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及转型升级对策①

2015-03-18 07:2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中国商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加工贸易制约因素转型升级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陈 宁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及转型升级对策①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陈宁

摘要:加工贸易的转型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核心专利技术的缺失,监管力度不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及忽视产品研发及加工贸易产品转型困难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可通过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展,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等措施,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 制约因素 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它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解财政出口退税压力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动向,国际分工层次的进一步深入,原来低端产品的简易加工贸易将日益适应不了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对策和措施,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利用了政府有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加工贸易都取得了不菲的发展。总的看来,他们的加工贸易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本密集型,从技术、资本密集型到高科技、大资本密集型,还有从高科技、大资本密集型到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阶段[1-3],这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1.1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

近些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出现的现象就是越来越明显的加工贸易产品动态优化。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让大批的外国商人看到了商机,一大批外企涌入中国市场开始投资加工贸易行业,其中机电产品在贸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对外贸易中,技术产业更是以加工贸易占主要比重,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1.2 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研究发现,加工贸易投资主体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港澳台出现到90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九十年代初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电器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

1.3 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设备和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方式。作为对外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并引进新技术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增加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

2.1 核心专利技术缺失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凤毛麟角。在国家发展专利的申请中,国外的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与国外公司申请的专利相比,国内公司即使申请专利,其技术含量也比较低。国内外申请专利比例的严重失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产业链上游及下游的商标控制的发展。与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2 监管力度不大

我国开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是遍地开花的宽松保税政策,我国加工贸易的管理制度也是采取的开放式管理,这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加工贸易业务的需求,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在加工贸易的管理方面,涉及的部门及程序较多,由于各部门间的私心,造成其政策协调不够,加工贸易管理条块分割,行动欠缺,没有形成综合有机的管理体系。

2.3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加工贸易产品与法律的制定存在时间差,无法满足现行加工贸易的需求。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升级,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到及时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现行加工贸易的发展需求,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影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跨国公司将先进的技术、研发及设计中心向我国转移的计划等。

2.4 企业的竞争力不足

虽然我国具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我国产品的质量问题却备受怀疑。我国商品标签的代名词往往是低廉、低质。虽然这种认为具有一定的偏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差。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的落后,企业缺乏专业的生产人才,严重降低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由于在研发上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需要引进高端的人才,产品研发的周期较长,短期可能收获不到利益,故国内的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及精力,没有考虑企业的长远收益。一般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来的技术来发展自身的企业,没有创建自有的品牌。同时,由于高端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产品研发及创新上往往心有余力不足。

2.5 加工贸易产品转型的困难

2.5.1 东部地区政府的观念制约

在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压力。东部地区政府的观念阻碍了梯度转型的开展工作,由于在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产业的中空,即所谓的改革成本,进一步造成经济的下滑等因素阻碍了加工产品贸易的转移。

2.5.2 区位劣势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贸易额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西部地区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同时该地区的配套设施及加工链的不完善,造成加工贸易产业的原材料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运输的距离比较远等因素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阻碍了西部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

2.5.3 境外加工的限制

加工贸易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受境外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人才,产业结构也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等因素,影响了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同时,企业自身经营观念的局限性也直接制约了境外加工的发展。

2.6 产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密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产业技术水平落后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活动,造成了我国国内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虚拟化的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都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由于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在生产中增加了各环节的生产成本,限制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

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策略

3.1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是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关键所在。加工贸易应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展,而加工贸易产品的转型升级则是转型的基础。目前,我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的比重达到67.29%,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逐步延伸到高附加的价值链条。加工贸易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及生物医药等。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解决企业在产业链延伸上的共性技术的研发问题;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引进专业的人才,加快开发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大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发展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整体提高整个加工贸易行业的利润。

3.2 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

民营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故应加强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应加快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成本,迎合加工贸易企业的需要。

3.3 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贸易收支状况可通过汇率的调整来改变。但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的应用却是失败的。这是由于我国低弹性的商品占据了加工型进出口贸易大部分,这样的商品结构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转变加工型贸易增长的方式。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知识和技术含量的比重,培养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提高我国企业在进口市场的议价能力。我国加工贸易产品转型的发展趋势是以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为导向,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发展需求。

3.4 加快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环境及经济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价格贸易没有形成集群效应。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的条文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价格贸易的配套产业的发展,不仅应发展原材料等,还应大力发展保险行业等,为产业集群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政府应不断地完善进出口退税制度,提高零部件的国内采购率。陈红泉等[4]研究表明,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5 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

由于我国经济呈现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较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马强等[5]研究表明投资环境不佳时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顺应现代西部大开发,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号召,增强中西部地区的承接能力,使沿海地区能更好地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可实施集群转移模式,促进边际产业的转移。例如,可以吸引外资企业的投资等。其次,东部地区应更积极地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作为地方政府,要想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吸引外来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同时,地方政府还应打造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

3.6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引进外资企业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趋势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加工贸易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使这些失去竞争力的产品转移到境外,这样不仅能够弥补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的资金专用性,还能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能够改变我国同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状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扩大国内资源的出口等,对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全国各地情况来看,外资企业将是开展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外资企业通过与其国内集团的配套,形成在中国生产、其国内装配或深加工的国际分工机制,所以我们应重点加强对外资的引进,特别是对国际跨国集团项目的引进,并在引进的同时,鼓励其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从中借签和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我国整体开展加工贸易的能力和档次。

3.7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密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张燕生等[6]研究表明,缺乏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建设是我国贸易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解决企业在产业链延伸上的共性技术的研发问题。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要想成功,就必须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企业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大量的高端人才进行企业产品的研发,同时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降低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改变我国以原始资源出口、粗放加工等现状,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应指导企业加强品牌意识,利用各种政策培育品牌;积极开展名牌评选活动,逐步由低到高、由近至远提高产品知名度;开展各项活动宣传名牌产品,并支持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模式,联合中小企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对我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申报原产地商标注册,保护我国知识产权。

3.8 吸收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升级转型,对于加工贸易产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升级转型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要懂得贸易、税法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加工贸易产品升级转型工作。其次,加工贸易产品团队间应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加工贸易产品升级转型团队间应该是配合默契,合作时间较长,且团队间有主人公精神。所以,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开拓型、复合型的人才。

4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加工贸易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还有诸多的制约因素,本文主要从加工贸易中存在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及忽视产品研发制约因素等几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可通过吸收专业人才,调整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及大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措施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实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发展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Gordon H.Hanson,Robert C.Feenstra:Kong Re-Export of Chinese Goods[J].Intermediaries in Ent Trade:Hong NBER Working Paper No.w8088.January 2001.

[2] Howard Chao,Lawrence Sussman,Vera Tonga and Cindy Huang:Legal Aspects of OEM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J].Topics in ChineseLaw,August 2003.

[3] 兰勇,郑传均,吴芳芳,等.出口加工区(EPZs)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台湾、韩国和菲律宾EPZs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2(06).

[4] 陈红泉,张晓宁,任丽丽,等.经济全球化下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急及对深圳的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4,32(08).

[5] 马强,张雅丽,王瑞平,等.国际金融危机后对创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9,24(06).

[6] 张燕生,陈恩,刘青,等.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13-04

基金项目:①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FJCGG J12-109)。

作者简介:陈宁(1955-),男,福建福州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加工贸易制约因素转型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