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年总目次

2015-03-23 08:3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重力反演分析

第1期

东北地区近期水平形变应变场研究……………陈阜超等(1 )

基于高斯距离加权格网法研究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吴伟伟等(7 )

张家口至张北垂直形变异常及分析……………孟宪纲等(1 3)

联合GPS与重力资料反演福建地区地壳运动…占 惠等(1 6)

区域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中的模型误差及其影响…韩月萍等(2 1)

GPS变形监测中提取大变形量的单历元解算方法研究………………………………………………席瑞杰等(2 6)

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反演的算法对比……………王宏宇等(3 0)

中国沿海不同海潮模型的倾斜负荷分析………赵大江等(3 4)

利用多代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异常及大地水准面………………………………………………梁子亮等(4 0)

基于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密度反演研究………叶周润等(4 5)

陆态网络腾冲台连续重力观测质量分析………王新胜等(5 0)

基于Tongji-GRACE01模型的南极质量变化分析………………………………………………鞠晓蕾等(5 3)

球近似地形改正的研究分析……………………荣 敏等(5 8)

ARMA 模型在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探测中的应用………………………………………………李 磊等(6 2)

基于BDS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比较………………………………………………范 磊等(6 7)

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三维水汽层析中的应用……………………………………夏朋飞等(7 2)

卫星钟差采样间隔对高频PPP-ZTD精度的影响………………………………………………李 黎等(7 7)

高阶电离层延迟对GPS双差观测值和基线向量的影响………………………………………………朱春春等(8 1)

融合BDS/GPS/GLONASS反演全球电离层特性研究………………………………………………党亚民等(8 7)

InSAR 时序法分离大气延迟相位与地形及MODIS水汽相关性分析……………………………杨成生等(9 2)

精密单点定位在GNSS区域网监测中的应用…程义军等(9 7)

GNSS伪距随机模型估计的非差组合方法……刘志平等(100)

多路径效应分段仿真方法………………………张利云等(106)

长距离单历元非差网络RTK 方法………………祝会忠等(111)

一种计算补偿最小二乘正则化参数的最优化方法………………………………………………丁士俊等(115)

部分有界不确定性数据平差方法………………陈晓林等(118)

非线性模型的补偿最小二乘估计………………张 俊等(122)

线性回归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模型及解算………汪奇生等(126)

正则化方法的统一………………………………郭淑妹等(129)

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模型的改进与应用研究…孙小荣等(132)

观测值层面ITRF解算策略研究………………黄令勇等(136)

基于回波强度的海底底质分类系统关键技术…何林帮等(140)

基于网络法时序InSAR 大气误差校正方法研究………………………………………………李永生等(145)

水库诱发地震作用下三峡库区基岩地震动模拟…游 姗等(150)

汶川大地震前后地磁Z分量的近似熵变化……许康生等(154)

芦山M7.0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观测异常…邱泽华等(158)

榆树沟定点形变受气象因素影响分析及典型震例………………………………………………邢喜民等(162)

微动台阵法探测地下结构的实验研究…………魏运浩等(167)

卫星跟踪经纬仪的旋转建模及转向自决策算法研究………………………………………………李 谦等(172)

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度分析………………………孙海丽等(177)

第2期

Bernese软件评估北斗静态定位精度……………张彩红等(183)

JASON-2天线相位中心变化估计及1cm 精密轨道确定………………………………………………马 洋等(186)

高频单历元GPS双差解算及其精度分析………邓兴升等(190)

GPS与GLONASS单历元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范国泽等(194)

不同太阳、月亮坐标算法对GNSS部分系统误差的影响研究………………………………………………蒋振伟等(199)

基于量子纠缠时钟测量的抗差卡尔曼卫星钟差预报………………………………………………苑博睿等(203)

Locata单点定位精度研究………………………张 辉等(207)

福建GPS资料与地震关系研究…………………陈 光等(211)

基于GNSS技术的大型建筑物实时动态监测与模型化………………………………………………徐克科等(214)

WGS84和CGCS2000坐标转换研究……………彭小强等(219)

