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川麦66

2015-04-03 18:36郑建敏蒲宗君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学院区域试验研究所

郑建敏,蒲宗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

白皮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川麦66

郑建敏,蒲宗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

川麦66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以川麦42/98-266 F1为母本,川麦44为父本配制的三交组合,采用系谱选育法和异地夏繁加代相结合,历经5年9代,于2009年稳定成系。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产量比较筛选试验和病害鉴定;2012年和2013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2014年底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4 001)。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常规品种;胚芽鞘淡绿色、叶色深绿,幼苗直立。全生育期181d左右,与对照绵麦37相当;株高78~82cm,植株整齐,抗倒性好;花药呈黄色,散粉性好;穗下节较长、茎秆有少量蜡粉;穗长方型,长芒,小穗数16~22个,平均20个;穗粒数38~56粒,平均46粒;白粒,卵圆形,粉质-半角质,饱满、腹沟浅,千粒重34~53g,平均45g。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2年和2013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2012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386.14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4.8%,差异极显著;2013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368.48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6.5%;两年平均产量377.31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5.6%,15点次11点增产,增产点占73.3%。2014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产量315.92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12.94%,6点全部增产。

3 品质

2013年由荣县、井研统一送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835~842g/L,平均838.5g/L;粗蛋白含量11.97%~13.96%,平均12.965%;湿面筋含量21.1%~26.3%,平均23.7%;沉降值21.5~28.5mL,平均25.0mL;稳定时间1.7~2.0min,平均1.85min;该品种品质达《四川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4 抗病性

2012年度和2013年度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条锈病,高抗至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宜播期

在四川省内各个麦区种植,一般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播种。播种方式可选择小窝疏株密植、条沟点播、免耕撒播等。基本苗控制在12~15万/667m2。

5.2 科学施肥

施纯氮10~13kg/667m2,配合适量磷肥、钾肥;重底肥、早追肥,以促进分蘖成穗,看苗施拔节肥。若作为生产弱筋小麦原料,宜控氮,增磷钾,以降低蛋白质含量。

5.3 化学除草

播种覆土后或三叶期前选择晴天喷施化学除草剂。

5.4 防治病虫

注意蚜虫危害,湿害地区抽穗扬花期需防治赤霉病。

5.5 适时收获

蜡熟中后期抢晴天收获。

2015-01-20

“十二五”四川省麦类育种攻关; 863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6);“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2011BAD35B03);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14TD0014);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2014NZ0055)

郑健敏,男,E-mail:jianminxingzheng@yeah.ne,主要从事作物育种栽培工作。

猜你喜欢
科学院区域试验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