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思路探析

2015-03-17 12:23郭南海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郭南海,郭 鹏

(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

高校校办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在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税收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校办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帮助高校提升教研教学水平、弥补高校教育发展经费的不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高校校办产业数量、规模的日益增加,校办产业在运行体制与管理方式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高校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

高校校办产业面对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明确,在实践经营过程中对高校校办产业所有权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产权关系不但关系到有形资产价值的核算,同时还关系到无形资产的核算,比如说商标权、技术发明权以及学校品牌等。产权关系不清晰会导致校办企业和高校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另外,因为产权关系不明确而造成了学校行政对校办企业干涉过多,它们一方面寄希望于校办产业的发展来服务高校,另一方面又担心校办产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对校办产业的内部管理进行干涉,这样矛盾的心理让校办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阻碍了校办企业的发展。

1.2 经营管理体制不利于校办产业发展

校办企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即是体制和机制相互转换的问题。体制转化是机制转换的基础与前提,我们只有在做好经济体制与管理体制的转换之后才能够确保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转换,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是对高校资源更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够确保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转换,高校中的很多潜在资源就无法得以充分的利用。校办企业因为一直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产权关系区分不开,投资者和经营者权责不清晰,企业中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地位,进而欠缺自主经营的能力。

1.3 校办产业队伍中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校校办产业缺乏一支经营管理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队伍,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优秀人才,其人才结构设置不合理,这样的企业要获得发展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校办企业正是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方面优秀的科技人才无法获得任何的保障机制,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原来的岗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而导致高校产业发展中优秀人才的缺乏;另外是近年来,营销、贸易、管理人才和大量的财会人才被社会中的其他企业以各种途径挖走,造成高校校办产业中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高校校办产业中的科技人才与社会同行业比起来还具备一定优势,但是经营管理、财会方面的人才却非常缺乏。

1.4 不注重校办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校办企业也属于市场竞争的主体之一,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对其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但应确保校办企业发展所需求的资源得以持续性的增强,同时也必须积极地进行战略创新,从而让校办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适应环境与资源的变化,进而更好地实现校办企业的战略目标[1]。但是因为校办企业一直以来都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事业机制的影响,不具有自主经营权,特别是长期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较小,因此校办企业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压力,不注重对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长时间处在勉强维持现状的状态下,无法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2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要真正促进高校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完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推动高校校办产业的稳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有利条件。

2.1 积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高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提升对校办产业的认识,要认识到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是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市场经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高校必须要充分运用好自身的科研、人才优势,把高科技成果逐渐转变为生产力,努力实现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高校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高校自身得以良性发展。

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之下,高校校办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竞争主体进入到经济市场之中,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实现校企分开,校办产业凭借自身独立的法人身份,根据企业规则和市场发展规律来运作,不需要受到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校办企业也不再和学校抢夺发展资源,仅仅是借助高校的一些优势资源来谋求发展。其中的重点在于确立学校校办产业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确保高校财产和产业财产相分离,保证高校产业不但有人负责,同时也有能力负责[2]。高校不再以一种身份来从事教育与产业活动,高校仅仅是企业的股东之一,它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投资入股,凭借在企业资产中占据的份额来行使自身的权益,校企之间真正实现了产权分离、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2.3 努力规范校办产业的资产管理

对高校校办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展开全面的核查,从而了解企业的资产数量,根据其资产的属性,实施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别建账,区分管理的方式。对于一部分依旧在高校账目中的经营性资产应该无偿划拨到校办企业账户中,同时将企业中属于学校的非经营性资产归还学校。作为校办产业的主要投资者,高校有权对投入产业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依法进行清理,还可以把所有投入的资产依法核算成为货币资金来当作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校办产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应承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高校方面以股东的身份,根据我国《公司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来对校办企业行使管理权,如此便能够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

2.4 理顺企事之间的人事劳动关系

①校办产业的人事管理,对过去事业编制内的高校职工,在校办企业工作时应该根据企业人事管理规定,享受企业给予的工资和相应福利,在退休时应回到学校办理手续,享受高校教职工退休待遇,在职称的评定上应该根据高校教职工同等标准对待[3]。②对于校办企业自行招聘调入的员工应该给予其企业编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与相应福利根据企业员工标准执行。③高校方面应该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鼓励科研人员与教职工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工作中,同时也可以把该项工作绩效列为教职工评聘的重要依据。④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向校办企业派出一些优秀人才,保留他们的事业编制,在高校和产业间构建完善的人员流动机制,鼓励高校与产业之间的人才流动。

2.5 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高校校办企业必须要建立并完善激励监督机制,从而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随意性,确保经营管理人员能够真正关心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而维护高校的权益不受损害。另外,校办产业必须要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机制;高校应该推广实施会计委派机制,定期执行企业审计制度,从而保证高校正当权益的获得。同时,校办企业要完善内部激励管理制度,比如说可以允许技术入股、实施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将企业上岗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挂钩,充分发挥出制度的激励性,激发经营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校办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推动校办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怎样发展高校产业,还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努力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积极大胆的尝试与创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教育,而高校校办产业属于高校社会功能的扩展与延伸,校办产业必须和高校教学教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利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壮大。

[1]乔燕.浅析高校校办产业公司治理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5.

[2]樊纯金.论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4(12):28.

[3]孙红.关于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3(8):79.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