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呼和浩特市交通拥堵问题原因的思考

2015-03-22 03:47柴俊霖陈永艳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交通拥堵呼和浩特市

柴俊霖,田 瑞,陈永艳

(内蒙古工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对呼和浩特市交通拥堵问题原因的思考

柴俊霖,田瑞,陈永艳

(内蒙古工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呼和浩特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拥堵问题出现并且愈演愈烈。客观、全面地剖析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成为缓堵的首要任务。在对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及相关情况充分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增长和交通供给在量和质上的相对缓慢跟进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交通拥堵;原因;呼和浩特市

1交通需求方面的原因

1.1 私家车数量迅猛增加,交通压力增大

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 629元,比2008年的20 267元增长75.8%,年平均增长11.9%。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满足于基本吃穿用的变化,把消费的目光投向了购买私家车。另外,随着汽车品牌、档次的多样化和出台的一些购车优惠政策,促发了市民购车的热潮。还有,一些人好攀比,没有车感觉就没有面子,在可买与可不买的选择中,最终加入了购车行列。种种缘由使呼和浩特市街头私家车数量激增。截至2014年3月底,呼和浩特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73万辆。在购车高峰期,呼和浩特市车辆管理所最多一天有1 200余辆新车上牌照,其中绝大多数为私家车。私家车的迅猛增加,导致车流量迅速膨胀,交通压力增大,车路矛盾日益激化,交通拥堵现象凸显。

1.2 城市空间扩展与规划布局不同步,出行距离增长。

2012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达230 km2,比10年前翻了近一番,城市空间大幅度扩展。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和加之市民居住郊区化的同时,却忽视了城市规划布局的同步推进,城市功能布局形成“单中心模式” 。中心城区在教育、医疗卫生、商务等公共服务资源方面过度集中,而新开发区的基本生活服务功能未给予及时规划和跟进,这样大量市民在通勤和获取各种商品及服务时,不得不跨区长距离出行。出行距离的增长,对道路时空资源需求增大,也加重了市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程度,带来的结果便是交通拥堵。

1.3 城市人口增多,出行需求增大。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市区汇集了各种优质资源,对各类人员产生了巨大的 “虹吸”效应,促进人口加快向市区集聚。2012年底呼和浩特市市区常住人口为22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接近260万人,较五年前增长近60%。人口大量流向市区直接导致出行需求增大。根据经验统计,每增加1个人,就会给城市交通系统每天带来约2.6次的出行。出行需求的增大,直接带来交通压力增大,市民出行的畅通程度降低。

2通供给方面的原因

2.1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整体服务水平低下。

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1)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建设尚为空白,2014年初才陆续开通了7条快线线路,现有常规公交车辆2 261辆,未达到国家对普通城市的标准要求,而且其中部分车辆已到报废期却还在运行,保证不了车辆的正常运行。公交系统运行方式的单一、运力的不足使得等车难、乘车拥挤的问题普遍存在,这样促使更多人选择出租车,也刺激了买车愿望,公共交通难以发挥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2)缺乏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考虑,公交场站和首末站建设落后、布局不合理,城市中心没有公交枢纽,使站点布设受限、绕行太多、公交线路过长,全市102条公交线路的70%线路长度都超过20 km,超过国家规定的不高于12 km最佳公交运行距离。线路太长,导致公交调度难度增大、乘客候车时间难以控制、到站准点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交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3)市政府还没有出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保障政策,在设施用地、道路使用权、交通管制措施和公共财政投入上都没有明显体现“公交优先”,致使公交系统发展滞后,运行效率低下。公交车辆平均运行速度为12 km/h,高峰时运行速度还低于10 km/h,公交吸引力不足,公交出行比例低。

(4)公交公司是老国有企业,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公交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推进非常缓慢,运力调度技术落后、灵活性差,运行可靠性低,增加了市民的出行时间。

(5)公共交通还存在部分驾驶员服务态度差,公交车上偷盗常有发生,乘客大声喧哗、车内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也使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减少。

2.2 道路供给结构失衡,总体水平较低

(1)呼和浩特市道路的建设只在平面空间延伸,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2013年9月才启动了快速路建设,现仅有立交桥4座、人行天桥5处、地下通道4处,交叉路口几乎都是平面交叉。市民从始发地向目的地出行,基本只有平面道路可以选择,而且以主干道为主,这样就会使车辆在一些区域过度集中,产生拥堵。

