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

2015-03-19 02:46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工科会计学卓越

唐 欣

试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

唐 欣

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应该成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实践教学、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必要手段和有效保障。

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

一、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根据2010年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及开展情况,许多高等院校已经有意识的在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领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并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实践。理工科院校作为专业性较强,行业性、地方特色都较为突出的高校,更应该有效的进行“卓越人才”的培养。

会计专业是理工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里开设时间较长的一个学科,许多理工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建设工作往往都是先从会计学专业开始的。因此,探讨理工科院校会计“卓越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二、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复合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复合型人才是指知识面广,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人才,这种人才具备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理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卓越人才”必须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这是因为理工科院校的生源结构主要是理科生,即使招收的经管类专业学生也多半是文理兼招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身偏于文理综合。再从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来说,由于社会经济的日趋复杂,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更高,需要他们不仅掌握会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熟知单位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能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因此,理工科院校会计“卓越人才”培养应该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会计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讲究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会计学的“卓越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能运用知识较快的适应和开展工作。理工科院校多数是地方性的普通高校,地方性的高校要体现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更强调技术的实际应用。在理工科院校的这种氛围下,会计专业也必须与理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一样,突出实际应用,它的“卓越人才”的定位也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

(三)管理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会计人才是要服务于单位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那么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管理型人才作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是具备较广的经济管理理论,拥有较好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单位的会计实践技能,能进行会计分析为单位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为改善单位经营管理而服务。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将极大的丰富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内容,是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方向之一。

三、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创新实践教学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而“卓越人才”的培养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和技术能力,因此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首先,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应当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为模块来设置。在知识模块,会计专业可以开设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力方面则以会计的各个工作岗位特点,按照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进度来设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比如财务会计实验、审计学实验、报表分析实验等;素质方面则以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其次,对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也应当体现更灵活的方针。一方面应该保证学生入校后的每个学期都有相关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应该保证学生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比如最后一个学期或最后一年来进行实践。在某些实践中,应该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安排实践时间的权利,可以自行决定延长实践活动。最后,对于实践教学的方式应该尽可能多元化。实践教学要实现“教-学-做”三个环节,但不一定要局限为老师先讲解或示范,学生再模仿最后再独立完成这个固定模式。可以改为学生先做,老师再有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再进行系统的讲解。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可穿插一些技能竞赛、专业学科活动来进行。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教学管理体系是实现会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会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工作稳步开展,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在理工科院校中成立“会计卓越人才培养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由会计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完善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监督教学环节的开展情况,评价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除了设置管理机构负责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以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来保障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能顺利开展。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还是新生事务,没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可以直接照搬,因此在实践探索中对于会计学“卓越人才”采取的培养形式、培养方案、保障措施、考核方式等都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予以整体规划,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三)加强师资建设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

“卓越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师资。良好的师资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理工科院校的师资建设要实行“送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原则。一方面着眼于搞好校内教师们的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学校的教师们多与企业接触,提升教师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以专题讲座、指导实习等多种形式聘请企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或校外指导老师。开放式的师资建设策略可以促进教师有更多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人才”提供保障。

[1]杨志军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时代教育,2014(7):50-52.

[2]邓学衷,周琼.校-企联合教学的本科会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商业会计,2013(2):35-38.

[3]许桢英等.工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13-15.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经管学院)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性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2014年湖南工学院教改项目-“三重一高”思想下的湖南地方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JY201451)。

猜你喜欢
理工科会计学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卓越之梦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