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分析

2015-03-19 00:52付永丽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计量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工作方法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相较于传统会计而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无论是作用还是地位都更加突出,其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的计量与核算方面,这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从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核算等问题。

作为新时期经济生活的核心元素,技术与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知识经济的到来预示着生产力革命正式开始,全新的市场经济格局即将形成。知识经济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人力素质及知识水平等方面,这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因此现阶段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职责所在。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局势的不断激化,对于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衡量不再关注于传统的人际关系和经验内容,而趋向于与实物资源管理相一致,突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将素质衡量的重要因素置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见知识经济对时代发展的巨大冲击。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知识经济之间也有着一定联系。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之下,与传统会计核算工作相比,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有着显著优势。作为会计学科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分支构成,人力资源会计融合了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深入发展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在会计方法和货币形式的导向下人力资源评估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化。作为一种典型的人力资源方法及会计程序,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除了表现在国家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之外,还突出体现在个体人力资本综合评价和自我工作能力提高方面,可见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第一,物质资本是传统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显然忽略了会计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将人力资源会计视为企业生产经营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会计岗位人员在信息提供方面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亟需从人力资源会计方面完善企业日常的管理与配置工作。

第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正日渐成为企业核心价值的一种象征,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需要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岗位工作信息中获得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基本依据,这对于企业阶段性经营成果的总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企业人力资本也能够实现与企业利润的相互促进,在提高个人资金累积的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良好规划。

第三,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分析,传统企业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出诸多不足,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核算仅仅局限于相关的费用和账目处理,这显然是责权矛盾的一种体现。知识经济条件推动人力资源投资的扩大,这就更加需要企业能够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完善对会计信息的管理,突出人力资源会计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应用价值。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目标

所谓的知识经济主要是从知识及信息生产的分配与使用环节出发,通过对知识的利用与整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局面的形成,这其中智力资源与高新技术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及知识创新过程视为知识经济形成主要特征表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单一的财务资本和财务信息不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唯一领域,而是将目光置于企业各种软实力的发展情况,例如知识产权利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些信息更加有助于企业长久性战略规划的形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于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未来获利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言,其关键因素并非在于财务资本的扩建方面,而是提高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高效性,突出团队精神和团队管理在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方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从企业决策需求满足角度分析,现阶段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核心发展目标可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概括:

(一)立足于国家宏观调控人力资源信息的提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经济特征正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这其中就涉及到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成本确立问题。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效益的研究,完成对应的人力资源应用报告,从而更好地了解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维护的基本现状,并通过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达到资源供求之间的平衡状态,这对于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及流动方向的确定至关重要,是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面。

(二)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提供

高素质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竞争市场主动权形成的关键所在,然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对应的人力资源投资,涉及到工作条件改善、人际关系调整以及物质待遇提高等方面内容,甚至在职培训的展开也是重要的组成方面。此外,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还在于投资效益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和收益核算的展开来明确具体的经济收益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背景之下,在人力资源核算需求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质”与“量”问题,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体现人力资源会计岗位优势的方面之一。

(三)提供准确的投资者信息与债权人信息

从传统企业会计的工作内容分析,人力资源信息并不包括在债券人信息机投资者信息范围之内,仅仅是对企业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变动及流动情况的一种统计,当期损益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表现,至于人力资源投入则并没有被列入资产管理项目之中,这必然导致企业管理人员难以掌握全面的企业财务变动和资产损益信息。知识经济背景下,员工素质是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信息内容涉及到知识创新、技术队伍管理等方面内容,这必然需要对应人力资源各项资源和物资的投入比例,进而从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中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四)激发员工岗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强,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工作的展开促进企业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这对于员工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路径。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核算问题

计量属性与计量尺度是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同于传统会计使用的货币单位计量方式,知识经济条件需要突出经济行为导向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技术优势。从利用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分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及组织因素等都会对人力资源价值提升有一定影响,这显然是传统货币指标难以达到的要求,这就需要借助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和核算的方式提高货币计量的有效性,在最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导向下提供必要的非货币阐述,以此促进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全面展开。

(一)人力资源确认

从现代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通常将人力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型,即企业生产型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经营管理型的人力资源,其中生产型人力资源主要表现为具备社会平均知识量及能力水平的人力资源,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则是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各级人力资源,像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是企业家等。作为社会供给型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型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较为一般,并不是社会稀缺型人才的构成范畴,这也是企业生产型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的差异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范围并不足以证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潜在的发展能力,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有着生产型人力资源所没有的管理创新能力和岗位协调能力,这类人力资源通常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这类稀缺型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方向。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源潜在的性质差异分析,其确认方法也表现出诸多不同。针对企业生产型人力资源,通常采取的管理方法表现为固定工资的贴现值,然而企业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则并非局限于固定的薪酬制度,而是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来对其进行管理,这类人力资源是企业超额利润形成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二)人力资源计量

针对企业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支出量统计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在账务处理方面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计量方法,这其中就涉及到计量基础的问题。通常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即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以及机会成本法三个方面。然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更加看重对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一种通过潜力创造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对于人力资产的价值衡量是极其关键的,其对应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工资报酬折现法、竞标法以及未来收益折现法等。

(三)人力资源核算

1、账户设置

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市场竞争有着必然联系,这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企业人力资源账户的设置从借助人力资源转让或是调度等方法来实现对补偿费用的及时支付,其中贷方主要是员工在对个人补偿费用进行调出时的状态,而借方则是企业在对员工补偿费用进行调入时的状态。

2、账务处理

在账务处理方面,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各项款项的统计与整理工作,这其中就涉及到相关的培训费用、人员招录费用、开发费用以及差旅费用等。从人力资源评估机构的价值出发,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利益配比分析来保障其中的企业收益性支出,并处理好应付工资和人力资本开发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化实施。可见,人力资源会计无论会确认、计量还是核算方面都应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存在其岗位工作指向在于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与核算,这是新时期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作为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统计方式,人力资源会计通过对资源组织的计量来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这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相信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人力计量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