(2)老城区道路存在诸多问题,交通拥堵严重。老城区道路周边用地早已开发成熟,道路已无加宽余地,车道数少,道路通行能力低;老城区道路两旁的商业区、住宅区、学校、办公机构等多,混合交通严重,交通矛盾突出,拥堵频发;老城区道路规划不合理,断头路、瓶颈路和畸形交叉路口多,严重影响交通畅通。

(3)小街巷建设缓慢,干道压力大。由于小街巷存在道路狭窄、路旁占道严重、与干道衔接不畅等问题,市民在出行时往往不会选择小街巷,导致干道车流量大,而且干道路段两侧车辆进出频繁,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2.3 交通组织管理科技含量低,系统性差

(1)智能交通系统起步晚,交通组织管理技术水平低。市政府在2012年初开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但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并没有体现。交通信号灯控制仍是“单点定配时”的落后信号控制状况,没有形成系统联动、实时动态的调控指挥作用;部分路口(如呼伦北路与海拉尔大街交叉路口、哲里木路与爱民街交叉路口等多处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放行不合理,通行率低;交通信号灯安装不当、故障频发、维修不及时等,也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乱、事故增多,加剧了交通拥堵;交通诱导显示屏虽已有安装和使用,但对于它的使用和优势市民并不知晓,效果微乎其微;交通违法抓拍设备的应用尚未普及,车辆闯红灯、随意调头、随意变道、随意停车现象随处可见,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在近几年交通拥堵凸显的情况下,在许多交叉路口设立了值班岗,每岗至少两名交警,还招用了协勤人员,交通管理仍处在“人海战术”这一水平上。

(2)交通组织管理缺乏系统性。交警部门对部分路段实行的禁行管理,顾此失彼,某一条道路交通拥堵缓解了,但又引起了其它路段新的交通拥堵,没有系统地考虑整体城市交通的畅通;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组织管理脱节,道路会突然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没有提前通告,也没有交通组织预案,交通出现严重拥堵;市政热力、水电、通信等工程建设与交通组织管理脱节,道路会“频繁”被挖开,工程结束后的路面坑坑洼洼,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更甚者工期没有保证,道路数月不畅通。

其它,交警部门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手段单一,警民双向互动渠道不畅通、交流少,致使市民交通意识低,参与度低;标志缺失、位置不合理、信息量不合理、视认性差,标线缺失、新旧标线交错、模糊,标志、标线内容不协调等问题一直存在;非法占道经营的整治也没有常态化,妨碍交通畅行。

2.4 停车设施严重短缺,路边停车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大

一方面,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主要集中于城市原有道路的改造和新区的道路建设上,停车设施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对车辆数量增长速度估计不足,公共停车场、办公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等都没有预留计划。这样导致停车设施严重短缺,车辆停靠时只能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甚至占用机动车道进行路边停车,路边停车使原本就十分有限的各车道的通行空间变得更加狭窄,不仅使得宝贵的道路资源得不到动态利用,而且迫使行人、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因无法各行其道而不得不变道行驶,发生拥挤甚至事故,严重影响了路段交通流的通行效率。

3结语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制约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困扰几乎每一个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交通拥堵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充分调查呼和浩特市区道路交通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拥堵原因的梳理和分析,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大矛盾体的七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希望这些思考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彭燕,余丕远.南宁市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2,(8):108-111.

[2]何嘉耀,叶桢翔.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单元城市交通需求特性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3):5-11,43.

[3]杜明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虹吸效应”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2,8(3):38-41,46.

Reflections on Causes of Traffic Jam in Hohhot

CHAI Jun-lin,TIAN Rui,CHEN Yong-ya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Hohhot, the traffic jam appears 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 objective and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causes becomes the primary task of solving the traffic jam. Based on the sufficien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road traffic and the related situations of Hohho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raffic jam from the traffic demand increase and the traffic supply which develops relatively slowly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Key words:traffic jam; causes; Hohhot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研究开放课题(20130902),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200926)。

作者简介:柴俊霖(1979-),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30

中图分类号:U1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8-0168-02

猜你喜欢
交通拥堵呼和浩特市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
呼和浩特市地标性景观调查研究
诗书画印
全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开班
太原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特种车辆在城市交通拥堵中的现状及建议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重庆市交通拥堵整改问题研究
狭窄路段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