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15-03-20 18:58田光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侗族民族旅游

田光辉 田 敏

(1.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怀化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怀化 418008)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胜迹和民俗风情相得益彰,成就一方神奇热土。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通道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加快文化挖掘,一个个浓郁特色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业发展完美结合,绘制出文化、生态与旅游相融互动的最美画卷。文化因子的深耕精播,生态环境的恬静舒适,旅游资源的丰腴土壤,让通道这片传统与现代叠加、民族与世界大同的神奇之地焕发绚烂光彩。

一、立足优势资源,建设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通道境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禀赋高、组合佳,有神秘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自然山水、神圣的红色印迹,“世遗侗寨”、“世界地质公园万佛山”、“通道转兵”堪称世界级和史诗级旅游名片,张家界——桂林国际旅游走廊和大湘西国际旅游走廊于此交汇,“中国步道”旅游大区将由此引领“国家公园”旅游时代,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是通道必然选择。通道侗乡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在侗乡有一句俗话“饭养身、歌养心”,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对歌舞的喜爱。通道侗族歌舞文化丰富多彩,境内流传着以哆吔、侗戏、琵琶歌、芦笙舞为代表的多种民族歌舞,其中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通道还是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芦笙艺术之乡”,特别是大型原创侗族歌舞“哆嘎哆吔”,2006年在湖南省艺术节上一举获得“田汉新剧目”奖等八项大奖。

通道县是绿色醉人的生态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56%,是天然的“生态氧吧”;通道县是侗文化胜地,侗族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沿黄土、芋头、坪坦、坪阳一带“百里侗文化长廊”多姿多彩;这里是人文景观画卷,马田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坪坦河风雨桥群让人走进侗族的历史;这里是淳朴民风的“世外桃源”,步入通道就如走进了天人合一的侗民族文化的美丽画卷。通道秉持“文化旅游是县域经济发展唯一出路”的共识,围绕“打造世界侗族风情旅游目的地”目标,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县,通道握有“生态、文化、民俗”三张好牌,经过成功创建“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排行榜榜首”,文化旅游已积聚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大能量。目前通道积极申报湖南省第二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文化旅游类),依托侗族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核心资源和产业要素,坚持“全域旅游”理念,以“侗文化原生态体验”为主题,引导各类资源、资本、智力向重大项目聚集,形成旅游产业增长极,最终将通道建成为融民俗体验、山水观光、生态休闲、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全国侗文化旅游第一县,成为“张桂国际旅游走廊”的黄金节点、“中国步道”旅游大区的龙头、世界侗族风情旅游目的地。

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变无形文化为有形价值

2015年4月,通道县成功举办了中国侗族大戊梁歌会暨第四届湘桂原生态风情节,打包推介民族文化的动人魅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民族互融互助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2014年10月,在中国通道第十届侗族芦笙文化艺术节上,来自湘桂黔3省(区)近万名群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芦笙精英大赛,激情演绎侗族芦笙文化魅力;原生态歌舞表演,演员本乡本土,节目自编自演,歌舞原汁原味;传统体育竞技表演,哆毽、高脚马、打陀螺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趣味十足;旅游商品展销,展示银饰、侗锦制作工艺,展销手工艺品、土特产品,表现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热闹纷呈的芦笙文化节,通道已经举办了九届。通道侗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性、独特性、唯一性。通道应借助文化、生态的优势发展旅游,坚持走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旅游兴县之路,按照“农业为旅游兴、工业为旅游活、商贸为旅游旺、服务为旅游强”的发展理念,以旅游为龙头,多产业融合发展。

注入文化气息的旅游,就有了灵魂;有了文化的支撑,才能彰显其活力和生命力。皇都侗文化村、百里侗文化长廊、风雨桥、鼓楼、芋头古侗寨、独岩民俗风情园、侗族大歌、芦笙、侗锦、侗戏等侗族文化资源富有神秘色彩。原生态侗族歌舞“哆嘎哆吔”实景演出作为原生态音乐村的拳头旅游产品,与丹霞风光有机结合,在有限的区域内既能让旅游者感受侗族异质文化,又可游览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具备吸引游客眼球、激发消费欲望的优越条件。通道侗锦先后在全国“古城、古镇、古村”发展论坛、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第四届首尔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亮相。坪坦河流域侗族聚居核心区村寨均为侗族村寨,芋头、坪坦、高步、横岭等侗寨保存现状好,文化元素全,集中体现出侗寨和侗族社会形态、文明形态的核心价值。通道侗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保护价值,已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申遗”的不断推进,通道走向世界步伐日益加快。行走在侗乡村寨,民族文化如颗颗璀璨的珍珠“缀”满大地,诠释着通道厚重的历史,给旅游带来了火爆的人气。

