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5-04-08 03:49孟宪春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志效能乳腺癌

孟宪春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民医院病案室,河北 承德 067000)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递增趋势[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会引起患者紧张、恐惧、忧虑和抑郁等情绪变化,严重者出现自我形象紊乱,致自我判断能力和付诸行为能力低下,即患者对生活、治疗及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正性行为很难提高和实现,导致生活质量低下。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先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及评价[1]。自我效能理论在许多疾病护理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心理行为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精神情志的调摄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2]。为了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生存质量,2010-10—2012-10,笔者对31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并与未实施中医情志护理31例对照,观察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2例患者均为我院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按实施手术先后顺序分为2组。干预组31例,年龄38~49岁,平均(44.35 ±7.35)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对照组31例,年龄36~50岁,平均(45.45±6.85)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性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和宣教,详细了解患者资料,整理分析后制订出护理干预措施。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情志护理。采用“一对一,面对面”和“集中干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情志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态和自我效能感,增强战胜乳腺癌的信心。方法:①四诊合参,针对施护。运用“望、闻、问、切”方法收集患者主客观资料,辨证分析主次,制订出针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逐级逐层实施护理的方案,满足患者不同心理和健康需求。②安慰疏导。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有亲和力,态度和蔼,语气温柔,以赢得患者信赖,再逐步实施安慰劝导。鼓励患者正视患病的现实,要懂得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逐渐消除患病的心理困扰。③情感宣泄。患者对疾病、手术和放化疗都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情感处在极低状态,表现出抑郁、孤僻、自闭等,因此要引导患者进行情感宣泄,如陪患者大哭以释放其压力,引导患者大笑使患者能够自我释放情感等,将内心的积郁、不快、紧张、害怕和焦虑一并释放。④自我认识矫正。患者整个乳房切除,自我形象受损,身心俱损,出现“病耻感”。护士要向患者介绍乳腺癌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等,也可以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示范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和效果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面认识,校正自我认识和自我形象的偏差。⑤情志转移。运用患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活动来转移或分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问题的关注,如给患者讲笑话、召开出院患者座谈会、做游戏,使患者从关注疾病中解脱出来。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时、术后2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3]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该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总分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2 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s

表12 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干预组 31 26.25 ±2.45 34.56 ±1.25*△对照组 31 26.31 ±1.38 28.15 ±2.34*

由表1可见,2组干预后GSES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4],确诊后患者都会发生严重的心理行为反应,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人格缺陷等,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尤其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会因乳房缺失、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淋巴结水肿等,加重心理负担,加之其他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围术期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水平低下。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认为个体自我效能与其行为水平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关系。因此,从患者入院起就要详细调查分析患者的资料,做出自我效能水平评价,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干预,以不断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中医情志护理是将中医学理论和整体护理相结合,关注患者心理和行为变化,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以维持患者情志稳定,保证治疗周期完整性和治疗有效性的护理。研究表明[5],情志护理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设法帮助患者消除或降低各种不良情志因素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切实做到通过护理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是中医情志干预的根本目的。不良情志的长期存在或过强不良情志刺激都会引发或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治疗和护理。自我效能的形成有4个先行条件,即4种效能信息源:直接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6]。本研究依据以上4种信息源为框架,结合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心理活动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措施,使患者情志舒畅,气机条达,不断增加正性情绪,增强治疗的自信心。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内在潜能和自信心,不断改善患者行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和行为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自我效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慢性疾病的护理中,自我效能的矫正和提高成为护理工作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重建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建立了治疗的正确态度,提高了自我效能水平。但由于我国关于自我效能与中医护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不完善,其对应的护理模式和措施还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 唐宏,郑燕,鄢家莉,等.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产孕妇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2):144 -145.

[2] 张华东,黄梦媛,陈祎,等.路志正教授“持中央、怡情志”学术思想在风湿病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31 -33.

[3] 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85 -186.

[4]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7-1038.

[5] 黄文莉,沈麒云,李和根,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2,23(9):42-43.

[6] 王桢,时勘,高晶.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2 -164.

猜你喜欢
情志效能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