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研究

2015-03-18 19:11刘扬
戏剧之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

刘扬

【摘 要】现代音乐在二十世纪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作曲方面的专家不断尝试着突破自身传统的和声技巧,开发新的和声语言,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不断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体系。和声的创新在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其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的音乐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研究讨论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48-01

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苏联现代作曲名家,在现代音乐的不断创作中,他的创作呈现着独特的清新特色,其艺术魅力广受欢迎和喜爱,主要特色是洒脱自如,其音乐语言十分令人迷醉[1]。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为自己树立起了代表性的音乐形象,在自身的创作手法方面也独具一格,成为了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因此,笔者针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特点以及和声技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概述

(一)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普罗科菲耶夫的一生创作了很多音乐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九首钢琴奏鸣曲(第十首没有完成),还有捂手钢琴协奏曲以及大约120首钢琴小品,这些作品都鲜明地展示着他对于音乐创作具备的独特视角和风格。另外,普罗科菲耶夫的这些作品都代表了二十世纪的鲜明特征,这对于钢琴的创作艺术以及钢琴的演奏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其创作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前面四首钢琴奏鸣曲,第一首是普罗科菲耶夫在学生时代创作的第一首奏鸣曲,其中大量反映着传统的和声特点,还夹杂着斯克里亚宾的三连音织体,只是在节奏以及复合调性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特色。第二首创作就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这是其新风格的雏形。第三首以及第四首都是其对于学生时代作品的改变,基本特点是保持大小调和声语汇,其中也主要涉及到了新语汇和手法等。第二部分是第五首,第三部分是第六、七、八、九首。

(二)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风格概述。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和声语言上面,他的创作过程历经了几十年,最后终于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在和声语言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特色。他的和声创作风格与当时二十世纪其他的创作者的风格存在极大的不同,他的作品呈现着淳朴和个性等特点,当时受到大家的喜爱。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和声风格有意回避当时追求形式新奇的创作道路,还抵制当时苏联乐坛上的现实主义教条,坚持走上了创新的纯朴道路。另外,他还广泛地吸收了古典传统,在艺术的形式上追求高雅。在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其和声的语言又与传统的和声功能等相互交叉,使用一些和声材料复杂化等方法来进行综合和创作。

二、和声技法研究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大致呈现着三个特点,分别是古典和浪漫、新和声特点以及继承古典[2]。首先,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中的很大部分音乐都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清晰的展示,特点是在于乐曲中关键的结构部分,都能足够体现出其中古典和声语汇的功能性,并且在这个机构中的关键部位上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还体现在其和弦结构原则上,在普通三和弦的基础上使用变化音等进行综合,呈现着丰富多彩的状态。其次,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和当时的新和声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为复杂性和抽象性以及多解性等。他的音乐不仅能够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够让人感觉到属于二十世纪的新音乐的气息。最后,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还在古典继承方面体现得十分显著。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不仅创造了新时代的音乐创作作品,还和传统的音乐形态以及音乐特色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这对于他本身的音乐创作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体现。

三、结语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典型代表,其音乐创作的基础是古典传统,并且不断地进行和声技法和音乐感情表现上的创新,这种创作思路和形式都为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最终使其作品成为享誉世界的名曲[3-4]。在和声技法的创造上面,普罗科菲耶夫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并且始终沿袭着古典音乐的本质。笔者主要简单概述了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音乐方面的研究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朱瑾.重拾“本性”的逆境“突围”——从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看其和声技法的继承与创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2]袁勤豹.浅谈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和声技法[J].才智,2013(23).

[3]翁怡.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抒情性解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4]梁宏亮.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探析[J].通俗歌曲,2014(07).

作者简介:

刘 扬(1982-),女,汉族,河南平顶山市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战争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初探
节奏型在普罗科菲耶夫中期奏鸣曲式乐章中的应用
源自战争年代的艺术瑰宝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表现探究
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的半音化思维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莫扎特与的钢琴奏鸣曲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31 Nr.3》创作与演奏分析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