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

2015-04-05 02:55王应玉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兽医局264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黄绿色水貂病理变化

王应玉 王 亮 李 宁(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兽医局 264400)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

王应玉 王 亮 李 宁(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兽医局 264400)

水貂肠炎是危害养貂业的主要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呕吐和腹泻。病理变化为胃肠黏膜炎症和白细胞高度减少。急性传染,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1 病原

水貂肠炎病毒为细小病毒。

2 流行病学

患貂是直接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食具、笼子、工具等间接接触传染,各个年龄段的貂均易感,幼貂更容易感染。6~10月份多见发病,幼貂发病率60%,死亡率90%,随着天气转冷,发病率逐渐降低,冬季很少发病。耐过的貂通过消化道长期排毒。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4~7天,发病初期病貂精神沉郁,食量减少,餐具里一般有剩食,体温升高,被毛蓬乱,不爱运动。随着病情发展,开始呕吐,下痢,粪便先软后稀,严重的呈水样,混有粘液,呈灰白色、鲜红色、红褐色、黄绿色。在粪便中可见到多种颜色的肠黏膜,有灰白色、黄色或奶酪色,出现因肠黏膜脱落而形成圆柱状套管,以乳白色、浅红色、黄绿色、煤焦油色为多,粪便的颜色与肠黏膜出血及坏死程度有关。病后期食欲废绝,病貂极度虚弱、消瘦,一般24h内死亡。整个病程7~14d。

4 病理变化

胃黏膜充血、出血、溃疡,胃内含有少量黏液。整个肠管充血严重,呈鲜红色,肠壁增厚,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肠黏膜充血、坏死、脱落。肠内容物混有血液、粘液、纤维物质或黄绿色水样物。病程较长的肠管空虚,肠壁变薄,粘连在一起,质地脆弱,容易扯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脾充血、肿大,白细胞大量减少。胆囊肿胀,充满黄绿色胆汁,肝脏土黄色,质地脆弱。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染色、分子诊断技术可确诊。

6 防治

6.1 净化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规模场要注意定期消毒,排泄物及时清理,笼舍、墙壁可以用5%漂白粉、0.5%过氧乙酸消毒,地面可以用20%石灰乳、4%苛性钠消毒。在分窝前貂笼要用火焰消毒。一旦发现病貂,立即隔离,被污染的器具、场地要尽快消毒,病貂排泄物立即清理,死貂深埋或焚烧,受威胁貂紧急接种。康复貂不可以留种。

6.2 疫苗免疫 用肠炎组织灭活苗免疫,幼貂在6~7月分窝一周后接种疫苗,种貂在1~2月配种前接种疫苗,灭活苗接种两次,间隔7d,能获得较好的免疫力。从外界引入种貂必须隔离观察并补注疫苗。

6.3 治疗方法 发病严重的貂治疗效果不佳,但通过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减少损失。(1)方法1:方药:白头翁7g,连翘、金银花、鱼腥草、秦皮、赤芍、丹皮、黄连、黄芩、黄柏、茯苓、苦参各5g,知母3g,为1只貂1日用量,水煎分2次灌服。(2)方法2:支持疗法配合抗生素治疗,每1000ml水内加食盐3.5g、小苏打粉5g、氯化钾1g、葡萄糖40g,庆大霉素0.5g、地塞米松0.1g。患貂灌服10ml/只,2次/d。

S858.92

B

1007-1733(2015)11-0084-01

2015-08-28)

猜你喜欢
黄绿色水貂病理变化
茶之圆舞曲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龙泉生活瓷器装饰中茶叶末釉的烧制初探
我的色彩观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水貂的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