡、港台地区基本上都属于贸易非常便利或一般便利,而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属于贸易不便利或极不便利。加强经济建设,提升发展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贸易便利化的水平。

我国虽然还属于贸易不是很便利的国家,与便利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已经十分接近贸易便利的国家,进一步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外产品进口,实现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目标。此外,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对我国对其出口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当借鉴新加坡、香港、荷兰、日本等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从提高我国口岸整体管理水平、加强贸易便利化国际合作、建设高效透明的政策制度和营造友好便利的商贸环境等4个方面全面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来促进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同时,努力帮助周边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

[1] John S. Wilson, Catherine L. Mann, Tsunehiro Otsuki. 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J].The World Economy, 2005,(28):841-847.

[2] Tsunehiro Otsuki, John S. Wilson and Catherine L. Mann. Trade Facil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New Approach to Quantifying the Impact[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3, (3): 367-389.

[3] Freund, Caroline and Diana Weinhold. 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R].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693,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00.

[4] John Raven,Trade an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A Toolkit for audit, Analysis and remedial action [R].World Bank, 2001.

[5] Hummels, D. Time as a Trade Barrier[J].Department of Economics,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Mimeo, 2001,(2):14-16.

[6] Fink, Carsten, Aaditya Mattoo and Cristina Ileana Neagu. Assessing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Cos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R].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929.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2002.

[7] Peter Walkenhors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sation[J].International Trade 0401010, EconWPA, 2004,(3):25-27.

[8] 曾铮, 周茜. 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 2008,(10):4-9.

[9] 胡颖. 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及其评价[J].新疆财经,2009,(2):55-60.

[10] 段景辉, 黄丙志. 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 2011,(7):46-52.

[11] 单君兰, 周苹. 基于APEC的贸易便利化测评及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 2012,(1):40-45,74.

[12] 彭羽, 陈争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14,(10):63-75.

[13] 李斌, 段娅妮, 彭星. 贸易便利化的测评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1):5-13.

[14] 王中美. 全球贸易便利化的评估研究与趋势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14,(3):47-52.

[15] Tansakul, Nitipon; Suanmali, Suthathip; Ammarapala, Veeris.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pproach to Evaluat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ross Border Trade Facilitation: A Case Study of East-West Economic Corridor Route[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2013: 857-862.

[16] Liu Lan, Yue Chengyan.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of time delays on trade[J].FOOD POLICY,2013,(39):108-114.

[17] Porugal-Perez A. and Wilson J. S.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rade Facilitation Reform: 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R].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S5261, 2010

[18] Linnemannn, H.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M].Amsterdam: North-Holland,1966.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de Facil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ZHU Jian-bing, LV J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na)

The index system selects certain indicators from five perspectives such as port efficiency, tariff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of trade facilitation under open environment,and Delphi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on China's 25 major trading partners showed that China's level of trade facilitation remains at a low and middle level worldwid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ex system, a trade gravity model on trade facilitation index system has been set up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Linnemannn Model.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on China'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have showed that the new model is much more accurate and its goodness of fit is better. Meanwhile,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trade facilitation index system is much persuasive and reasonable.

trade facilitation; efficient index system; trade gravity model; China

2015-09-02

朱剑冰(1975—),男,上海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关管理.

F740

A

1008—1763(2015)06—0070—06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贸易国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贸易统计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贸易统计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