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扎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21 08:23
山东纺织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扎染印花面料

李 惠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浅谈扎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李 惠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文章回顾了扎染服装的历史,探讨了扎染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趋势,以推动这种传统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扎染;服装设计;应用

扎染,又名绞缬,是我国“绞缬”、“蜡缬”、“夹缬”三大“防染法”面料印花工艺之一,是指在面料上按设计意图,用针线对面料进行扎、缚、缝、缀、夹、包等工艺手法,对面料进行物理“防染”印花[1]。

1 扎染与服装的渊源

从隋代刘存之在《二仪实录》中写到:“秦汉间有染缬法,不知何人所造,陈梁间贵贱服之[1]。”这段话可以看出,扎染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晋代扎染在民间广为流传。东晋时期的扎染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从新疆吐鲁番阿斯那古墓群以及敦煌石窟中发现的扎染文物来看,在南北朝期间,扎染技术更趋成熟[2]。

到隋唐时期,扎染制品在民间已经非常普及。在唐代扎染不仅在民间使用,而且已经传入皇宫内,并流传到了日本。日本正仓院至今仍珍藏着一批中国唐代的织染精品,充分体现出唐代染撷技艺的高超水平。在五代时扎染继续发展,且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据重要地位。到北宋初期扎染继续发展且相当普及,但因扎染工艺耗时耗力而被朝廷遏制而衰败。到南宋才逐渐解禁,但其已经影响到扎染的发展,近乎失传,其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国外化学染料的传入,国内动荡不安加之扎染自身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扎染在中原沿海一带消失,仅在部分偏远地区保留。

2 扎染在服装上的的现代演绎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转变,扎染这种独特、唯一、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它摒弃了钢筋水泥的冰冷与灯红酒绿的世俗,再次燃起了熊熊火焰。它吸取了服装设计和各种时尚文化的精华,与高新科技为伍,逐步打破陈规,使得扎染与服装的结合更加多彩与绚丽妖娆。

21世纪扎染用它或自然、随意、朴素或张扬、瞩目、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色和其包含的内涵与寓意,都极大程度上地彰显着它的个性与作用,弥补了大工业机械生产的呆板、单调、千篇一律、冷漠和缺乏人情味的一面,迎合和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营造出各式时尚文化的视觉式样,成为时代标记的重要体现。由此,扎染在我们生活中的各大领域都有涉及,大量的事实表明,扎染独特的工艺手法已经成为抒写时尚的独特语言。

3 现代服装中扎染的应用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使健康、环保、节能成了现代人们的共同追求。有手工意味和田园风情的扎染服饰重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如今人们想要的扎染服装应该是既能体现一定的古朴、宁静、原始、粗犷的性格特征的同时又能满足时尚潮流的服装款式造型、简洁时尚色彩图案的要求;也需考虑搭配性、实用性、舒适性、洗涤色牢度等硬性指标。

3.1 扎染服装图案趋势

扎染服装在强调以人为本,产品个性化的今天,图案强调对客观图像的认识和再创造,通过图案与服装本省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结合并以此来实现扎染的形与色的造型表现。

扎染图案的产生与其所使用的制作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吊染工艺具有朦胧虚幻、抽象写意的中国水墨画意境(见图1);段染工艺具有原始粗犷、自由随意兼具残缺美的特点(见图2);而夹染所产生的几何纹理具有理性的大众的美;捆绑大块物体的包扎染有着气势磅礴、具有泼墨意境的独特魅力。而相同工艺,在进行扎系过程中,松紧程度的把握不一样、包扎顺序的改变、面料的置换、制作人员的改变等都会改变最终呈现的图案状态。这些不同工艺所产生的图案,也因其特有的唯一性,而举世无双,无法替代。

