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特色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

2015-03-20 04:05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病情中药

叶 明 况 丽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十堰 442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目前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2009-06—2011-07,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情志护理、中药湿热敷、辨证施膳等具有中医特色保守治疗方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并与常规护理9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医科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34~76岁,平均(54.8 ±1.8)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2±0.8)年。常规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31~72岁,平均(50.7±1.6)岁;病程3个月 ~9 年,平均(2.9 ±0.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同时排除腰椎其他疾病[1]。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应用牵引、理疗、推拿等常规护理治疗。

1.3.2 中医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中药湿热敷、辨证施膳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

1.3.2.1 情志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由于疼痛而出现活动受限、功能受阻,使其与外界的接触缺乏,因此常感到孤独,注意力也常会集中到病情上。同时,由于患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了解缺乏,害怕远期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并会经常卧床休息,从而使患者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加,产生与病情无关的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和尊重,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内心感到温暖[2],并能耐心向患者解释良好的心境对于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向其介绍当前病情以及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知识。在治疗前,要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向其讲解和介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导患者减轻疼痛并积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3]。鼓励患者怡情悦志,使其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以利于治疗[4]。

1.3.2.2 中药湿热敷护理 对于要进行湿热敷的部位,首先要清洁皮肤,皮肤不能有溃疡、破损及其他病变。选择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类中药[5](药物组成:桑寄生 15 g,威灵仙15 g,伸筋草20 g,透骨草 20 g,仙茅 15 g,淫羊藿 15 g,狗脊15 g,川乌头 15 g,草乌头 15 g,独活 15 g,麻黄10 g,细辛9 g)研细,将其装入布袋进行煎水热敷。浸湿并拧干两块毛巾,将其折叠放于腰痛部位。为防止热气散发,用棉垫盖在敷布上面,然后再盖上胶单及被子。热敷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巡视,耐心观察和询问患者情况,更要注意感觉差及年龄大的患者。要避免患者皮肤烫伤,并在温度降低时及时更换毛巾,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 min。湿热敷完成后,要注意保暖,使患者及时穿衣盖被,并使其卧床休息30 min,同时保持床单元平整和清洁。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的隐私充分保护,用屏风遮挡在病床周围。

1.3.2.3 辨证施膳 中医学认为,人体筋骨的强健与肝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本病以肾虚为主,肝肾亏虚者宜温暖,故患者应多食滋补肝肾食品,如狗肉、猪肝、羊肝、猪肾、羊肾、芝麻、桂圆、山药、莲子、饴糖、大枣及核桃仁等食物,平时常以枸杞子泡水代茶饮以达到强壮筋骨、促进腰腿痛症状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6]。急性发作期疼痛较重,应以祛风除湿为主,可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和冬瓜粥等;缓解期疼痛较轻,以麻木为主时,应食用舒筋通络、活血益气之品,如丝瓜、黄芪、当归、菱角、膳鱼等;卧床休息期间应食用含丰富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食物,如蕃茄、芹菜、竹笋、苹果、香蕉等,多饮水以防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疼痛。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1.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但行走或站立1 h以上可出现腰及下肢轻度疼痛或皮肤小范围麻木、椎旁压痛(±)等;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好转[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中医组90例,痊愈6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常规组90例,痊愈39例,好转3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其治疗过程长、效果慢且病情易复发,从而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有着中医特色的护理干预中的辨证施膳,能够从整体对机体进行调节。中药湿热敷是将热疗和药相结合,通过温热将药力更好地渗透到患处,从而使药直达病灶,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温热能够疏松腠理,从而加快药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炎、抗疼痛、抗粘连及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可使突出的椎间盘发生萎缩[7]。同时,人的精神活动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影响病情的重要因素,紧张的情志可导致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舒畅的心情可以使病情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以其操作简单、安全、针对性强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 赵定麟.现代骨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6.

[2] 周锡芳,李文,何双双.亚健康状态应用心理养生技术干预的研究[J].河北中医,2012,34(11):1640 -1641.

[3] 张燕群.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720-2721.

[4] 李明,蔡万德,赵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对比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203-204.

[5] 朱晓玲.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170 -171.

[6] 兰宝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094.

[7] 杨中传,李明芬,熊志举,等.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09,11(1):72-73.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病情中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