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铸就“满意”
——武穴市余祥小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纪略

2015-03-27 22:40曾宪波
湖北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武穴市家庭家长

●本刊记者 曾宪波

责任铸就“满意”
——武穴市余祥小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纪略

●本刊记者 曾宪波

余祥小学地处武穴市刊江办事处余祥村,与优质民办学校——武穴市百汇学校仅隔一条马路,乘坐一块钱的城市公交,10分钟可达武穴市师范附小和实验二小等公办名校。在“夹缝”下生存的余祥小学,在校学生曾不足100人。近几年来,该校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在校长余伟胜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教育即服务,不进则退,不兴则亡”的责任意识,积极向内挖潜,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争创农村特色样板学校。2015年秋,余祥小学在校学生700余人(含学校幼儿园幼儿人数),教学用房遭遇紧缺“窘境”。

学生成长需要什么,我们就竭尽所能提供什么,只愿孩子们喜欢并依恋这所家乡的学校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余伟胜,出自教师世家,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立志长大后做一名优秀教师。2003年,组织决定时任武穴市刊江办事处中心学校副校长的余伟胜兼任余祥小学校长。

“办学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经过调查分析,余伟胜把“办出余祥小学特色和农村学校的味道”作为学校突围和发展的突破口。他说,地处城郊农村,有六成学生为留守儿童,他们缺的是亲情,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按照余伟胜的思路,余祥小学从引导学生阅读入手,让校园溢满书香。学校开设讲故事课,建设学校图书室,班班设立图书角。

三(1)班的学生蔡明特别喜欢上讲故事课,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阅读了《幽默故事》《寓言故事》等好几本儿童书籍,小故事《萤囊映雪》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家还把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妈妈听。在学校每学期举行的“小小读书郎”讲故事比赛活动中,小蔡明总能脱颖而出,多次被评为“故事大王”。

从一年级起,蔡明和他的同学就在阅读经典故事中成长。最初,老师为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后来慢慢地教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现在他们可以自主阅读故事,并且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品故事、编故事。余伟胜说:“在阅读中,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程伟,一个可爱的大男孩,2012年调到余祥小学,成为该校的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工作计划,他组织全校学生自主申报体育项目,并实行走班制活动,逐步开展了呼啦圈、跳绳、武术操等系列体育活动。每天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全校学生“各取所需”,余祥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2012年参加工作的鄢丽君,2015年秋季调到余祥小学,根据需要,她主动提出承担英语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倡导下,鄢丽君开动脑筋,组织开展“每日说一句英语”“每周学唱一首英语歌曲”等活动,让学科教学生活化、情境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学校自筹资金80多万元,对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舞蹈室等功能室进行提档升级。下一步,余伟胜计划将阅读、书画、舞蹈、体育等课程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让孩子们爱上余祥小学——不光“进得来”,更要“留得住”。

“在余祥小学可以享受好的教育,家长何必舍近求远高成本地去择校呢?”余伟胜认为,农村学校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要学校能够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优势,家长自然会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

把教育服务延伸到课外校外,因为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困难,就是学校和教师努力的方向

余祥小学服务周边5个自然村,余伟胜带领全校教师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向家长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每年暑假提前半个月、寒假提前一周开学,将全校教师分成五个组,由校领导带队,分片区逐一走访,家家必到,户户必访,有时教师家访甚至到深夜十一点半才结束。

记者采访发现,余祥小学的家访是“动真格”的,学校要求家访做到“四个六”:一是家访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重点,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做到“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要回访;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要回访;留守儿童家庭(包括单亲家庭)要回访;思想、学业有异常变化的学生家庭要回访;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要回访;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家庭要回访。

二是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政策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教指导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进家庭;教师针对性的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讲求家访实效,做到“六知道”,即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孩子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遵守家访纪律,做到“六不准”,即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之名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吃请;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等活动;不准开展有偿家教活动。

余祥小学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城区务工,下午放学后无法按时接孩子回家;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监护,监护人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校委会研究决定,免费开设托管班,放学后由教师义务照管学生2小时,以解决这些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困难,就是学校工作的努力方向。”在余伟胜看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急学生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站在家长的角度化解家庭困难。

责任铸就大爱,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教师的所有付出都不求回报

学校副校长朱慧娟,1995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余祥小学,她亲历了学校20年的发展历程。

2011年12月15日,周四,轮到时任学校政教主任的朱慧娟值周,同时也轮到她给全校学生做早餐。清晨5:40,天还没亮,朱慧娟就推着车子出门,骑车20分钟到达学校后,她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校门,然后反锁好大门,一头冲进厨房,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原来,为解决家长提出的学生“吃早餐难”问题,余祥小学在无财力聘请炊事员的情况下,余伟胜带头,全校教师轮流为学生做早餐。

为确保学生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增强学校食堂管理的透明度,余祥小学设立家长监督岗,每天邀请5位家长到学校免费品餐,并为学校的后勤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难怪玲玲说学校的饭菜比家里的还好吃呢!”二(1)班学生桂婉玲的妈妈在实地参观了学校食堂环境、流程管理、饭菜的花样、营养搭配,并现场品餐后,对学校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为办好食堂,学校教师轮流担任事务长,5名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厨师,7名教师分别负责记账、管账、采购、质检、价格监督等事项。每学期结束,学校全体教师参加食堂财务结算,据实核算,多退少补。2015年7月,学校将结余的11000多元伙食费全部退还给了家长。

晚托时间到了,可仍然不见家长来学校接孩子,叶修堂老师习惯性地与家长联系,但电话无人接听,像往常一样,他在学校陪伴学生,直到家长把孩子接走,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每年的“六一”和“元旦”等重要节日,余祥小学把家长请到学校,让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学校的变化,向家长征集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改进工作。

在家长会上,家长感动于老师的付出,纷纷建议学校收取一点“晚托费”,但均被余伟胜婉言谢绝。当徐雨滢的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女儿在教室被蚊子叮了,学校便迅速给全校每个班安装了电子灭蚊灯。

余祥小学的作息时间表显示:教师每天早晨6:30到校上班,晚上7:30下班。采访中,余伟胜表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我们以校为家,无私奉献,“可作为校长,我总感觉欠老师们的太多太多”。

“这里的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2014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刘紫星说,余祥小学虽然不大,但有着家庭般的温暖,大家团结友善、互帮互学,从老教师身上,她懂得了做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这里的每个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每周学校召开两次例会,周一的例会是安排工作,周五的例会则是总结一周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年轻教师鄢丽君说,“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让我们深感教书育人责任之重大,更清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路径。”

责任铸就“满意”,责任成就“辉煌”。近年来,余祥小学多次获武穴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3年,余伟胜获武穴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责任编辑徐世兵)

猜你喜欢
武穴市家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家庭趣事
恋练有词
农场里的自在时光——访湖北省武穴市乐于家庭农场农场主胡锁柱
百般努力,千般诚心,不负“佛国”珍品——走访武穴市农二代生态农庄家庭农场
武穴 千人学《条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