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优6203中稻—再生稻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5-04-03 18:36钟世富钟顺清邹兴才代天平曾世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富顺县再生稻中稻

钟世富,钟顺清,邹兴才,代天平,曾世清

(四川省富顺县农牧业局,四川 富顺 643200)

川优6203中稻—再生稻表现及栽培技术

钟世富,钟顺清,邹兴才,代天平,曾世清

(四川省富顺县农牧业局,四川 富顺 643200)

川优6203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106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2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于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11(018)。富顺县通过2013~2014年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性状好、抗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四川省杂交水稻突破性新品种,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产量高

富顺县农牧业局农技站与种子站联合在骑龙镇芭蕉村2社实施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2013年中稻单产632.5kg/667m2,再生稻单产141.8kg/667m2,两季单产774.3kg/667m2;2014年中稻单产603.0kg/667m2,再生稻单产249.5kg/667m2,两季单产852.5kg/667m2。两年品试中稻平均单产617.8kg/667m2,再生稻平均单产195.7kg/667m2,两季平均单产813.4kg/667m2。2014年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在富顺县骑龙镇和代寺镇示范推广该品种400hm2,中稻平均单产601.3kg/667m2,再生稻平均单产215.6kg/667m2,两季总平单产达816.9kg/667m2。

1.2 米质优

稻米品质测定结果: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mm,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质米标准。食味好,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1.3 性状好

2014年品试中稻全生育期156d,株高118cm,株型适中,茎秆粗状,坚韧抗倒,剑叶直立,分蘖力中等,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中稻有效穗12.5万/667m2,穗平着粒185.5粒,穗平实粒163.6粒,结实率88.2%,千粒重30g。

1.4 抗性强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2008~2009年两年平均叶瘟3.4级,颈瘟4.5级。

2 中稻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从蓄留再生稻考虑,川优3203的播种期应安排在2月25日至3月5日,积极推广旱育秧技术,培育带蘖壮秧。旱育秧苗根系发达,分蘖早,分蘖快且多,具有明显的叶蘖同伸特点和早熟高产的特点,对中稻、再生稻高产极为有利。旱育秧技术具体作法:一是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地作旱育秧床,秧床要提早整地炕土和施入腐熟农家肥作底肥。二是播种前每667m2用水稻壮秧剂10kg均匀施入床土表土层内,并对床土浇透水。三是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稻种2~3d后,捞出稻种摊凉至“收汗”即用旱育保姆拌种(种药比3∶1)进行调酸消毒,拌种后及时播种,每667m2秧床播种子20kg左右,播种时要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后用细泥土盖种不露籽。四是严格控制苗床水份管理,3叶前防止雨水进入苗床造成青枯病、立枯病死苗,2~3叶可喷施敌克松预防青枯死苗。五是加强盖膜期的田间管理,防止低温冻害和高温烧苗,3叶期后要适时通风炼苗追肥,培育带蘖壮苗。

2.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生产实践证明川优6203高产创建适宜移栽叶龄为中苗4~5叶,即4月上中旬移栽最佳。由于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剑叶直立、株型适中,因此应适当密植。一般按宽窄行移栽,以667m2植1.0~1.2万窝为宜,即宽行30.0~33.3cm,窄行20.0~23.3cm,退窝20.0~23.3cm,每窝单株错窝栽;若采用强化栽培,以667m2植3500~4000丛为宜,即丛间距40.0~43.3cm,每丛按等边三角形栽3株,株间距8~10cm。

2.3 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增强穗粒肥

采用平衡配方施肥法,突出“三增、三减”:即增有机肥,减化学肥;增磷、钾肥,减氮肥;增穗粒肥,减分蘖肥用量。底肥可667m2用氯化铵25kg(或碳铵35kg左右)、过磷酸钙30~40kg、氯化钾5~8kg、腐熟人畜粪水1000~1500kg,于栽秧前2~3d浅水施入,耙1次,使肥料均匀进入耕作层,其中氮肥用量约占全程的50%~55%。分蘖肥在秧苗移栽后一周左右施用,每667m2施尿素10kg提苗,其中氮肥用量约占全程的40%左右。穗粒肥在幼穗分化初期施用,一般在5月底6月初每667m2施尿素2~3kg、氢化钾5~10kg,其中氮肥用量约占全程的5%~10%。

2.4 科学管水,够苗晒田

采取浅水移栽,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深水孕穗,湿润灌浆的管水办法。水源有保证的够苗后应及时排水晒田。晒田标准:田间开丝裂,中间不陷脚,新根露白,老根深扎,叶片挺直,叶色退淡。孕穗及扬花期深水灌溉,灌将期间干干湿湿,湿润管理,收获前1周断水落干。若要蓄留再生稻,在收获时应做到关水打谷。

2.5 病虫综合防治,确保高产稳产

预防为主,突出重点,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重点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3 再生稻栽培技术

3.1 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促进再生芽生长,早发多发再生苗

施用促芽肥对再生稻腋芽伸长、发苗和提高产量具有显著作用。生产实践证明,川优6203再生稻促芽肥适宜在中稻齐穗后5~10d施用,施尿素20kg/667m2左右,并按照“三看两定”的原则(即看田块、看苗情、看天气,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具体施用。一般土壤肥力差,稻株长势差、叶片落黄早及干旱缺水的田块,要早施、重施;相反可适当推迟施肥时间或减少用肥量。施肥期间还必须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因大雨造成肥料流失。

3.2 中稻十成熟有水收割,为再生稻创造良好的发苗条件

为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和稳产高产,中稻必须把握好“十成熟、芽伸长、高留桩”收获标准。一般中稻主穗基部仅2~3粒青籽即为十成熟;主穗倒三节腋芽伸长2~3cm即视为再生芽明显伸长;留桩高度不低于33cm,做到“留二保三”(留住倒二节,保证倒三节芽发苗)即为高留稻桩;同时,还需做到关水打谷,既可避免收割机械压断稻桩,又可防止再生芽失水萎蔫。

按此标准若能在8月20日前收获中稻,就能保证再生稻于9月15日前安全抽穗扬花。

3.3 抓好再生稻田间管理,确保再生稻高产丰收

一是在中稻收割后立即拖草出田,扶正稻桩;二是在中稻收割后3d内及时增施一次发苗肥,施用尿素5kg/667m2;三是捶糊田坎,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四是在再生稻始穗期施“九二○”1~2g/667m2,以减少包颈,提高抽穗整齐度和结实率;五是选用对路农药防治好再生稻纹枯病、第三代螟虫、稻飞虱、卷叶螟等病虫害。

猜你喜欢
富顺县再生稻中稻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富顺县城区园林植物调查与常用植物分析
富顺县:打好根治欠薪冬季攻坚战
富顺县:聚焦重点行业领域 高位推进根治欠薪
富顺县≥10℃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