基于三角剖分与方向线拼接的高精度坐标转换格网模型的建立………………………………………………蒋光伟等(222)

基于协方差函数的点坐标拟合推估算法………陶叶青等(225)

基于抛物线拟合的椭球面区域面积计算方法…刘 洋等(228)

水准数据粗差探测的组合分析方法……………王 伟等(232)

一种基于丹麦法的改进型双步M 估计…………林国标等(235)

线性回归模型的稳健总体最小二乘解算………汪奇生等(239)

一种基于四元数的三维基准转换简便模型……王 力等(243)

基于共有单平面的点云拼接技术研究…………侯东兴等(248)

利用GPS观测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应变特征……王 帅等(253)

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谢 方等(258)

位移格林函数的精密计算及其在芦山Ms7.0地震中的应用…………………………………………………高尚华(261)

基于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建立地壳一维速度结构…蔡辉腾等(267)

西秦岭北缘漳县含盐红层盆地构造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反演………………………………………………马春田等(273)

三峡库首区河长坡降指标及其地质构造意义……刘小利等(278)

一种基于频谱分析和AR 补偿的对流层延迟预报模型………………………………………………吕慧珠等(283)

基于GPS电离层层析技术的地震电离层异常研究………………………………………………刘 莹等(287)

基于IGS的白天和夜间电离层TEC变化特性分析………………………………………………时爽爽等(293)

GPS/PWV 资料在两次台风袭港期间的特征分析………………………………………………李星光等(298)

利用GRACE卫星数据提取苏门答腊地震同震和震后重力变化………………………………………………张国庆等(303)

利用EGM2008重力数据反演中国大陆Moho深度………………………………………………玄松柏等(309)

Molodensky-Poisson核函数应用于重力异常向下延拓分析………………………………………………荣 敏等(312)

ASTER GDEM 垂直精度评价及其在重力地形改正中的适用性…………………………………………………张 品等(318)

GOCE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评估…………………赵德军等(322)

广域多项式在扰动引力场逼近中的应用………范昊鹏等(326)

芦山地震科学考察观测到的重力变化…………郝洪涛等(331)

航空重力测量的数据归算方法…………………周波阳等(336)

高精度重力数据格网化方法比较………………孙 文等(342)

复外差法处理绝对重力仪数字干涉信号………杨厚丽等(346)

地震业务数据库自动监控与管理系统设计实现…丁 睿等(349)

降雨对垂直摆倾斜仪的干扰与排除……………郑永通等(353)

应城地磁台电磁观测环境测试…………………李德前等(356)

三维激光地面扫描半径与垂直精度分析………戴华阳等(360)

第3期

不同季节的北京市GPS可降水量与PM2.5/PM10的比较研究………………………………………………王 勇等(365)

浅析香港地区一次大面积降雨过程中的GPS可降水量特征………………………………………………李星光等(368)

几种卫星钟差预报模型预报效果的分析与比较…王宇谱等(373)

GNSS多频观测值线性组合研究………………郭忠臣等(379)

一种GNSS大网数据快速高效处理策略………崔 阳等(383)

高阶电离层改正对PPP对流层估计的影响……徐韶光等(387)

基于SSA 的GPS坐标序列去噪及季节信号提取………………………………………………罗 勇等(391)

伪距相位和无几何相位组合探测与修复多频周跳的比较………………………………………………李林阳等(396)

GPS连续观测站低频拟合残差序列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闫 伟等(401)

北斗三频无几何、消电离层组合周跳探测方法研究………………………………………………王华润等(406)

中国沿海RBN-DGNSS系统北斗差分定位性能测试及分析………………………………………………王 成等(412)

基于几何特征的建筑物点云配准方法…………张 步等(416)

基于补偿最小二乘的平面点云拟合方法………孟庆年等(420)

面向地形数据的点云简化算法…………………叶珉吕等(424)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点云平面拟合定权方法探讨…李明峰等(428)

空间直线的结构总体最小二乘拟合……………汪奇生等(433)

等价权函数为连续可变函数的抗差Kalman滤波………………………………………………蔡 奇等(436)

