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生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2015-03-28 15:49杜肖寒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海口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文/杜肖寒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

海口生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文/杜肖寒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

对于海南省海口市这样一个以农业及旅游业为重要经济产业支柱的城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形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海口生态农业旅游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未来还需做出进一步的改变。

生态农业旅游;海口;资源意识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9日

一、前言

2008年4月25日,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确定了海南旅游发展的基本目标,发展生态旅游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生态环境是海南省经济和发展的最大资本,也是海南旅游发展基础。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耦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农副产品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开发为主要功能的新型旅游产业。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学界及业界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如严贤春就把生态农业旅游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生态农业旅游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本文主要采用生态农业旅游的广义涵义。

二、海口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海口市及周边地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发展日益火暴。例如,海口市琼山区以发展生态文明村为基础,开发农家乐旅游产品,其中以田心村、龙鳞村、本立村、南畴湖村的发展最为典型;海南省农业厅与海口市农业局共同推出海口郊区休闲农业游活动,除绿枫庄园、南海休闲农庄外,还有省现代农业示范园、红旗镇本立村、火山泉休闲农庄、香世界等10个休闲农业景点,主要是热带花卉、水果、蔬菜参观采摘、垂钓以及吃农家饭等内容,多个景点游人爆满。

2014年,海口市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发展生态农业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城镇总体规划和生态环保规划的“四规融合”规划理念,高水平打造一批包括云龙镇、演丰镇在内的特色风情小镇。仅演丰示范镇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就开发了10个,总投资额9.28亿元。

尽管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农业及旅游企业也大力开发海口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但这一领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阻碍了海口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因为公交线路无法照顾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设施,所以目前海口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接待对象是自驾车游客。另外,海口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缺少基础服务设施设备,也会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造成一定影响。

(二)宣传力度不够,路子不宽。尽管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在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海口市琼山区农家乐旅游才第一次在政府的协调下,针对乡村农家乐做出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过春节到我家——琼山农家乐欢迎你”为主题,在海口繁华商业地段——明珠广场设点宣传,制作交通标识牌,并在电视、报纸、海口旅游网等媒体上广泛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前来琼山乡村过节、休闲、度假,消费绿色农产品。然而,目前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海口市农业生态旅游所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方式还不够多元化,影响范围有限。

(三)特色旅游资源有待挖掘,休闲活动项目过于单调。目前,海口市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仍停留在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经营项目雷同,特色不鲜明。多以餐饮及简单的观赏活动为主,缺乏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和当地民俗的挖掘,缺乏参与性,不能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四)规划和管理不完善。现阶段,海口的农业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村镇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盲目开发旅游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更破坏了宝贵的环境资源。

在管理方面,虽然海口市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和规范标准,但其中部分方法和标准还尚未落地执行。

三、海口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未来的方向

结合海口市经济、自然、人文等特点,本文认为未来的生态农业游应该做到:

(一)提高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强化在开发过程中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意识。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农业旅游消费形式的挖掘中,作到既让游客享受到自然农业景观又可以通过旅游活动感受到旅游开发中的人文情怀。

(二)不同生态农业项目或自然村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特色,走出一条独具魅力的开发之路。例如,可以开发农业劳作、水果采摘、垂钓划船、可研究特色菜品,骑行、徒步或自驾游路线,可为游客提供百年宗祠文化游、欣赏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等多种旅游项目,从而丰富旅游者的旅游经历,提高旅游重回率。同时,注重开发当地特色,生产特产、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让旅游者“有的玩,有的吃,还有的买”。

(三)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品味。自然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风情是生态农业游吸引力的主要来源,但旅游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起来,好的旅游环境不可忽视。因此,政府、企业必须要筹集资金改善交通、娱乐、购物等设施,营造舒适的旅游硬环境。

(四)建立和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当地村民相关服务技能、知识、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让村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从而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现代文明意识,为生态农业建设造就永续力量。

[1]林煌.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J].管理观察,2009.6.

[2]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4.

F59

A

猜你喜欢
海口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凝心深耕育英才,守正创新共致远
——走进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睡觉的猫
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海口市乡村中学为例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