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创新策略

2015-03-31 19:09吴艳冬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自媒体大学生

吴艳冬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创新策略

吴艳冬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

摘要:自媒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处在了新的时代境遇下,并对其提出了新挑战。自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和舆论引导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新空间和新领域。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巩固课堂教学话语权、提升引导力等方面采用新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的时代境遇及其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宣传和传播国家意识形态,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价值观水准的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然而,伴随着自媒体而出现的个人传播时代的到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环境、对象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功能和影响力也受到严重削弱。这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改革处于全新的时代境遇之下,受到多方面挑战。总体说来,这种时代新境遇和新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媒体与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交互作用,对社会形成强大冲击和挑战,也给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挑战。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面对的是“千年未有之变局”,需要坚定“三个自信”,在党领导下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然而,大转型时期社会问题聚集,长期高速发展所积累的收入差距、环境污染、贪污腐败、城乡不协调等阶段性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有的问题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怀疑和观望心理。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心理焦灼情绪,拜金主义、疑惧焦躁、愤青思维、空虚迷茫等社会情绪借助自媒体传播不断蔓延,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已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了抵触消解等负面影响,催化了精神思想和社会信仰的裂变,与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和期待产生冲突、错位。自媒体对社会形成强大冲击力是当今中国正在面对的严峻挑战,也给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二是自媒体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家间利益竞争相结合,使西方在意识形态的攻势空前加强,斗争日趋白热化,给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如何更好地引导、教育、培养青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无国界的网络自媒体,加大了对中国的舆论攻势,使“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占据强势地位”[1],在价值判断上出现了一种“言必称美国”的现象。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借助一些所谓社会公知扩大影响,误导民众,严重干扰了网民对社会的自主感知和价值认知,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迷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漂移,教育效果难以巩固。游移不定、迷茫无助的精神状态极大地危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的顺利成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三是自媒体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的结合日趋紧密,带来了学习习惯和人际交流方式的新变革,这种变革客观上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内容、信息传播方式、舆论引导方式方法上进行相应变革和调整,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挑战。自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形式、新空间和新领域,传统课堂、传统教学方式及以教师角色的传统认知与定位都已不合时宜,不再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教育对象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对的最为直接的现实境遇。

二、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影响

最早提出“We Wedia”(自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随着国内各种相关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自媒体概念也逐渐进入普通公众视野。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2]

简言之,自媒体就是借助互联网而实现的自我参与的小媒体,它不仅具有媒体性质,而且有着鲜明的私人化、平民化、“自特征”。第一,自己创造和筛选内容。第二,自己也是读者,直接获取内容。第三,自己也是渠道,相互推荐内容。[3]程苓峰在《关于自媒体的九个问题》中提出,自媒体的自特征使网络信息的创造和传播集潜在性、随机性、情绪化、私人性、群集化等为一体,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汇集起重大舆情,这些舆情与信息完全暴露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4]毫无疑问,当下中国已进入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时代,以自媒体为特征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直接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影响和冲击。

自媒体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课程与学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组重要关系的正常建立。供其所需、深信其真任何理论知识课程被学生接受、受学生欢迎的根本所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尤其如此。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虽然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原则,但受互联网不良思想、思潮和舆论氛围的长期浸染,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倾向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他们的思想实际与课程内容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级要求产生了较大距离,以致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对课本上的东西产生怀疑。[5]自媒体具有助推和强化个人中心主义、文化消费主义等社会倾向,青年大学生受其影响更热衷于网络上的时尚、明星、八挂等话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内容和严肃话题难以深切地进入他们的意识范围和情感世界,或难以持续地产生作用和影响,对课程持不关心、不关注的漠然态度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自媒体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借助自媒体传播的信息资源内容庞杂、真伪难辨。加之网络和自媒体人机对话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当代大学生在情感表达和友善意识培养方面出现比较明显的缺失,大大增加了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核心关系的难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走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探究式教学、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增强实效性等问题一直都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然而,自媒体下“学习的革命”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提出了深切的“革命”要求。面对自媒体的强烈冲击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课堂教学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进行系统改革,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1.教学内容创新,即通过教学内容组织与重构,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突出每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重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从整体上对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重新整合,避免重复教学;从课程教学目标、时代特点、时事热点、学生接受特点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准确把握课程的灵魂和主线,形成清晰的课程教学脉络。

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对学生关心的、与课程相关的网络热点和难点问题应及时回应和解答,凸显课程内容的鲜活性。自媒体内容丰富多样、形态多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绝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要完善角色认知,努力成为自媒体舆情的分析师、研判师,特别对因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引发的自媒体舆情要积极关注、快速反应,有效利用、及时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探求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与课程内容联系,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交集、思想交锋和情感共鸣,进而缩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课程所代表的社会阶级要求的距离,增强课程的现实感和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感。教师要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热点、密切关心和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和观念表达,及时将网络资源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有针对性思想引导和讲授,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

2.课程教学形式创新,即根据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特点和要求,在一门课程中组织构建不同类型的课堂,对课程不同内容的教法、学法进行整体规划。在多样化的时代里,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求知过程中的求新、求变心理要求,为此,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构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新样态,形成多形式、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形式的组织构建,可以将大班讲座课、中(小)班互动式讲授课、小班讨论课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和活动结合起来。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我们就构建形成了“课程导入——影视观评——理论学习(专家讲座、教师互动式授课)——学生学习探究和项目展示”等多种形式构成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问题搭建不同层次的教学平台。如大班讲座课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建立权威专家讲座课堂,对自媒体时代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宏观问题开展讲座,突出解疑释惑的权威性、影响力、受众面,让高质量的权威性讲座成为自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力补充;二是校内专家讲座课堂,对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等及时宣传解读。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网络课堂,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3.教学方法创新。自媒体环境下,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和便捷性成为一种新培养载体,逐步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5]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利用它的直观性、便捷性、即时性、可参与、不受时空局限等特点开展教学。传统课堂教学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已经严重弱化,当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无孔不入地占用着学生的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主动占领这一思想阵地。

(1)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网页博客发布教学信息、上传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增进互动交流;通过建立QQ群、QQ讨论组、微信公众号、网络聊天室等网上课堂,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开展讨论等。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扩大课程向网络延伸和向课外延伸的程度,提升网络资源和手段的利用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2)可以巧用影视作品和自媒体热点激活课堂。置身于自媒体社会的每个都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帮助大学生养成消费信息的良好习惯,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网络社会快乐地生活、安全地生存,是一项必修课。

(3)利用自媒体手段和自媒体空间的设计网上作业,也是丰富教学形式的途径之一。自媒体作业,还能使学生的众多自我小自媒体内容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助推正面舆论导向的重要力量。无障碍的自媒体交流方式,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更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使课堂教学内容、载体、手段更加丰富,更使网络课堂构建成为可能,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载体和形式。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通力合作,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不断创新方法,就会使自媒体条件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郑洁 刘超.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大连干部学刊,2010(9).

[2] 黄平.崔健.对自媒体规范与引导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2(6).

[3] 程苓峰.自媒体的九个问题.http://www.nfmedia.com/cmzj/cmyj/jdzt/201305/t20130523_360347.htm

[4] 刘红胜.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4,(1).

[5] 房慧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5)06-0116-03

收稿日期:2015-09-10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自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Kg2013662)。

作者简介:吴艳冬(1962-),女,宁夏银川人,副研究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精神文化研究。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6.03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