参数有界约束下平差模型的一种新算法………陈仲儿等(440)

利用EGM2008模型和地面实测重力资料反演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郭飞霄等(445)

基于星载激光测高估计南极冰盖高程变化……史红岭等(449)

晋冀蒙地区的垂直形变特征……………………陈阜超等(453)

利用LS+AR 模型和激发函数预报地球自转参数………………………………………………李 军等(457)

针对一般倾角的走滑/倾滑位移理论公式的改进………………………………………………邹镇宇等(460)

CRInSAR 与PSInSAR 融合探测地表线性变形速率………………………………………………邢学敏等(464)

利用GPS与CRInSAR 融合开展微量形变监测的应用研究………………………………………………涂鹏飞等(469)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D-InSAR和水准监测数据融合方法研究………………………………………………李怀展等(472)

中国及其邻区地形和均衡重力梯度的球面计算…叶周润等(477)

利用Wenzel加权谱组合法拓展GOCE重力场模型………………………………………………张敏利等(481)

利用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参数………………郑 凯等(485)

利用测高重力异常建立南中国海海底地形模型……………………………………………欧阳明达等(490)

联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和GNSS观测数据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孔祥雪等(495)

联合GPS相位观测值与全球电离层图提取区域电离层TEC………………………………………………马国正等(499)

利用布格重力资料研究太行山东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徐志萍等(503)

基于绝对重力基准控制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动态平差方法研究………………………………………………康开轩等(508)

利用高频GPS反演强震面波震级的最优适用范围探讨………………………………………………陈 娜等(512)

3D主动源地震折射/反射联合快速波前成像研究………………………………………………刘 妍等(517)

RZB钻孔应变仪量程扩展的研究………………吴立恒等(521)

钻孔四分量应变观测数据不同时间尺度的自检分析………………………………………………唐 磊等(525)

东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时频分析………………………………………………金大利等(529)

一种前兆观测时序特征量的数据检测方法……王秀英等(533)

九江地震台观测环境因素引起的洞体应变异常机理探讨………………………………………………赵爱平等(537)

河南省测震台网背景噪声特征分析……………杨龙翔等(543)

第4期

尼泊尔M8.1地震震前卫星重力场时变特征…邹正波等(547)

“等待时间”强余震预测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尼泊尔地震为例………………………………………………刘珠妹等(552)

2015-04-25尼泊尔M8.1地震震害特征………蔡永建等(557)

德干断裂系的特征、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夏金梧等(561)

汶川、芦山和康定地震造成的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变化及对地震危险性的影响……………………………王阎昭等(567)

新疆博州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王秋良等(571)

基于水准剖面的山西断陷带现今活动性研究…陈阜超等(576)

面向山地地区的区域地质三维模型构建………李 劼等(581)

川滇地区地壳均衡状态及其与区域强震的关系………………………………………………姜永涛等(585)

非构造形变对中国大陆GNSS基准站垂向周期运动的影响………………………………………………梁洪宝等(589)

日本3·11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李玉江等(594)

联合反演模型中相对权比的约束反演…………张 俊等(600)

最小二乘配置与REHSM 求解GPS应变场的方法………………………………………………管守奎等(604)

基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变形预测…任 超等(608)

云南景谷M6.6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孙少安等(613)

川滇地区2010~2013年重力变化及重力网的地震监测能力………………………………………………胡敏章等(616)

全球地壳模型CRUST1.0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重力检核………………………………………………王嘉沛等(621)

铅垂断层向错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段虎荣等(627)

球坐标系下基于全球DEM 数据的重力远二区高精度地改算法………………………………………………张 伟等(632)

基于GRACE数据估计近年喜马拉雅冰川质量变化………………………………………………史红岭等(636)

基于GRACE的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分析……卢 飞等(640)

缔合勒让德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研究……………张捍卫等(645)

GPS/BDS单历元基线解算中随机模型的确定…陶庭叶等(649)

BDS/GPS系统时差的组合实时预报模型分析…付文举等(653)

BDS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比较…………黄观文等(658)