三、民俗生态给力,文化品牌带活朝阳产业

在独坡乡上岩村和坪寨村,“月地瓦”是一年一度的侗乡“情人节”,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摄影协会的摄影爱好者,湘桂黔边区侗族群众上万人前来观看。当天上午,上岩和坪寨的小伙子们分成好几队,挑着酒桶,到对方的寨子里有姑娘的家庭中去“讨酒”。当天下午,两个村子的长者吹起芦笙,带领本村小伙到对方的寨子,把姑娘们接到本寨来。姑娘们在鼓楼旁的广场上手牵着手围成一圈,唱起侗家“哆吔”。小伙子和他们的长辈则在一旁观察,寻找合意的姑娘。“月地瓦”在晚上合拢宴时逐渐进入高潮。外村的姑娘和本村的小伙子在长长的合拢宴餐桌两边相对而坐。合拢宴上,年轻男女们相互敬酒、对唱,交流情感,用各种方式表达爱意。笑语欢歌,一直持续到深夜。“月地瓦”活动古老而富有特色,不少青年男女,通过“月地瓦”活动喜结良缘。不仅“月地瓦”受人欢迎,“大戊梁歌会”也是声名远播。为纪念“肖女与门龙”的爱情悲剧,侗族人民每年农历谷雨前3天的“大戊”之日,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云集大戊梁山上,对歌赛舞。民族文化和特色旅游相融合,使得旅游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也能更好地展现、弘扬和传承。

通道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支持、部门负责、社会承办的机制,成立了县旅游节事办,面向游客办节事,把各类节事活动开发成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通过举办湘桂黔大戊梁侗族民歌节暨侗锦织造技艺大奖赛、湘桂黔民族旅游商品博览会、芦笙文化艺术节、“吃冬”等节庆活动,做到了“一年两大节,一月一小节”。县里还承办了国台办海峡两岸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主办了全国摄影大展、全国旅游歌曲征集大赛、风景名胜区活动周等旅游主题活动,使通道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文化带动旅游,生态观光也是重要卖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56%,是天然的“生态氧吧”。龙底漂流号称“南国第一漂”、“矿泉水上的漂流”,这里有茂密丛林,有嶙峋怪石,有珍稀的动物和植物,感觉像世外桃源。4A级景区万佛山千峰竞秀,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观光农业方兴未艾。通道多家公司利用通道的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在溪口、临口、下乡等地租基地1200多亩,投资1000多万元连片开发种植蔬菜,主要种植菜心、芥蓝等10余个品种,产品销往香港、澳门市场,很受欢迎,供不应求。哪里有旅游景区开发,哪里就有生态观光农业。目前,通道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已投资2.1亿元发展蔬菜标准化生产采摘体验基地、玫瑰园、兰花基地、铁皮石斛生态种植基地、万佛山优质水果休闲体验基地,借此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园区。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品味劳动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

四、树立现代理念,打造通道旅游升级版

就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而言,通道作为特色相当突出、资源极其丰富的一处“侗族文化圣地”,要全面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提升和整合各类资源,走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路子,推动侗族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创新“侗族文化胜地”的丰富内涵。结合通道文化产业中歌舞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做好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工作。

目前,通道正在全力打造县城5A级旅游景区;县城也要建成5A级旅游景区,这是通道树立现代理念,发展全域旅游的大手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新路,需要勇气、魄力,更需要智慧、创新。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整个通道将成为一个大景区,旅客踏入通道,就是踏入景区。全域旅游是通道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通道把“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自觉围绕旅游发展、服从旅游发展、服务旅游发展,做到结构围绕旅游调、设施围绕旅游建、产品围绕旅游卖、工作围绕旅游干。树立全域旅游资源的意识,每一个村寨、每一栋建筑、每一家酒店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都严加保护。同时,树立“做旅游就是做艺术”理念,用艺术的感悟去认识,用艺术的眼光去保护,用艺术的思维去发掘,用艺术的手法去打造,用艺术的灵感去组合。树立“做旅游就是做细节”理念,做到“吃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看点”、“购有商品”、“娱有品位”。同时,把旅游市场做深做细。树立“后发也要高起点”理念,克服因陋就简倾向。树立“做旅游是一个过程”的理念,克服急功近利倾向。“无景点旅游”则是通道发展旅游的又一崭新理念。“游客在一个地方悠闲地待上几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进入通道旅游的游客来说,不存在明确的游览目标,真正做到放松休闲,体现了新的旅游开发思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县政府已与万佛山、芋头侗寨、皇都侗文化村等景区群众全部签订了经营合作协议,实行经营成果群众共享,鼓励群众参与旅游经营。

通道旅游相关设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怀通高速已建成通车,5条旅游公路投入使用,2家宾馆通过三星级评定,开工建设1家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开发了有嚼头、惠龙兔业等旅游商品。新增2家大型购物示范点,正在建设县城旅游商贸街和皇都民族特色一条街。全县建成星级农庄11家、特色侗家乐45家。推出了闹春牛、哆吔等20余个原汁原味、参与性强的民俗表演节目;启动县城灯光亮化景观工程,在215个景区侗寨广泛开展“三清五改”整治活动。通道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展示了古老的侗民族文化,成为通道形象的名片,为通道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五、结语

侗乡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和发展了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形成了绚丽多姿的侗民族文化。通道侗族文化神秘,自然山水神奇,红色胜迹神圣,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而且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侗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侗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挖掘、整理与科学开发实属必要。当地政府应精心策划,利用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抓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整合,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正能量,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1]田光辉.少数民族农村人口闲暇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5).

[2]石开忠.侗族鼓楼[M].贵阳:华夏文艺出版社,2001.

[3]汪 兴.侗族风雨桥的文化内涵[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4).

[4]崔广彬.旅游文化视阈中的旅游纪念品开发[J].文化学刊,2010(1).

[5]冼光位.侗族通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6]刘宝明.侗族鼓楼文化的分析[J].民族论坛,1989,(1).

[7]冰 河.侗族鼓楼与风雨桥特征浅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8]罗廷华,王胜先.侗族历史文化习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9]《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侗族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