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的滥用及其制约

2015-03-17 15:05张夏力
关键词:公权力

公权力的滥用及其制约

张夏力

(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公权力是以民众的权力让渡与公众认可为前提的,而实践中被让渡的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易被滥用的可能性,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如何行使公权力,如何约束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依法治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权力;权力滥用;权力制约

作者简介:张夏力,在读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061-2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Public power is empowered to some people under the premise of people's award and recognition, but in the operation of power, public power is likely to be ab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society in China , how to exercise the public power and to restrain the abuse of public power has been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deal with.

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多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因违法乱纪相继落马,盘点这些曾经位高权重的“老虎”们,我们不难发现,收受巨额贿赂、以权谋私成为这些官员落马的主要原因,本该为百姓谋福祉,为人民谋利益的公权力,在这些人手中成为中饱私囊的工具。因此,如何慎用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我们开展新一轮反腐工作,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突破口,同时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

一什么是公权力

何为公权力?“权”最初就是中国古代度量衡中的衡器,是称重量的器物,俗称“秤砣”; 繁体字的“權”是由“木”和“雚”组成,《说文解字》曰“权,黄华木。从木雚声。一曰反常。”①这里的“黄华木”就是一种灌木,“雚”同“鹳”,一种水鸟,即白鹳,形似鹭,三国时陆玑曾这样描述“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②“权”就是指雕刻着鹳鸟的黄华木,是权力的象征。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片头曲中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句歌词形象地说明了公权力的由来,即民众是公权的力量来源。

当代中国,政府作为公权力行使的最大主体,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供给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行决策并执行,公权力的行使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它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集团的“私人工具”,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全面体现人民的意志。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力求政治现代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而公权力的有效实施和合理制约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保我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人民的关键因素。

二公权力滥用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理人,在公权力运行过程中控制着社会资源的分配,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极易成为各种利益群体的寻租对象,或者掌权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做出公权私用、与民争利的行为,于是公权力被滥用、公权力“不公”等异化现象出现在广大民众的视野中,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一些落马的官员在任期间面对金钱的诱惑,守不住底线,为部分商人招揽工程,提供方便,成为少数奸商牟利的帮凶,滥用职权、生活腐化、权钱交易使得这些人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此外,从近些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公权力的腐败存在着群体化倾向的特点,一个官员落马,纪检部门往往能够顺藤摸瓜,从落马官员的关系网中牵扯出整个腐败链条上的蛀虫,原铁道部腐败窝案和中石油腐败案正属此类。由人民授予的公权力被腐败分子玩弄于股掌之间,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伤害了人民的感情,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加剧了人们对于公权力的不信任。目前人们对于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的“官二代事件”“暴力拆迁”等的关注,集中反映了民众对行政执法机关工作的质疑,人们对于权力滥用的不满和愤怒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例如,2011年6月,郭美美在微博上以虚假身份炫富而备受关注,百度搜索“郭美美”一词词条统计显示,浏览次数至今已达1400万余次,虽然目前媒体公布了公安机关的调查审理结果,但是郭美美的炫富在过去的三年里对中国慈善事业仍然造成了严重危害。

综合看来,公权力滥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力异化为权利,被少数人享有,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国民意志的集合,一切行政行为都应旨在为百姓利益着想,但是由于公权力的执行者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了公共利益,使得公共权力不断膨胀变异,公权力专门为某个人、某个部门或某个集团服务,形成了“我的地盘听我的”的尴尬局面,现在人们在谈论石油、铁路、电力等行业时,总会联想到这些行业部门的福利待遇,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垄断性行业享受着过度的福利和权益,这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二是滋生腐败,2012年“湘潭神女”事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多名相关人员被免职,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自然是民心所向,但是同时带给我们的也是一种警示,公共权力被手中掌权的人拿来私用,不仅使公权力本身蒙羞,遭受群众的质疑,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引来社会的不满情绪,愚弄百姓、公权私用的行为,最终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三是与民争利,公权力不受约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政府与民争利,近些年来各地强拆事件不断曝光,“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等社会问题突出,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约束,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无法兑现。因此,公权力理所当然就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百姓身上,公权力的滥用是危害社会、鱼肉百姓的行为,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望手握公权力的诸公能够恪尽职守、廉洁自律。

公权力的滥用既与权力本身的特点和运作方式有关,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第一,公权力的界限模糊,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越位和错位,权力的划分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当前中国的公权力边界依然没有完全厘清,简政放权固然是防止公权力腐败的方法,但是政府过度插手竞争性经济领域,大量补贴国有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政府既当“裁判员”又作“运动员”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在“第五届全球PE北京论坛”上提出“过去证券市场之所以一会高泡沫、一会长期低迷,主要责任就在于政府直接插手证券市场,这个问题不解决,证券市场不可能健康发展。”第二,权力的监督失衡,一方面是监督制度建设不健全,对于权力的有效控制缺乏具体措施,重“道德约束”,轻“制度监管”,另一方面,在“官本位”思维的影响下,公权力的行使主体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强权气势,即使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也容易有危害民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三如何约束公权力

对公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监督与约束,是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同时稳定国内政治环境,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的必要手段,其中制度约束是根本,人民监督是关键。要约束公权力,首先要树立“法”的权威,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律,尤其要严格约束执法者,同时建立完整的监督、预警、评价和风险防范机制,让公权力处在阳光下;其次,公权力的监管要依靠人民大众,依靠体制外的监督主体对公权力实施制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依靠“围观的力量”,从官员的选拔任命、国家财产的流向,到政策法律的制定,公权力的行使都要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运作,以保证公权力从产生到执行都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促使政府履行对公众的政治责任。近几年来,网络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网络举报和舆论的监督对“苍蝇”和“老虎”级的官员震慑极大,2012年的“表哥”事件让人们再次目睹了网络反腐的威力,据人民网统计,十八大以后落马的四十多位副省部级以上干部在被调查以前,共有23人曾被举报,其中9例为网络举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赋予了人民依法监督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利,人民群众的监督形式多种多样,可利用报刊、电台、信访、网络等方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让公权力的执行者感受到压力,让公权力的运行“循规蹈矩”,让公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中,一旦出现公权力滥用的现象,民众能够第一时间反馈,有利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总之,慎用公权力,监督和约束公权力,能够让人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注释

①“权”的这层本义可从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及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证之。

②见《诗·豳风·东山》“鹳鸣于垤”。

参考文献

[1]张华.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冰.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权力关系的理性构建[J].学术交流,2012(10):44-46.

[3]孙代尧.公权力异化新形式及其根源[J].人民论坛,2014(12):22-25.

[4]徐行,刘娟.浅议公权力腐败特点及其制约[J].人民论坛,2014(26):19-21.

On Abuse of Public Power and the Constraints of Public Power

Zhang Xia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Key words:public power; abuse of power; restriction of public power

Class No.:D920.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公权力
浅论行政法上的正当程序原则
公权力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公权力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向度
畅通公权力干预家暴通道——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细则
城管打人行为之我见
杨建顺:行使公权力应遵循法治原则
公权力配置资源的二律背反
《行政诉讼法》让公权力更规范
国家公权力对我国相关用益物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