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3-18 21:05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院校职业

程 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153)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是他们对于其职业选择、职业评价和职业价值取向总体的看法和认识,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活起着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高职学生的工作态度、择业行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跟职业价值观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与就业机制的变革,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研究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职院校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一)择业价值取向偏向个人、更重视实现自身价值

高职院校的兴起正处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和认同下,很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在进行择业时以个人为中心,更多地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有冲突时,学生会较多地关心个人利益的得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否。

调查还发现,在众多影响择业的因素中,大部分高职学生把“经济收入”和“发挥专业特长”放在考虑的首要位置,而“社会贡献大”这一因素却考虑的较少。从就业地理位置上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考虑在大城市、沿海城市或者经济特区工作,而很少有学生愿意服务西部、选择去偏远地区工作。这些现象表明,当前高职学生在择业价值取向上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以及个人发展,也即现实利益标准,而非传统道德标准,功利性与个人本位倾向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而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念却在高职学生群体意识中不断淡化,这些将使他们择业时偏离正确的择业方向,难以承担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二)职业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

高职学生不能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认知和定位,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客观性分析,所以在择业时出现对自身过高或者过低评价的情况。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对自身实力估计得太高,在职业选择时考虑一些比自身能力高和社会需求不强烈的职业,却很少考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只顾眼前利益,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导致对“薪资水平”、“公司规模”和“职业环境”等的要求与自身能力不相符合,一旦发现这些条件与自身要求不符,便出现工作懈怠和频繁跳槽等情况;另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高职生学历不如本科生,导致他们自卑情绪比较严重,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社会和媒体都在宣传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老师“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对自身价值评估过低,一旦收到企业的录用通知,他们就盲目走上工作岗位。

(三)求职意向多样化,承担风险能力提高

在传统职业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选择职业时一般都先考虑国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然后再考虑企业和小集体,而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择业时却选择到外资和民营企业工作。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创业政策的不断扶持、高职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走上创业道路。

另外,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学生承担职业风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众多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过去被认为很重要的“职业稳定”这一项,如今远远位列“工资收入”和“发挥个人特长”之后,这些数据都说明高职学生认为职业稳定对于他们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他们承担职业风险能力已在不断增强。

二、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被动的一面,而这些消极的职业价值倾向往往导致高职学生就业受挫,因此学校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对于高职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非常关键。

(一)国家重视高职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氛围

国家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文件都把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对这些有利的政策资源充分利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政府、企业与个人都共同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中,让高等职业教育有质的飞跃。

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的差异,高职教育一度被认为是“次高等教育”,以至于全社会对高职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歧视心理。而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的是基础性的技术性强的工作,这一部分人恰恰是现代社会最急需的人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和高学历劳动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对高职教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氛围。

(二)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职院校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讲解不同的职业类别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目前东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以此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和专业,并且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利用“两课”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理念,教育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努力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为民族富强出一份力。

3、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高职院校应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结合专业开设不同的职业指导课,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三)家庭教育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在孩子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一方面,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合理的就业期望,在引导孩子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准确评估,帮助他们确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导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注重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而社会、学校和家庭就是他们参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因此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除了认识到这三者各自的重要作用之外,还应加强这三者的有机结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与家庭在他们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高校要加强和社会、家庭的融合和沟通,充分调动三方的积极主动性,齐头并进,并有效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办法,才能在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个全新的课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探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可以对他们未来职业的选择做出正确的引导,弘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摈弃和抵制一些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念,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输送品学兼优的技能型人才。

[1]张翔云,訚金童.价值观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现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2]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评价初探[J].民办教育研究,2010,(5).

[3]欧阳建友,李星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4]芮雪.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问题及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5]罗伟,王文涛.经济发达地区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价值观院校职业
我的价值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