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2015-03-21 22:40陈远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太子河种植设计生态建设

陈远奇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沈阳 110003)



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陈远奇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沈阳 110003)

摘要:为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河道,形成“水文化、水环境、水景观、水安全”的水生态文明体系,保护重要河流的健康发展,辽宁省水利厅决定开展《辽宁省主要河道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实施。文章结合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实例,从总体布置、种植设计、生态带设计、宣传牌工程4个方面,就生态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河道,形成“水文化、水环境、水景观、水安全”的水生态文明体系,保护重要河流的健康发展,辽宁省水利厅决定开展《辽宁省主要河道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实施。

关键词:太子河;生态建设;生态带;种植设计;工程布置

1工程概况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省份中水资源短缺较为严重的一个,加之辽宁又是我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以及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工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较高,水生态环境问题也因此变得非常突出。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实施了部分综合治理工程,但水生态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尤其在河道生态系统修复方面更是亟待加强。本工程旨在通过建设沿河生态带等综合治理措施,来实现进一步净化河流水质、涵养水源、恢复河道健康、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目标,最终使太子河干流初步形成具有生态隔离带的初级生态河道,为河道向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理想生态河道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多的保障。

2生态带工程总体布置

为满足保障行洪安全、不新征占地的实际要求,全河道生态带建设以植物措施为主,建设内容包括有堤段迎水乔木、灌木带;无堤段迎水灌木带;对于拦河建筑物或跨河桥梁等存在可实施空间的节点位置,打造具有市政绿化级别的滨河景观带。考虑到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迎水乔木带主要应用于河道断面较宽,同时有明显护堤地的有堤段河道,所采用的植物主要为柳树。迎水灌木带主要应用于河道断面较窄的有堤段和无堤段,所采用的植物主要为火炬树、杞柳、紫穗槐。有堤段的生态带建设主要是在堤防迎水、背水侧的护堤地内栽植迎水乔木、灌木带,对于堤顶路面较宽且无沥青路面的河段,则于路肩处适当种植堤肩行道树。无堤段的生态带建设主要是在鱼塘或耕地与河滩地的分界处栽植迎水灌木带,通过具有耐水湿特性的亚乔木栽植,最终形成宽度2~5 m的迎水灌木带[1]。按照河流的走势,在不对河道行洪条件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部分堤距较宽的河段可适当增加迎水灌木带的宽度。

3种植设计

在本次工程中,植物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3方面:①尽可能选择本地适生树种,以提高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②选择固土能力强、耐瘠薄土壤、耐水湿的适应岸滩生长的灌乔木;③对村屯、桥梁、公路等重要节点的可视范围,选择景观树种,采用灌乔结合的搭配方式,以通过树种的多样性来提高景观效果。本次工程所选乔木包括柳树、银中杨、京桃3种,以柳树作为主要树种,种植于堤防护堤地内或堤肩;亚乔木包括火炬树、杞柳、紫穗槐3种,主要用于迎水灌木带,其共同特点为繁殖能力强、种植方便、根系发达、枝条茂密,为天然的植物屏障;灌木包括小叶丁香、水腊、连翘、金叶榆4种,主要用于重点段的绿化设计。

迎水乔木带:柳树,株行距2m×2m。

迎水灌木带:火炬树、杞柳、紫穗槐,株行距0.5m×0.5m。

重点段景观带:乔木选择京桃、银中杨,灌木选择小叶丁香、水腊、连翘、金叶榆,采用自然式栽植。

客土:选择肥力高、结构松散的种植土,其中,乔木、灌木采用种植穴客土方式,根据种植穴大小,乔木的客土量为0.3m3,灌木为0.02m3。亚乔木采用整体换填客土,即对原地面作清基处理,随后客土,厚度为0.5m。客土土壤的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指标、种子发芽指数等均按《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1)的要求执行。

4生态带设计

4.1 本溪段

有堤段:由于该段的有堤段两岸均已建有滨河绿化带或伴河公路绿化带,因此仅进行堤肩行道树的栽植,左右堤肩各种植一排柳树,株距2 m。同时,考虑到河道断面狭窄的实际情况,有堤段护堤地内仅栽植宽度为2 m的迎水灌木带。

无堤段:由于河滩地与耕地边缘存在明显土坎,且土质较好的河滩已经被私人占用开荒,所以采用由耕地边缘向河道方向依次布置1 m宽的火炬树、1 m宽的杞柳或紫穗槐,形成2 m宽的混交生态灌木带的设计,以便在提高耕地边缘岸坎稳固性的同时,阻隔人类活动对河道环境的破坏。

重点段:采用具有景观效果的自然式绿化种植,对于处在河滩地位置的,则选择耐水湿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灌木进行自然式种植。

4.2 辽阳段

有堤段:由于该段的有堤段两岸均已建有滨河城市景观带,因此仅在该段堤防的护堤地内种植5排柳树,株距2 m。

无堤段:该段可供生态建设的空间较少,故而仅选择若干临近漫水桥的位置进行生态建设,植物的种植均于耕地边岸岸坎下进行。

4.3 海城段

海城段共有两处节点位置存在生态建设的空间,其中,位于小河口太子河大桥下游左右岸的可实施位置在桥头堤防的护堤地内,右岸的可实施位置在右岸堤顶的一处废弃管理用地。本次设计将这两处空间作为重点段,以京桃、银中杨、柳树配合自然形式种植的火炬树等花灌木进行生态设计。

4.4 营口段

营口段内岸线均为有堤段,且迎水、背水侧的护堤地内均有良好的护堤林带。其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背水侧鱼塘或水塘逐年侵占背水侧5m的护堤地,个别鱼塘甚至已经扩建至堤防坡脚处,故而本次工程采用了护堤地恢复设计,即将被鱼塘侵占的背水侧护堤地通过土方回填的方式恢复到5m宽,随后于护堤内进行护堤林建设。考虑到该段河道土壤存在一定的盐碱化问题,所以本次设计采用耐盐碱的火炬树进行生态建设。

4.5 盘锦段

盘锦段内均属有堤段,护堤地内存在一定的护堤林,其余护堤地则被鱼塘或耕地占用。由于占地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本次工程中盘锦段内不存在可实施的生态建设用地,最终未进行生态建设安排。

5宣传牌工程

宣传牌的作用在于提高民众对保护河道生态及水质安全的意识,同时为河道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基于这一目标,宣传牌主要布置在人流较多且较为醒目的地段,采用3×9m-12m、2×5m-6m两种型式,前者主要布置于高速公路桥、省级及县级道路重要桥梁节点,后者主要布置于一般桥梁节点。本次工程中,宣传牌共布置15个,其中,本溪段6个,辽阳段4个,营口段4个,海城段1个。宣传牌采用落地式钢结构独立柱型式,上部为两面宣传面板及其支架体系,下部为圆柱钢管独立柱,柱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相关设计参数为:

面板尺寸:高×宽,3m×9m、2m×5m。

总高度:地坪以上宣传牌总高度分别为12m、6m。

6结语

工程结束后的验收结果表明,生态工程相关设计目标均得到了有效实现,太子河沿岸生态景观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为河道向理想生态河道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付花,赵得明.大通河流域(浩门段)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陕西水利,2014,(S1):213-214.

[作者简介]陈远奇(1984-),男,辽宁本溪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设计。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596(2015)08-0103-02

猜你喜欢
太子河种植设计生态建设
葠窝水库运行后对太子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研究
辽阳人的骄傲——太子河
园林绿化树木的种植设计方法初探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要点探讨
浅谈城市景观中的植物种植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辽阳太子河体育运动公园左岸防护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