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策略

2015-03-24 16:47
湖南包装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术馆教育资源博物馆

谢 雱 周 鹭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网络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策略

谢 雱 周 鹭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网络美术馆作为新兴艺术传播平台,既是实施社会美育的场所,也是学校美育重要的校外资源,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当下我国网络美术馆建设多为实体美术馆,涉及公共美术教育也不多,面对公众审美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网络美术馆教育资源亟待开发。

网络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策略

展示、收藏、研究和教育是博物馆的四大职能。1984年美国博物馆界名著《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对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描述如下:“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1]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以真实可触的美术作品吸引着观众,观众能清楚地看到作品上的每一个笔触和最真实的色彩;馆内陈列的众多美术作品营造出来的美术气氛也十分容易感染观众,吸引观众主动学习。然而,美术馆本身作为固定建筑,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并非所有人都有时间且能通过一定途径进行现场参观。在网络普及的当今时代,网络美术馆的优势就得以体现,公众可以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只要具备网络和能连接网络的客户端,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登陆网络美术馆浏览艺术品。

1 网络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

1.1审美需求提升促使美术馆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的活跃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日常生活的丰富促进了社会意识的转变,曾经被视为神圣艺术殿堂的美术馆,逐渐走下神坛并成为大众审美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市场正处于大发展大繁荣阶段,人们在富了“口袋”的同时,让“脑袋”富起来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美术馆的传统经营范式,即大众虔诚地对少数几幅经典画作顶礼膜拜的模式已经过时,美术馆应变得更加平民化、大众化,并日渐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费必需品。

在审美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美术馆面临着时代转型的拷问,网络美术馆教育资源的开发则是其必由之路。作为新兴艺术传播平台,网络美术馆既是提高公众审美素养、实施社会美育的场所,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校外资源,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网络发达的赛博空间时代,网络美术馆发展却相对滞后,其公共美术教育功能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大众审美需求。

1.2高校网络美术馆公共教育作用缺失

高校美术馆收藏的各类艺术品是学校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高校办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公众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2001年,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门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2]近年来,高校美术馆纷纷推出网络美术馆,然而与实体美术馆相比,其应有的公共美术教育作用几乎难以发挥。这些网络美术馆以实体美术馆为依托,栏目主要包括美术馆新闻、网络展览、公众教育推广等,鲜有与公共美术教育相关的栏目。

高校网络美术馆无法获得足够的重视,更新不及时导致无法有效满足观众需求,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而难以被公众所熟知。为更好地实施公共美术教育,高校网络美术馆必须解决时效性低下和互动性缺失这两大问题。

2 网络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美术馆作为高科技平台所呈现出来的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无可比拟。身边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使人们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接受网络传来的信息。不仅如此,如果网络美术馆能够似流水一般将看似不起眼的零碎时间填满,就可以把公共美术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1转变网络美术馆建设的理念

网络美术馆是实体美术馆的转型,在网站开发建设、课程和栏目设置、交流互动上都与实体美术馆有所差异。网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作用往往被忽视,人们仅仅把浏览网络美术馆作为一种休闲项目,建设方也多把网络美术馆当作实体美术馆的新闻发布平台。

因此,网络美术馆建设必须转变理念,发挥其公共教育作用。首先,调整人员结构。引进美术教育专业人才,从教育学视角出发,结合其专业知识,提高网络美术馆的社会服务质量;其次,改变网络美术馆栏目设置。增设公共美术教育相关栏目并发挥其教育作用;最后,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观众为中心建立网络社区,及时获得观众的反馈建议。

以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为例,故宫博物院与大众点评网站的合作十分成功。大众点评网站是国内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网站,数据庞大且传播迅速。截止2014年3月14日,观众点评数据从七百多条到三千多条不等。这些评论信息是观众参观后最真实的心理感受,是对博物馆的有效反馈,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对博物馆更好地为观众提供服务有相当大的参考作用。网络美术馆可以借鉴此种交流模式,及时的获取观众的参观感受,将对网络美术馆的建设与传播都大有裨益。

2.2探索多元教育合作模式

为扩大网络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和辐射广度,应与社会各层面建立广泛的联系,探索多元合作机制,包括与学校的合作、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馆际合作等。网络美术馆与学校的合作十分必要,“调查显示,上海76%的中小学生(数据来源于上海美术馆网站)没进过美术馆。”[3]网络美术馆与学校合作不仅能够让师生随时获取网络美术馆的教育资源,最大化发挥其公共教育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网络美术馆的自身建设。

网络美术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同样必要。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中,利用媒体高速的传播效率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平台,从而接受网络美术馆。媒体被广泛的运用于商业社会的销售活动,而美术馆在这方面尤其欠缺,如果能加大宣传力度,美术馆的访问量将大有改观。如1995年,英国同属一个地区的三个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空间博物馆,在广告和招贴上花了10万英镑,两个商业性的休闲公园花了100万英镑。又如,2000年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20世纪美术大师系列展览”,从展览策划阶段就将宣传放在重要位置。不仅每个展览都制作大型喷绘、画册和招贴,而且更特意将其投放在具有参观博物馆意象的人群中。网络美术馆的情况同样如此,不同于娱乐消费行业,我们极少在电视、街头、杂志上看到有关的广告,虽然与休闲娱乐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在利用公众休闲时间方面存在竞争。网络美术馆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借助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拓宽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方式,也是当下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在为企业提供专业理论支撑的同时为网络美术馆赢得商业利益。在馆际合作中,网络美术馆之间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并提高教育质量。如《中国文物报》在2009年8月19日第三版设置了一个“展览交流平台”的专栏,刊登了陕西博物馆提供的《晋国霸业》和来自天津博物馆的《传统与变迁》两幅作品展览信息,但因版面限制,交流信息非常有限。试想一下,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各博物馆馆藏资源为基础,使其相互补充、交流,让观众享受到多元的艺术资源,这时的美术馆才能更好的发挥美术教育作用。

3 结语

公共美术教育一直是我国美术教育的薄弱环节,在校外儿童美术教育,高考美术教育,高等专业美术教育都蓬勃发展的同时,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美术馆是公共美术教育施展拳脚的重地,为普及美术知识,提高公众审美素养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网络美术馆是未来美术馆发展的趋势,弥补了实体美术馆受到时空限制的缺陷。网络美术馆伴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而成,是基于实体美术馆建立的新兴艺术传播平台,在当下教育与科技迅速融合的大趋势下,其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建设者们为了吸引观众常常突出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媒技术,而忽略了其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无论何种科技,最终服务的对象都是人,如何使科技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我国网络美术馆建设任重而道远。

[1]倪杰.博物馆教育再探——从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谈起[J].中国博物馆,2006(1).

[2]李文昌.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化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Z1).

[3]李小宁.网络美术馆——成长中的大众平台[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谢雱(1958- ),男,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1476988316@qq.com

2015-11-10

猜你喜欢
美术馆教育资源博物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博物馆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
露天博物馆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