图1 吊染工艺图

图2 段染工艺图

从各大秀场中扎染在服装上的应用看,扎染图案在运用中具象图案,复杂的图案较少,大多以自由、随意、抽象、写意、不对称、不规则的图案来呈现,更贴和当今的时尚潮流,也更变化莫测耐人寻味。图3采用吊染与刷色相结合,描绘出江南水乡宁静致远、烟雨朦胧的意境。其中刷色或扎结防染留白的部分与中国墨画中的留白就很类似,而扎染中色彩的晕染效果,与中国水墨画中的虚与实相对应[3]。而今,扎染图案和其他工艺结合在扎染服饰图案设计中屡见不鲜,更加丰富了扎染图案的层次与最终视觉效果,是扎染图案又一特点。

图3 吊染与刷色

除此之外,由于现代数码印花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扎染印花已经面世,它的出现,是的扎染服装工业化进程又进了一步。同时,也给传统扎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码扎染印花也是对追求扎染自然、随意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扎染工艺唯一性,是其千篇一律批量化的生产所无法比拟的(见图4)。

图4 数码印花扎染面料

3.2 色彩趋势

传统扎染色彩多为单色扎染,且以蓝白单色扎染最甚,这与旧时的经济条件、工艺手法有着密切关联。而今,扎染逐步摆脱了单色扎染的桎梏,套色、多色等现象已是常态。其间,不同色相、不同明、不同纯度的色彩搭配成为彩色扎染的主流,其所产生的朦胧含蓄、变幻莫测缤纷色彩现象,是其他服饰难以超越的。此外,扎染染料,也逐一丰富起来,从早期的色牢度不高、较单一发展为现今的色彩缤纷的、色牢度更高的染料,丰富扎染色彩语汇。扎染服装因其手工意味浓厚,还可采用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彩色植物染技术,发展小众化高端定位的市场,满足部分高收入、高品质生活人群。这种从单色到多色的变化,无不显示出时尚的稍瞬即逝,也显示了当今世人的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特点。

3.3 面料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扎染新面料、新技术应运而生[3]。”从面料上来说,除传统的棉、麻、丝外,各种合成纤维、新型纤维等都可以进行扎染制作。各种与之相应的扎染新工艺、新设备也应运而生。锦纶扎染、皮革扎染、环保扎染等扎染工艺纷纷面世,这些新型面料的使用极大地拓宽了扎染工艺的使用范围,并且不同面料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涤纶扎染的鲜艳细腻、天丝扎染的优

雅端庄等,更加具体的贴合了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4]。在刘健健《海安扎染再生研究》中指出:“利用扎染面料在捆、绑等工艺中容易形成褶皱的原理与高温高压定型的原理想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三维肌理面料,使得面料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的肌理美感[5]。”这种三维肌理面料与服装相结合,所得效果与三宅一生的“一身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更好探讨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进一步提供物质基础。

扎染服装还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如数码喷绘、转移印花、数码印花、电脑绣花、手工编织等,使得服装面料呈现更加丰富的外观效果,艺术感更加强烈[5]。”

4 对服装设计的启示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传统的手工技艺必须与高新科技相结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与创新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与高新科技为伍,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是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必然选择。那么,若把扎染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服装相结合,就必须在其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也不失为对此技术的继承与发扬[6]。

[1] 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 王博.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73,(10):7:27.

[3] 沈从文.龙凤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

[4] 顾鸣.“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工艺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2000,(3):97—99.

[5] 刘健健.海安扎染再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3,(8):19—21.

[6] 陈秀芳.天丝织物的扎染工艺[J].山东纺织科技,2004,45(2):49—51.

Trend of Applying Tie Dyeing in Garment Design

LiHui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Xi′an 710000, China)

The history of tie dyeing garment was reviewed,the trend of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garment was discussed to improue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this kind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

tie dyeing; garment design;trend of application

2015-02-26

李 惠(1985—),女,湖北荆州人,讲师。

TS193

A

1009-3028(2015)03-0035-02

猜你喜欢
扎染印花面料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印花派对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印花蛇
印花游戏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