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3-20 06:29张军赵雪屏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外科手术效果

张军 赵雪屏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60例应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总结和分析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和体外循环时间、温度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术中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使用脑保护灌溉技术8例,含血心肌保护灌溉36例;体外循环时间为63~414min,平均时间为178.6min;48例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5~260min,平均时间为123.5min;42例患者停循环时间为2~110min,平均时间为31.0min;最低鼻咽温度为13.5℃~25.6℃,平均温度为19.5℃;最低肛温为15.3℃~30.6℃,平均时间为21.6℃。19例患者出现自动复苏。40例患者术中输血100~800ml。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安全返回ICU,术后患者早期死亡2例。结论 在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不仅能有效的保护神经系统功能,还能为手术提供无血、少血且清晰的手术视野以及使常规方法较难完成的复杂手术能顺利完成。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外科手术;效果

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DHECC),或称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其主用应用于较复杂的心血管类手术,该技术可有效的保护神经系统功能以及为手术提供一个无血和清晰的手术视野[1]。本文主要探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在心脏和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便能对体外循环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60例应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43.9岁,体重13~103kg,平均体重61.5kg。60例患者具体疾病及相应的手术术式见表1。

1.2方法

1.2.1体外循环建立方法 体外循环建立时,动脉灌流采取升主动脉、腋动脉和股动脉,静脉引流则采取上腔和下腔静脉插管、右腔房管和股静脉,人工心肺均使用滚压泵和进口膜式氧合器,预充入聚朋胶肽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并行开始和复温后从氧合器分别一共给予30mg/kg的甲泼尼龙。术中应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和全血激活凝血时间,并及时调节水电解质的均衡。温度控制则采取血流降温和复温或头部放置冰袋及应用变温水毯等方式。

1.2.2脑和心肌的保护方法 36例患者通过含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进行保护,并交替采用直视下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血管桥、冠状静脉窦逆行等多种方法进行间断或连续灌注。8例患者则采取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法对脑进行保护,流量为200~500ml/min,压力为15~30mmHg。

2 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为63~414min,平均时间为178.6min;48例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5~260min,平均时间为123.5min;42例患者停循环时间为2~110min,平均时间为31.0min;最低鼻咽温度为13.5℃~25.6℃,平均温度为19.5℃;最低肛温为15.3℃~30.6℃,平均时间为21.6℃。19例患者出现自动复苏。40例患者术中输血100~800ml。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安全返回ICU,术后患者早期死亡2例。

3 讨论

近几年来,DHCA或深低温技术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日益增加。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体循环时间、循环容量等与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2]。

3.1停循环时间和温度 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停循环时间的多少密切相关。有研究报道,当直肠温度在18℃而停循环时间在40min以上时患者立即表现出神经系统方面的并发症[3]。所以掌握最佳停循环时间和温度是深低温停循环方法的关键。对于手术操作简单、停循环时间预计短的患者,医师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采取停循环或低流量灌注,避免体外循环不必要时间的增加;但是为了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情况,给予足够低温保障所得到的好处依然大于延长复、降温时间带来的不利影响[4]。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停循环预计时间为20min,但实际的停循环时间达到了48min,该患者直到昏迷了11d后方才苏醒。因此,术前灌注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手术方案,预估停循环时间,以便掌握好复温和降温的时机及程度。

3.2循环容量与灌注流量 体循环中复、降温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对血流进行复、降温。所以,医师要充分的关注灌注流量与循环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由于充分的引流和低温,减少了体内有效的循环容量,部分脏器组织微血管床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此时的灌注很可能是无效的动、静脉短路灌注,表现出复、降温不均匀。为了保障复、降温的有效性和均匀性,应维持合理的有效循环容量,必要时可通过给予起效快又短效的血管活性药物。本研究中主要经氧合器给予患者稀释的去氧肾上腺素,0.1~0.2mg/次,并酌情增加。

3.3脑保护 当前脑保护是DHCA研究的热点问题。低流量深低温技术灌注目前是较为简单且安全的体外循环脑保护方法,可延长体外循坏深低温技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精神或认知运动障碍的发生率。深低温间断停循环技术是一种再循环与停循坏共同结合的新技术,其可明显延长停循环总的许可时间。

本文对应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的60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时间为63~414min,平均时间为178.6min;48例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5~260min,平均时间为123.5min;42例患者停循环时间为2~110min,平均时间为31.0min;最低鼻咽温度为13.5℃~25.6℃,平均温度为19.5℃;最低肛温为15.3℃~30.6℃,平均时间为21.6℃。19例患者出现自动复苏。40例患者术中输血100~800ml。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安全返回ICU,术后患者早期死亡2例。

总之,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神经保护方法,它能有效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同时,体外循环深低温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可在停循环时拔出主动脉、上下腔动脉的插管,使手术视野少血、无血及清晰,大大的扩大了手术视野,还使常规方法较难完成的复杂手术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邓见明,王明智,王文林,等.深低温停循环顺灌脑保护在主动脉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3):43-44.

[2]刘红,常谦,张海涛,等.深低温停循环围手术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16-19.

[3]方建国,余奇劲,陈娟.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药物防治[J].医药导报,2012,31(12):1594-1599.

[4]黄贵金,舒仕瑜,徐颖,等.深低温停循环与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在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3):289-293.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外科手术效果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动物外科手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