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员信息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5-04-04 09:59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伤病员卫勤信息处理

孙 玮

伤病员信息是卫勤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伤病员救治工作的基础,是实施卫勤组织指挥的依据。研究师旅级救护所伤病员信息管理,既是提高伤病员救治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卫勤指挥水平的需要。针对我军既往作战中伤病员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作战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供参考。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差 伤病员医疗文书是伤病员信息的主要载体。信息采集的准确、完整,主要依赖于伤病员的各类医疗文书的设计、填报和保存。在设计上,存在信息载体的容量较小,内容不一致、涵盖不全,信息冗余严重等现象,易造成伤病员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完整。在填报上,由于伤病员医疗文书填报的内容重复、繁杂,加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医务人员对伤病员信息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填报工作疏漏,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防护上,救护所易受敌方攻击,伤病员医疗文书易丢失和损坏,信息载体在存储和保管上的困难,也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低 师旅救护所的伤病员信息传输,实际上主要是伤病员信息载体的传输。信息传输存在问题:一是传输速度慢。没有专用的自动化传送带,只能以人工送达的方式传输,传递较慢。二是传输手段少。师旅救护所,主要的通信工具是有线电话,单一的传递手段使信息难以得到更多共享。三是传输环节多。伤病员信息载体的传递不是一个简单的送达——接受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对伤病员信息的转载和继续传递,以实现伤病员信息伴随伤病员医疗后送全过程的目的。在伤病员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载体历经了众多工作环节,其信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也使信息的传输效率低下。

1.3 信息处理滞后和使用困难 师旅救护所主要是通过对医疗文书和报表的登记、统计实现对伤病员信息的一般处理。由于受环境、技术条件及伤病员信息的采集、传输等限制,伤病员信息处理往往滞后于伤病员及时救治与救护所实时指挥的需求,给伤病员信息使用带来众多问题。主要表现:伤病员信息的登记、统计时效性差。由于伤病员信息载体的信息重复量大,而这种重复往往要在各个伤病员救治单元中手工完成,很难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汇总周期长。由于伤病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不及时,致使其由救护所各功能组室上报至指挥组的周期加长。查询检索困难。由于伤病员信息存储在医疗文书或统计报表中,信息的查询、检索比较困难。查询一类信息或检索一条信息,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翻阅、查找众多的医疗文书和登记、统计报表,难以适应救护所对信息及时性的需求。

2 对策与建议

2.1 更新思想观念,强化信息意识 现代战争卫勤保障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中伤病员信息的及时收集、实时处理、迅速传输和有效利用已成为分级救治卫勤指挥的重要内容。师救护所作为伤病员信息处理的重要集散地,其信息管理更是卫勤指挥的关键环节。因此,各级卫勤领导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在卫勤指挥和伤员救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新以往依靠经验判断进行卫勤指挥的观念,树立信息意识,把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作为决策的基础,把及时、可靠的信息传输和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作为科学决策的基本手段,把灵活、高效的信息使用作为正确决策的可靠保证,尽可能地提高卫勤保障的效率和质量,努力实现科学的卫勤指挥。

2.2 广泛应用军人保障卡,实现管理信息化 随着现代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军人保障卡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为官兵所认识。在师旅救护所伤病员信息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采取多种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改变以往仅靠手工填写医疗文书采集信息的单一方式。采用触摸屏、军人保障卡与键盘录入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方法。用军人保障卡存储军人的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部别、职务、军衔,过敏史、血型等,伤员负伤后被送到救治机构,在分类场将携带的军人保障卡插入读写器,立即获取伤员的一般信息。在团或相当于团救护所将所有伤票上涵盖的信息内容写入军人保障卡,当伤员到达师旅救护所时,只要读取军人保障卡,可立即准确地获取伤票信息,同时可对伤票进行补填和更改,并可将继续处置的信息(野战病历信息)写入军人保障卡卡。保障卡的使用可以替代传统的部分信息载体,实现信息采集的快速、准确和不重复,信息存储的安全、可靠。

2.3 利用多种信息处理手段,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在未来作战中,师旅救护所伤病员信息处理可利用多种信息处理手段。数据处理手段主要包括与伤病员救治与管理相关的数字信息的录入、存储、组织、分类、检索和输出等,用于累计和分类统计各类数据,如伤病员通过量、输液率、死亡率等,并产生报表;文字处理手段主要包括与伤病员救治与管理相关的文字信息的输入、存储、编辑和输出等功能,用于伤病员文字信息的管理与编辑、指挥与保障文书的编辑、医疗文书的编辑与管理等;语音处理手段主要包括对伤病员救治与管理相关的语音信息的录入、存储、播放和传输,用于各组室间语音信息的交互、存储和管理;图像/图形处理手段主要包括与伤病员救治与管理相关的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处理,用于对救护所各组室工作现场图像及伤病员的图形/图像信息的数字化编码、存储、增强、复原、分割、识别与传输等,实现救护所内图像/图形的快速传递、多维显示及图文综合处理与动态跟踪等,在广域网支持下,还可用于远程医疗。多种信息处理手段的应用,既能节约人力资源,又能充分发挥伤病员信息的作用,从而提高伤病员救治效率,实现师旅救护所管理信息化。

猜你喜欢
伤病员卫勤信息处理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基于Revit和Dynamo的施工BIM信息处理
地震烈度信息处理平台研究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