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人工气道护理对策

2015-03-24 08:19刘淑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对策

刘淑珍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人工气道护理对策

刘淑珍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人工气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对策。结果: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感染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6.35%;4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尚未发现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综合使用各种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气管插管时不存在肺炎也无潜伏性肺炎,而在机械通气后发生的一种医源性、细菌性肺炎,发病率约在18%~60%之间,死亡率高达5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作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需要广大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加以重视。为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院开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2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7±4.36)岁。基础疾病如下:颅脑外伤1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脑出血14例,重症肌无力8例,肺性脑病5例,术后患者3例。机械通气时间在1~43d之间,平均天数为(22.35±3.41)d,经口气管插管26例,气管切开37例。

1.2 方法

1.2.1 无菌操作

临床护理人员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操作中,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接触患者以及操作前后都应该严格吸收;进行吸痰操作时应该洗手、消毒,戴口罩手套;在吸痰操作中,应该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且气管和口鼻的吸痰管不能混用。定期消毒病房,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搞好患者的个人卫生,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

1.2.2 套管护理

妥善固定患者的气管套管,适当调整系带的松紧度,防止套管的滑落。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气管切口处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杜绝感染现在的发生;切口处应每日换药两次,换药过程中应坚持无菌操作,防止细菌对患者切口处的污染。

1.2.3 吸痰护理

在患者气管套管口放置一块无菌生理盐水纱布,使用听诊器听诊气道,有明显痰鸣音时,立即抽取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再抽取气管切开口处痰液;两次吸痰操作使用两条吸痰管,且吸痰管不可重复使用。临床研究指出,频繁反复的吸痰可增加患者气道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原则上应该以气道阻力、SPO2、肺部听诊情况为判断依据,判定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在进行吸痰操作时,要严格控制负压,吸痰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秒;插入吸痰管时应该由浅到深,不能一插到底,避免将气道外的细菌带到气管深部;吸痰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的气道黏膜。

1.2.4 气道湿化

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手段主要有:(1)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每日控制在2500~3000ml之间;(2)室温干预: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60%~70%,近端气道温度调节在32~35℃,气体湿度在60%~70%;(3)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酶10mg,间断滴入,日用量不超过250ml;(4)雾化吸入:0.45%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添加化痰药物,如沐舒坦、α-糜蛋白酶等,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左右。

1.2.5 其他护理

(1)口腔护理每日3次,目的在于减少患者口腔的细菌数;(2)呼吸机清洁和消毒:管道每2日更换一次,定期彻底消毒和清洁;(3)病房环境干预:每日使用含氯的消毒液清洁地面、墙壁、室内家具等,早晚各一次;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三次,每次30分钟,并定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4)营养护理:鼓励患者早进食,不能进食的患者通过鼻饲的方式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2.结果

63例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6.35%;4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

3.讨论

在临床诊疗中,呼吸机治疗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减轻患者的呼吸道功能障碍。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在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治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巩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上看,给予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节约患者的治疗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应该从无菌操作、气道湿化、吸痰护理、套管护理等方面展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整;护理人员应该工作实践中多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不断提高预防性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双丽.有创机械通气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中国处方药,2014,11:133-134.

[2]张伟杰,吴喜端,许新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46-3547.

[3]吴婷.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护理.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8:1491-1492.

[4]余婷婷,庭开梅.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5,13:1166-1168.

张英,王艳,吴琼华.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5,09:121-122.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95-01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