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15-03-19 02:46沙晓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账目国有资产财务人员

沙晓娜

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沙晓娜

随着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了更为完善和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目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事业单位经济水平的增长。文章首先将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也成为了一个重要并且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核算不明确。有的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有的单位根本没有专职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内部管理职责不清;有的单位甚至存在只重视购置,不重视管理,缺乏必要的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记录,导致资产闲置或浪费;有的单位缺乏监督监管力度,未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讲人情、流于形式,甚至将国有资产挪为私用。对违规的责任人、当事人未进行严厉处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从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核算基础的情况来看,其基本是采用实际支出为衡量标准,然后进行实际费用的支出以及收入的记录,这种方式最适合在事业单位中使用,人们称收付实现制,而对于经营性的收入以及支出业务,通常会适用权责发生制度。这两种核算基础的收益处理结果不尽相同,前者没有按照会计期间所取得的收入与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没有将会计期间、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进行正确的计算,因此,无法将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真实完整的反映出来。

2.缺乏严肃的管理意识及管理方法,有的事业单位负责人、财务人员仍然存在“资产是财政投资,管理的好坏无关紧要”等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部分单位的负责人、财务人员,还存在“重钱轻物”的错误观点,在资金管理上严格监督与管理,却疏忽了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视与管理。造成入账不及时、核算不规范、保管不得当、领用无记录、资产无处查等诸多问题的存在,甚至给别有用心的腐败行为造成可乘之机,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与损失。

3.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有的单位财务人员无证上岗,缺乏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水平,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不明确;有的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而无具体明细台账,造成账物脱节,管理失控;有的单位财务人员不仅素质不高、水平有限,而且还缺乏必备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不认真、不细心,未将固定资产的变更(如更新、维修、调入等)及时入账,或将固定资产作为一般办公用品入账,或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未及时调账等;有的财务人员甚至存在故意漏记固定资产账,存在账外资产,造成监管失控,给国家造成损失。

4.缺乏规范的固定资产账目登记,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目未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登记、专账专管;或财务人员未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和固定资产明细账,常会出现总账和明细账金额不符。有的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未及时入账而造成资产账目无法查清。另外,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因同类事业单位进行合并,个别领导只接收实物,对相应财务账目却不予接收、合并,使固定资产流于账外,作为私用等徇私舞弊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

二、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

1.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要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本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要专人专管,并实行层级负责制,对固定资产的审批、采购、验收、领用、入库、保管、核算等过程,使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同时,还要定期盘点,对已损毁、报废的资产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减少各类因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单位财务负责人要确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要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够发挥其领导作用,促进财务工作的开展。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精神,强化学习业务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以及理财本领。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调账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资产清查,从而将真实的资产情况反映出来。建立用人、管理、落实责任的一体化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于收益和支出情况做出全面的汇总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科学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观念,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彰显成效。

3.要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管理意识,使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态度决定着固定资产的管理结果。无论是对现有的、或是新购置的资产都要及时入账,定期清查,各类台账要准确清晰,计算精准,账目全面,账簿完整。对存在变动、损毁、报废的资产查明原因并核实后,经办人、负责人签字,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4.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严格执行财务人员准入制度,并要定期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严肃财务纪律,对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及无证上岗的要及时调离,避免给资产管理工作造成损失。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财务人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按照财经法规来规范和完善账务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此外,还要确定岗位责任,明确岗位职责,杜绝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一人多职”现象,做到账、物分离,使各岗位的负责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保护好国有资产。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制度是其最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只有建立完善、科学的会计制度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健康、稳定的发展。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的主要平台,也是我国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受到损失,保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1]马爱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1).

[2]赵建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1).

[3]陈洁如.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绍兴市越城区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1).

(作者单位:茌平县教育局计财科)

猜你喜欢
账目国有资产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算盘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