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因素

2015-03-31 19:09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幼儿教育

徐 瑶

(大庆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论影响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因素

徐瑶

(大庆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习惯养成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决定着学龄前幼儿的性格发展方向,为了达到习惯养成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对学龄前大、中、小班的幼儿,进行案例研究。影响幼儿良好习惯形成有三大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因素;社会环境

0引言

随着幼儿启蒙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逐渐成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启蒙教育的基石,更是贯穿启蒙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桥梁。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就像一把量尺,规范着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礼仪习惯。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为启蒙教育、小学教育服务,当代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影响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因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1心理因素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古希腊人说:“健全的心灵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之中。”两千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此有了较为完整的科学认识,即我们的身心并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系统,而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1.1幼儿心理活动对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当幼儿长时间哭闹时,其情感的负荷就会达到一种“临界水平”,这样,幼儿不仅要承受情感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且会产生身体上的病患,影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可以这样说,幼儿的情绪越愉悦,他们的身体也就会越健康,这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与此相反,幼儿的情绪越沮丧,他们的身体越有可能发生疾病,这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就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案例一:游戏环节,幼儿在参与游戏时,大脑、肢体、情绪等身心各个部分都被调动了起来。嘉嘉平时在班里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是有时她也会推推小朋友,拍拍小朋友,为了让嘉嘉改掉爱动手的坏习惯,在一个叫做爱我你就抱抱我游戏里,教师和班里的幼儿一起向嘉嘉传递了与小伙伴交流的正确方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入园环节,幼儿在早上入园时,由于没睡醒、想在家吃早饭、不想来幼儿园、想妈妈等多种原因,个别的幼儿会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进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哭是唯一传递不满情绪的发泄方式,因此在此情况下就不适合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2幼儿的性格差异对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案例一:喝水环节,教师让三个性格迥异的幼儿排队去喝水,性格急躁的幼儿会快速冲到最前面按下饮水机按钮,看到杯子里面接到点儿水就立即往嘴里灌;性格安静的幼儿则会走到第一名幼儿的后面等待,轮到自己的时候,轻轻的按下饮水机按钮,喝多少接多少;性格敏感的幼儿,会小心翼翼地站到前两名幼儿的最后面,一直观察,轮到自己的时候,一点一点的将杯子接满水,小口小口的呡着喝,趁教师和小朋友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将水倒掉。

案例二:午睡环节,性格急躁的幼儿会非常莽撞的冲到自己的床边,快速脱掉自己的鞋子随手一扔,上床大喊教师给盖被子;性格安静的幼儿则会慢慢的走到自己的床前,仔细地将自己的鞋子脱下并摆放好,然后轻轻地上床自己盖好被子睡觉;性格敏感的幼儿会突然哭闹着抓住教师的手,喊着不要上床睡觉。

经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对班里每名幼儿的性格了解,直接影响到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时使用的方法及结果。为了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应针对每名幼儿的性格特点在集体教育的同时,采用随机教育因材施教。

2环境因素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2.1社会环境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当今社会,人们忽略了大的环境给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带来的影响。例如:每逢周末,家长总会带着孩子到游乐场所或商场游玩。对幼儿来说,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地新奇、好玩,因此,这个时候幼儿会积极地探索、模仿新事物,这其中好坏参半。如果看到一位小朋友吃完冰激凌并将冰激凌盒子扔到垃圾箱里,会给孩子做个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榜样;如果看到一位叔叔喝完矿泉水马上将瓶子扔到地上,后果怎样可想而知。

2.2幼儿园环境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一所优质的幼儿园,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更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游戏环境。环境是人与物共同形成的氛围。好的环境会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吸收正面的信息,不好的环境只能让幼儿接收负面的信息。因此,在幼儿园室内室外的环境布置上,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信息,让幼儿在自由又不失规矩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安全、礼仪习惯。

3教育因素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3.1家庭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必须努力做好家长工作,调动家庭的积极因素,如: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幼儿活动开放日、家访日常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既要满足幼儿正当的要求,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学习、礼仪、卫生、安全习惯,又要帮助他们抑制不正当的行为。同时,家长也应处理好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社交行为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榜样。

3.2教师榜样行为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为了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在幼儿园里,教师会时刻陪伴在幼儿的左右,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乐于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语、态度、思维、习惯都容易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所以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好,因为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行为、敬业精神等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当代的幼儿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因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启蒙教育,衔接小学教育,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建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7.

[2]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 谭苏美.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3):98-99.

[6] 张月华,柳丽香.养成教育不容忽视[J].山东教育,1999(Z6):5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5)06-0145-02

收稿日期:2014-09-11

作者简介:徐瑶(1983-),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从事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研究。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6.039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幼儿教育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