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思维

2015-04-01 07:23汪静静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学习者大学

汪静静 黄 莹 王 钦

(1,2,3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湖北 武汉430033)

一、引言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1世纪刚刚开始,在美国掀起的一项运动影响人们对知识和教育新的认识。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创了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OCW),将校内所有大学部和研究所的课程教材发布于互联网,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国的使用者。这一创举使得教育资源“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迅速传播开来;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的UESCO“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首次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OER)”一词。2003年中国成立了在中国成立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CORE);其宗旨为:“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CORE引进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应用于中国教学中。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从学科性质和发展看,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才培养的时代方向。在教育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代,国内外教育环境发生急速的变化,本文认为以英语为源发性语言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探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和现实价值。

一、开放的教学理念

教师往往被看作为知识来源的代言者和权威解释者。在非母语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认同尤其需要考量教育环境和语言存在的时代变化。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知识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教育形态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周燕2014)。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更是向教师的传统地位和角色发起了挑战。在知识和信息变革的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生存和发展首当其冲需要实现理念的更新和转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

1.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巩固了英语“通用语”的地位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起源于美国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英语自然是传播的工具;无形中,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在近几年中国出现的“英语热”大降温情形下,我们怎样看待融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首先,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当前在中国的“英语热”现象。我们目前所出现的“英语热”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盛行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之一;反对之声主要集中于抨击英语学习的费时低效(童杨芬2015)。事实上,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角色是时代造就的。顺应不同历史阶段的国情发展需求,我国已经成为英语学习大国。21世纪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和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都需要发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作用。不廓清问题的根源就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探索的曲折和复杂交错的成因不意味着问题不可解决。在21世纪,中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强化中国的软实力,更好地弘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除了需要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作后盾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在国家语言文化战略方面,要充分发挥英语是国际通用语的作用(牛道生2013)。

此外,面向世界用英语共享的知识和思想不正是可以服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教育事业的有利资源吗?英语学习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且长期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听说老大难问题”、语言学习的“思辨能力缺席”问题。开放教育资源首先可以满足全球英语学习者语言提高的要求,也具备了可以服务我国大学英语事业发展的首要语言条件,尤其有助于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面临的听说能力提高和“思辨缺席”的难题。具体讲,开放教育资源呈现真实、生动的“国外课堂”可以增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感受,除了“聆听”到英式和美式之外的不同英语变体和感受语音语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还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对不同专业知识兴趣和需求的扩展。开放的教育资源本身就蕴含着能够适应每一个学习者学习经验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开放教育资源的积极影响下,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扩展,思辨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因为我们判断思维深浅的依据并不是零星的知识的对接(曲卫国2015)。

2.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国际视野。

21世纪中,我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也影响着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时代,这一指导思想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语言,人才能去了解、触摸并融入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历史、社会和文学,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文兰芳2015)。鉴于此,具备国际视野当然也是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否则通晓国际规则和参与国际事务是空穴来风。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大学英语教学关于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的确是“和盘托出”了大学教育资源,但是这根本不能代表“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从共享应用方面来看,开放教育资源只是为人们获取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提供了可能性,它本身不能引发有效的学习或教学(韩锡斌2012)。因此,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于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国际视野培养注入的是“开放”和“共享”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当大学英语教学者意识到这一点时,才不会觉得在教育革新的洪流中猝不及防地陷入“角色混乱”的尴尬境地,甚至是“被知识洪流取代”的恐慌。也只有深刻认识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冲击,教学者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转型,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开发教育资源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

3.开放的教育技术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兴起离不开知识和教育“开放”和“共享”的核心理念,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将这核心理念付诸现实。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离不开其传播载体—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跨国界的媒介平台,无疑为知识和信息穿越国界的共享和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互联网“空间的海量性”这一强大的先天优势,才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和平台去承载多元化、多维度知识的呈现,才能实现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

这就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由紧密相连的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三大元素构成的语言教学活动必须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体系中。现实中这也意味我们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和知识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因而,即使有利语言条件放在眼前,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挑战;教学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掌握基础的教育技术,才能在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中科学和优化地使用现有条件,才能使其产出最大效用和价值,才能真正地实现知识和教育革命在推进人才培养中的现实价值。

具体讲,在发挥开放教育资源作为课堂内外、教材和课程的扩展和有益补充,和作为自主学习资源库的作用时,教学者需要围绕教学任务,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选择和优化处理与教学内容和目的相关的素材,以及拓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

三、结语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是洪水猛兽,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英语“通用语”角色的深化、知识多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和信息技术化发展等角度认识和理解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有助于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发展的内涵,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从困境中寻求创新性发展之路。

中国高校和教育机构融入到全球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互利双赢的举措。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无疑身处信息时代教育大变革之中。无论从教育时代变革的外在条件还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内在条件,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必定需要思考和研究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也亟待探索如何在实践中创新性发挥开放教育资源的源发优势和本土作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还在不断地丰富,大学英语教学还需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理念和实践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韩锡斌(2012).基于知识分享理论的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

牛道生(2013).英语对中国的历史性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曲卫国(2015).缺乏的到底是思辨能力还是系统知识[J].中国外语(1)。

童扬芬(2015).“英语热”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趋势[J].语言教育(5)。

文兰芳(2015).语言作为“家园”的价值判断[J].外语学刊(3)。

周燕(2014).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