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2015-04-07 05:59邓沛
艺术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影视纪录片时代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1-0236-02

作者简介:邓沛(1991- ),女,汉,四川内江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助教,影视编导。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艺术理论,纪录片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由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大数据时代与影视艺术现代性”高层论坛近日在南京举行。百余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大等名校的影视教育学者荟萃南京,探讨影视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把脉中国影视发展。本次研讨会围绕主议题“大数据时代与影视艺术现代性”进行了四个部分的讨论: 一是大数据时代与当代影视艺术生态;二是新媒体语境下的传媒变革与创新;三是影视教学理念和方法:升位和拓展;四是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合作项目及发展前瞻。

一、大数据时代与当代影视艺术生态第一,“微”与“小”成为关键词。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的《试论“大数据”“微时代”的电影批评》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电影文化批评淡出、本体批评失语,而产业批评愈加实用,网络“微批评”迅速崛起。但是网络批评也面临情绪化、谩骂化等诸多问题,学院化、专业化的电影批评也可能是引领大数据流向的一个因素。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论微电影与微表演的文化姿态》紧扣“微”这个关键词,指出微电影必须与时代的内在情绪保持一致,不要为微而微;微表演的‘低姿态不等于‘无底线,‘大容量也不等于‘没取舍;产业与文化应成为微电影及其微表演的两个驱轮。第二,都市青春爱情电影占主流,但主题不乏空缺。西南大学袁智忠教授的《基于伦理视角的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认为,《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同桌的你》《失恋33天》《白日焰火》等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注重爱情故事和伦理反思的结合,以镜像的方式透视新世纪都市人群的生活、爱情伦理和挣扎向前的灵魂,实现了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文本类型艺术表现的有益探索。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李欣的《对当前青春片热潮的冷思考》认为,近年的青春电影缺乏原创好故事、价值观出现扭曲,影片主题在爱情、喜剧上打转,而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冲突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此外,还有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蒋俊的《笑的力量:大数据时代国产喜剧电影考察》,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博士生杨紫轩《近年中国喜剧电影的互文性:阐释与意义》。第三,大数据分析只能作为创作和运营的参考,解决不了艺术性的问题。“大数据”中各种微量数据,构成时代的“微特征”,《小时代》更是一种隐喻。西南交通大学李简瑷副教授的《大数据技术与电影艺术的相遇——以〈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大数据营销为例》 认为,电影《小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影操作范式,即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对观众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后生产和推广电影,以市场为目标进行一切开发行为。但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只能作为创作生产和项目运营的参考依据,解决不了艺术性的问题。兰州大学阮青副教授的《大数据技术与审美艺术的还原——以〈小时代〉系列电影为例》指出,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影视创作,表现在采用数据挖掘、目标用户研究、受众分析的生产模式来测定究竟应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同时影视批评产生了新的改变:首先,大众通过QQ、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进行自由评论;其次,大众不对作品的艺术本质进行深层追问, 而只停留在观看之后的直观感受;最后,影视作品的点击率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判断影视作品优劣的标准。但是,面对这种精确的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的生产、评价模式,我们依然不能忘却:电影不仅是商业,还是一门艺术。第四,现代影视隐含时间的后现代性要求。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周安华教授的《时间隐含的现代性——中国“现象电影”的速度变奏》对“现象电影”进行新的解读,认为《小时代》《全民目击》《天机-富春山居图》等电影试图将“速度”从外在、内在两极并进的清晰节奏逻辑中解放出来,挑战其形态流转的可能性,以求赋予其更广大的表意空间。南京师范大学华明教授的《半艺术与艺术的终结——论电视的后现代性》认为,电视是多种多样节目的大杂烩,总体形态是去中心的、碎片化的、拼贴的、多元的,在形态上,电视是明显后现代主义的,只是一种半艺术,表现了人类艺术的消亡趋势。而新媒介被用来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本身没有艺术追求的冲动。第五,中国纪录片正在资源重组,拓展平台。张同道、胡智锋教授的《2013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国际公共电视纪录片依然关注文化价值,而以探索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日渐趋向于娱乐化和虚构化;中国纪录片正在资源重组,拓展平台,而这一系列的动作将影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化制作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纪录片逐步形成产业主流,但思想力度和美学个性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传媒变革与创新