基于全球MGEX 数据的北斗导航星座精密轨道确定………………………………………………李 冉等(662)

利用EMD阈值消噪改进MW 组合周跳探测性能………………………………………………甘 雨等(666)

一种改正伪距多路径误差的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肖国锐等(671)

GNSS基线向量与点位协方差传播方法的等价性………………………………………………孙小荣等(676)

新疆天文台25m VLBI、GPS归心测量…………张阿丽等(680)

参照标准点探测PS法……………………………易辉国等(684)

整体最小二乘和最小二乘拟合空间直线的比较………………………………………………胡 川等(689)

基于选权迭代的总体最小二乘算法在三维坐标转换中的应用………………………………………………徐 波等(693)

几种坐标转换计算方法的比较…………………宫晓春等(697)

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的谱修正迭代法………于冬冬等(702)

用超限率分析法提取钻孔倾斜地震前兆异常信号………………………………………………高丽娟等(707)

CHZ-Ⅱ海洋重力仪重力敏感结构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涂海波等(711)

绝对重力仪测量有效高度确定…………………杨 萌等(715)

IBIS-L系统与TM30全站仪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对比分析………………………………………………余红楚等(718)

CryoSat-2卫星海冰区域波形识别及海冰干舷高确定………………………………………………王立伟等(722)

球面三角形法在数字天顶仪中的应用…………刘先一等(726)

第5期

青藏高原及周缘深部结构的重力异常解释与尼泊尔Ms8.1地震………………………………………………玄松柏等(729)

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震前断层闭锁与同震位移特征分析………………………………………………赵 斌等(734)

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背景及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雷东宁等(738)

尼泊尔Ms8.1地震前我国西藏及周边区域的重力长期变化………………………………………………康开轩等(742)

地震应急通系统在尼泊尔8.1级地震应急中的应用………………………………………………吴建超等(747)

2014秭归4.5、4.7级地震前小震活动特征研究…吴海波等(751)

汶川震后龙门山周边活动地块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熊 维等(758)

BD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精度评估……张清华等(764)

基于TRACK 的GPS海浪测量方法……………王俊杰等(768)

基于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的水准网平差方法研究………………………………………………龚 率等(771)

高压线路对GPS接收机性能及观测数据质量影响的测试与分析………………………………………………聂兆生等(775)

多模GNSS非差精密定轨快速数据处理方法…党金涛等(780)

小波分解改进电离层VTEC时间序列预报模型………………………………………………鲍亚东等(784)

一种新的北斗Klobuchar模型及其精度分析…徐李冰等(788)

顾及偏态的IQR 法则在GPS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中的应用………………………………………………杨凯钧等(793)

基于改进的Klobuchar模型建立南宁市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蔡成辉等(797)

变异函数模型参数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回归法…赵英文等(801)

四元数理论及其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张捍卫等(807)

基于形态学与区域生长的机载LiDAR 点云数据滤波………………………………………………谷延超等(811)

基于EEMD的大坝变形多步预测方法研究……任 超等(816)

一种加权Logistic-Richards组合模型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龙四春等(821)

采用三维空间数据计算汶川地区地壳应变……刘明学等(825)

利用ITRF2008分析全球板块运动………………李春晓(829)

滑坡变形预测灰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构建及适用性分析………………………………………………高彩云等(835)

长治市区浅部地层及剪切波速度结构特征……耿 伟等(840)

地球极移参数高精度双差分LS+AR 预报方法研究………………………………………………陈 略等(844)

广州南沙区GP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处理………陈玉林等(849)

GOCE+EGM08+RTM 组合模型计算高程异常…徐新强(853)

重力-地震联合反演的改进及在遂宁-阿坝剖面的应用………………………………………………郭文斌等(857)

低低跟踪重力卫星星间距离变率对区域质量异常敏感度分析………………………………………………郭飞霄等(861)

蒙古中部剖面重力异常研究……………………黎哲君等(866)

珊溪水库地震波速比时空分布特征……………钟羽云等(871)

大陆地震观测中连续震颤波信号的定位………张雁滨等(876)

