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饭粒掉脸上了!”

2015-03-11 11:36周俞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5年1期
关键词:饭粒汗珠责备

本报驻江苏泰州市小记者周俞表情严肃地报道:当我牙牙学语时,妈妈就教我启蒙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冒出的第一个音就是“苦”。“快别念了,你把孩子都训练成苦孩儿了!”奶奶可不高兴了,人家孩子面露喜色,自己的孙子挂个苦脸。

小学一年级,奶奶到秧田里除草,我闹着要跟去。奶奶拗不过,只得为我全副武装:头戴太阳帽、手撑小阳伞、脖挂小汗巾……

田野里是满满的碧绿和浓浓的稻香,我开心地在地头捉蚱蜢、追蜻蜓……而火辣辣的太阳下奶奶在除草,一个小时过去了,奶奶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尽管不停地用衣袖擦汗,大滴的汗珠还是从她的脸颊滚落下来,钻进绿油油的禾苗丛中。一趟到头,奶奶大汗淋漓,坐在田埂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看着奶奶脸上涌出的汗珠,我惊叫道:“呀,饭粒掉脸上了!”“瞎说,这是汗珠。”奶奶笑着说。

这一番经历,让我成了家庭爱粮督导员:菜吃剩了,我指责浪费钱财;饭煮多了,我抱怨糟蹋粮食。就连爷爷不小心碰倒了饭碗,我也毫不放过,非要他背诵《悯农》一诗。“你这孩子,有点苛刻了。哪有这么对待爷爷的,不孝顺啊!”“大人小孩一律平等,爱惜粮食人人有责。”我一本正经,“背不出来,下顿别吃!”我学着妈妈责备我的样子责备爷爷。“好好好,你背上句我接下句还不行吗?”“锄禾日当午——”“汗滴掉下土。”“错,是‘禾不是‘掉!”“没有汗水‘掉下去,哪有粮食收上来啊!”爷爷狡辩。“算了,接着背,‘谁知盘中餐——”“粒粒都辛苦。”“又错了!”“没错!”我不跟爷爷争辩,因为他在用一生的行动诠释着节约……

爱惜粮食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每次餐馆聚餐后,我都很乐意帮妈妈打包。吃不下的饭菜打包带走。爱惜粮食,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小朋友们,你们做到了吗?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汗水比喻成饭粒,既生动又将劳动的不易表现得淋漓尽致。用这一句感叹做题目,非常醒目,也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猜你喜欢
饭粒汗珠责备
大扫除
鸟责备空气
汗珠表情连连看
寻找小汗珠
责备
一个小饭粒
掉饭粒一样的成绩
成功的途径
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