四川大学黎风教授的《影像时代的“多媒介革命”》指出,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大众的视觉需求不仅不会收敛,反而会在媒介的鼓动下无节制的增长,结果导致媒介视觉材料的过度堆积,现实的生活被媒介生产出来的过剩影像所左右。兰州大学冯欣副教授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影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指出,新媒体催生出电影的多元功能与形态:话剧作品将声、光、影的手段移植在舞台之上,小说作家参与影视工作,网络文学在推广形式和叙事环节上受电影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石力夫教授的《网络创意视频的发展与形式特征——以“胥渡吧”和“淮秀帮”为例》则关注网络上恶搞配音的现象,认为这些配音基本是改编大众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效果搞笑娱乐无厘头,作品碎片化、跳跃式叙事;但同时文章认为这些作品极具创意,并且对社会热点关注密切,配音与原角色声音的相似度极高,极具草根娱乐精神。四川师范大学谢建华副教授在《从意义生产到话题消费——新媒体对电视剧制作的影像管窥》指出,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模式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电视剧除了策划立项阶段进行市场预估外,剧情拍摄中会主动吸收从新媒体渠道收集的回馈信息;二是播出过程的受众反馈成为修改剧集内容的重要参考,边播出、边制作。文章认为这种影响、变化必将持续下去,成为传统电视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三、影视教学理念和方法:升位和拓展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廖亮副教授在《关于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点思考——〈电视栏目创意制作〉课程经验总结》中总结了他实践教学的经验:实践教学必须在专业培养目标清晰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课程的配置;实践教学与理论训练是并行不悖的,并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训练成熟的技术工人;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应当在现有教学体制下在制度和模式上形成创新和突破。

四、专业实践项目发展迅速

专业实践是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努力的方向。本次年会上,“看中国”和剪辑大赛引起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看中国”中外青年影像计划是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创立的,意在发现青年影视人才,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该计划已经颇具国际影响力。该计划的作品已经在国际电影(视)节上获得十余项大奖,成功地实现了跨文化传播。同时,“全国大学生剪辑大赛”已经进行到第二届。曾创作《故宫》《下南洋》等作品的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周兵从2013年开始与学会合作,本届大赛主题是“百年南京 祝福青奥”,素材取自纪录片《百年南京》。剪辑大赛自2014年5月开赛以来,收到60余所院校1024名学生的报名,收到作品400余件。经过三轮赛选,最终来自西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3名选手获得本届大赛的优胜奖。著名电视制作人时间、纪录片导演周兵来到会场,与高校教师进行了对谈,纪录片学者、制作人张同道教授主持了对话。时间说,行业需要的人应有三个重要的素质:第一,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品质,我们应该向社会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价值观里面有重要的一部分是历史观,历史观告知我们,作为老师要知道我们是为谁培养学生。第二,审美观。审美观是一种教养,教养是懂得尊重和体谅别人。第三,实践观。实践观其实就是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包括很多,比如现场报道,剪辑,摄影等,总之要知道怎样能完成一个片子,而现在的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不爱问问题,不太会和老师交流,专业基础知识有限。这需要改善。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则讲述了对学生的三个苦恼:一是现在的学生缺乏沟通能力,所以学生们要培养沟通能力,要懂得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二是学生缺乏好奇心,只对自己的范围内的东西才有好奇心,这点要改善,要对广泛事物保持好奇心;三是缺乏想象力,而做纪录片是非常需要想象力的。所以,现在的学生要对以上三点问题重视起来,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学生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影视行业与新媒体的融合日益紧密,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同仁一道,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责任编辑:徐智本)

猜你喜欢
影视纪录片时代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