重力仪一次项系数对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梁伟锋等(882)

因瓦水准标尺尺长改正检定方法的对比研究…李文一等(887)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研究……………刘 坚等(890)

Ronge-Kutta法在计算复杂构造区域地震波旅行时中的应用………………………………………………邹长桥等(894)

陆态网络太原台gPhone重力仪背景噪声水平研究………………………………………………韩宇飞等(898)

十三陵地震台gPhone重力仪的仪器性能与水文响应分析………………………………………………佘雅文等(90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相对重力观测零漂和固体潮提取………………………………………………于红娟等(906)

第6期

由震源到动力学系统──地震模式百年演化……周硕愚等(91 1)

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的逆泊松积分算法……卢雪盈等(91 9)

航空重力测量中牛顿中心差分器对确定载体加速度的影响………………………………………………周波阳等(92 3)

“陆态网络”Ⅱ期西部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分析………………………………………………何志堂等(92 7)

南北地震带南段莫霍面重力反演研究…………汪 健等(93 1)

2015阿拉善左旗Ms5.8地震区布格重力异常及归一化总梯度的构造意义…………………………………吴桂桔等(93 6)

基于EGM2008和剩余地形模型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翟长治等(94 1)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GPS高程拟合测量的实用性分析…………………………………………………吴恒友(94 5)

由小波与随机采样提升重力场插值精度的策略………………………………………………刘繁明等(94 8)

陆地惯性重力测量静态试验研究………………柴 华等(95 3)

基于Bedmap2与冰雷达数据的南极局部冰盖三维建模………………………………………………刘 春等(95 7)

三峡库首区高桥断裂带断层泥分形特征研究…高红亮等(96 3)

汶川地震断层滑动模型反演及地震区域构造的大地测量约束………………………………………………邓明莉等(96 9)

天津北部地区现今构造活动性研究……………纪 静等(97 4)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布测状况初步分析………………………………………………陆明勇等(97 9)

福建仙游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研究…………………………………………………蔡杏辉(98 4)

不同截止高度角多模GNSS组合单点定位性能分析………………………………………………徐龙威等(98 7)

实时GLONASS精密卫星钟差估计及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潘宗鹏等(99 2)

导航卫星非差精密定轨测站选取策略分析……党金涛等(99 7)

城市COR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建立与分析………………………………………………曹 奇等(1001)

基于附有限制条件的多项式模型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模型………………………………………………蔡成辉等(1007)

利用澳洲北斗GEO 数据改进Klobuchar模型………………………………………………吴风波等(1012)

奇异谱迭代区间四分法在GPS坐标时间序列插补中的应用………………………………………………邱荣海等(1017)

半参数模型在GPS季节性信号分离中的应用…卢辰龙等(1021)

基于CORS的DInSAR 大气延迟校正方法研究………………………………………………陈元洪等(1026)

基于载波相位DGNSS/INS紧组合的平滑后处理算法………………………………………………郝万亮等(1031)

不同组合方法对GPS高程拟合的影响………任 超等(1036)

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小波去噪与Kalman滤波研究………………………………………………栾元重等(1041)

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的统一模型…………………吴继忠等(1046)

附加线性不等式约束的条件平差模型未知参数的解算………………………………………………张松林等(1049)

基于误差熵的点云简化方法………………………马国正(1053)

NIM 稳频激光器在FG5-112绝对重力仪上的测试结果………………………………………………田 蔚等(1057)

宽频带地震电磁辐射观测系统研制……………廖成旺等(1060)

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及其开发进展……………陈志高等(1065)

利用近震源区强震记录识别鲁甸6.5级地震后叠加的余震事件………………………………………………崔庆谷等(1069)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前兆异常识别方法——以云南鲁甸地震为例………………………………………………王秀英等(1074)

平果4.5级地震前MODIS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文 翔等(1078)

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机理的探讨………………张淑亮等(1084)

猜你喜欢
重力反演分析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反演对称变换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一类麦比乌斯反演问题及其应用
重力之谜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拉普拉斯变换反演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