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探究

2015-04-02 06:25郭玉娟肖玉贤俞建慧
软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

郭玉娟 肖玉贤 俞建慧

摘要: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译为“慕课”。MOOC以其名校的优质资源,吸引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慕”名而“课”,在短时间内受到了极大追捧。以在线学习者的身份参与Coursera多门课程进行体验学习,结合国内传统教学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MOOC的特点和MOOC相比于传统大学课堂的优势,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并对MOOC学习者和高等教育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关键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Coursera;学习模式

DOIDOI:10.11907/rjdk.143815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20173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郭玉娟(1993-),女,河南周口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肖玉贤(1993-),女,甘肃榆中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俞建慧(1993-),女,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0引言

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译为“慕课”)最早起源于2001年MIT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OER)运动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2008年,两位加拿大学者基于一项在线课程实践最早提出了MOOC的概念。MOOC的真正兴起是2011年秋季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一门免费网络课程,这门课程吸引了超过十万人注册,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到2012年,以Coursera、edX、Udacity等为代表的网络教育平台迅速发展了MOOC这种开放、共享的教育模式。MOOC以其名校的优质资源,使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慕”名而“课”,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追捧。

MOOC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优点:易于使用、价格低廉、绝大多数课程是免费的、覆盖的学习者比较广泛、学习者自主学习、重复性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丰富等。MOOC不仅把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了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变革了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1\]。

1MOOC课程学习模式

1.1MOOC的两种模式——cMOOC模式和xMOOC模式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MOOC主要有两种模式: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2\]。

1.2Coursera课程模式

Coursera是xMOOCs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是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创办,其宗旨是让学习者在网上免费学习全世界最好的课程。Coursera平台的学习模式主要包括:

(1)注册。在Coursera平台上,每门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持续时间也不等,学习者必须注册才能进入课程学习,注册条款中声明了学习者需要遵循的规则。

(2)学习课程。平台会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相应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每个视频时长一般为4~15分钟,每个视频讲述一个连贯的概念,学生可以全部观看或者有选择地观看。

(3)作业提交。每周授课教师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留给学习者课下完成,作业的提交不限定具体时间,只要求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采用在线提交的方式,以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次提交为主。

(4)作业互评机制。对于主观性较强的学科,如文史类课程,Coursera提供了同伴互评机制,既大大减轻了教师批改大量作业的压力,又使学习者在批改其他同学作业中,寻找差距。

(5)讨论区交流讨论。Coursera学习平台上的大多数课程每周都会提供一些话题供学习者讨论交流;同时,学习者也可以自发形成兴趣组进行讨论交流。

(6)课程考试。除了每周固定的作业提交,一般还会有一个针对整个学习内容的阶段性考试,仍然采用同伴互评机制。

(7)结业证书。在完成所选课程并通过考试后,即可拿到一份结业证书。

2MOOC相比于传统课堂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大学课堂而言,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追捧。笔者从2014年3月份开始在Coursera平台上进行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学习与体验,分析了MOOC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所具有的优势。

2.1学习指导、内容导航

在Coursera学习平台上,一般每门课程都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导航,在“课程信息”中,包括课程公告、课程大纲、评分方式3个部分,学习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授课教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表、平台工具使用方法等信息。在内容最为丰富的“课程内容”下,包括课程视频课件、随堂测验两部分,课程课件一般包括教师讲课视频、PPT、文本等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按照教学顺序组织呈现。

2.2学习资源——多种学习资源共同呈现

为方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学习,教师设计的学习资源通常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教师讲课视频、PPT、文本等。视频一般都会被划分为许多片段,片段时长一般在4~15分钟,每个片段讲解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笔者在Coursera学习平台上所体验的课程融合了案例、互动、动画、活动等内容,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视频的播放速度、视频的画质、视频中是否显示字幕等。视频中往往还会嵌入一些测试习题,这些题目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也可能是授课教师随手写的,学习者有多次答题机会,答题后能立即得到反馈,接着可以继续观看授课教师的视频。

2.3学习形式——自主学习、交流分享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Coursera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学习者自主学习。基于笔者的学习体验分析,MOOC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以自我驱动为学习动机的学习过程,具有较高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自由性,不同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兴趣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课程。

在MOOC的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Coursera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链接互动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等,Coursera平台会为每门课程开设一个专门的课程论坛,学习者在此相互认识、讨论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众多的MOOC学习者往往会常驻于果壳社区,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经历等,也有学习者自发建立QQ、微信交流群等。

2.4学习测量评价——生生互评、自评

在Coursera平台上,测量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是同伴互评与自评机制,同伴互评是学习者对他人的作业或作品进行个人评判,且需要给出自己评分的理由。学习者来自不同国家,通过评价同伴的作业,学习者可以开阔视野,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并促进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内化和提升。同时,同伴互评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评价的缺失。

3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传统远程教育与近期兴起的网络视频公开课,MOOC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笔者主要从高等教育者、学习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3.1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者的影响与启示

3.1.1教学设计——移动化、模块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日益灵活,教育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更加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以满足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需求。课程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习者有较多的自由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者需要考虑到不同学习者能力层次、学习风格的差别,并根据这些差别设计不同的学习资源,使课程更加符合每个学习者的个性需求。

3.1.2重视授课内容、形式及教学过程的反馈

课程内容是核心,但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教育者需要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去设计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得不同的学习者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在设计课程内容的同时,还须考虑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效果,笔者在Coursera学习平台上所学的课程视频一般为4~15分钟,最长不会超过25分钟。在MOOC学习中,学习者参与论坛讨论交流,自由发表关于课程本身、授课教师、学习体验等不同方面的个人见解,学习者的学习反馈可以帮助课程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帮助教师准确定位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解答关键问题。

3.1.3评价方式多元化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与学习方式的改变相适应,教学目标、评价方式都需要紧跟变革的步伐。在Coursera学习平台上,课程均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但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评价方式也不相同。一般使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中与课后测验、讨论区交流、课后作业等。教育者在设定课程教学评价形式时,可以参照MOOC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习结果,同样也注重学习过程。

3.2MOOC对我国学习者的影响与启示

3.2.1联通主义学习观

传统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个体的内部,而忽视了人体外部的学习。联通主义学习观打破了这

一局限性,是一种适应于当前社会需求和社会变化的学习理论。未来的学习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和相关技能远远不够,要想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且要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向任何人学习任何信息。

3.2.2学习体验与分享交流

用户调查情况表明,84.85%的用户参与课程论坛是为了观看课程,浏览课程相关信息,不管是对于课程授课形式、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均没有积极进行反馈。知识的获取需要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而学习者接触MOOC平台,除需要有一定的自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外,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论坛,进行学习交流、参与课程作业互评等,以促进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34\]。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送者,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对于学习者而言,在课程论坛板块或者实际课堂中,积极参与同伴们的互动交流,主动分享自我学习体验,有助于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吴筱萌,雍文静.基于Coursera课程模式的在线课程学生体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1117.

\[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 1319.

\[3\]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2123.

\[4\]张伟,王海荣.MOOC课程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 39.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