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与人的发展

2015-04-08 23:55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
首都外语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语外语学习者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 林 立 高 菲

外语学习与人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林立高菲

本文通过对外语学习一般讨论和引证具体研究,综述了外语学习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无论是对个人智力、语言技能,还是个人情感,以及个人实际需要都具有明显的帮助。本研究对外语学习的功能、收益的再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外语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所教授的学科。

外语学习人的发展认知情志

一 引 言

为什么要谈外语学习与人的发展这个题目呢?因为对于外语教育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外语教育到底有什么对培养人有什么好处。外语学习已经遍及我国的中小学,普及到了大中小城镇与乡村,并纳入了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由此看来,外语学习对人的发展肯定有一些的好处,否则国家不会将外语学习确定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而且,整个社会对外语的学习达成一些普遍共识,即外语对开放、腾飞的中国是必要的。外语学习不仅对国家发展有众多好处,对学习者个人也大有裨益。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对外语学习对学生的益处是这样阐述的:“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里指明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对于交际能力,认知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促进。

外语学习对国家也有好处,显而易见。《英语课程标准》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研究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时间都喜欢理解有重要的作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外语教育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直接的关联。没有外语人才,这些大国的义务难以完成。

外语学习的好处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话题,在当今的互联网络上备受关注,大加讨论。讨论者有官方机构、有学术团体、也有个人。这个相对学术性一些的话题的论述的热烈程度不输给某些像娱乐圈的热点话题。若尝试输入几个相关的关键词 (如benefits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benefit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benefits of learning a new language等等),便可以得到上千万条文章和论述。以此可见,外语学习对于学习者个人的好处并一个伪命题。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对此看法未必完全相同。可是在中国,人们普遍认可的看法是,在学校外语里开设外语课程的好处是它的实用性,最直接的用处是升学,高分通过中考、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进一步深造。至于其他作用要算就业啦、留学啦,等等。

那么,学习外语除了实用价值,还有没有其他意义呢?如何对外语学习的好处进行分类呢,即从哪些角度看待这些好处呢?外语学习对学习者个人的好处有没有实证研究来支持呢,或者只是从事外语教育、外语出版者的宣传呢?通过对于外语教育的作用对学习者的好处进行梳理,不仅明确外语学习的显性好处,也要明晰外语教育更加对深刻原因。

本文将在下一节对外语和外语教育做一般性讨论,引证一些古人、哲人、名人、学者等等对于外语学习的看法,选择他们对于外语学习比较有哲理的论述,然后,再通过对外语学习的研究文献对外语学习对于个人的好处进行综述。这些文献及研究报告涵盖外语学习对个人智力的影响、对情志的影响。

二 外语学习的论述

学习外语有什么意义,古代的贤人,近代学者、现代科学家都有过深刻的论述。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精辟言论对今天的我们有现实意义。本小节从他们的言论开始做一些描述,并且把相对应的英文放在脚注里供参考。从这些精辟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作者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看法,话中充满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睿智,也反映出人类对语言认识的积累。

外语学习的一般意义

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不学外语的人会显得很无知,巴里①戴夫·巴里(Dave Barry):Americans who travel abroad for the first time are often shocked to discover that,despite all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30 years,many foreign people still speak in foreign languages.以充满夸张的语气说,一个人出国后惊奇地发现,国外的那些外国人还都在讲外国话。更有美国人带着讥讽的口吻调侃自己的同胞说,讲三种语言的人是说多语言者,讲两种语言的人是双语者,讲一种语言的人是美国人②If you can speak three languages you're trilingual.If you can speak two languages you're bilingual.If you can speak only one language you're an American.(作者未知)。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有一些民族对外语学习的思考反映在他们的谚语之中。比如法兰西民族的谚语说,一个人懂得两种语言,他抵得上两个人①法国谚语:A man who knows two languages is worth two men.。捷克的谚语说,你讲一种新语言,你就过上一种新生活。如果你只知道一种语言,你只生活一次②捷克谚语:You live a new life for every new language you speak.If you know only one language,you live only once.。

我们一般也说学外语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母语,或者说只有学会另一种语言对自己的母语才真正了解。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也认同这种说法。他说,不懂外语的人也不懂自己的母语③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Those who know not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know nothing of their own.。美国表演艺术家威廉姆斯也曾经说过相似内容的话,人只有懂得了至少两种语言以后,才能真正懂得一种语言④威廉姆斯 (Geoffrey Williams):You can never understand one language until you understand at least two.。

出生于奥地利的哲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说过,讲不同的语言,将使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⑤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If we spoke a different language,we would perceive a somewhat different world.。他还说,“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我所知道的东西只是我可以用语言表述的。”⑥维特根斯坦: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

学习外语的社会意义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与人沟通的工具。掌握了外语就掌握了与异国人民交流的手段。

因此外语不仅是学校里的一门学术科目,而且也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如果把外语只当作一门学业科目,就失去了外语的真正价值。汤普森⑦格雷格·汤普森 (Greg Thompson):A language is not an academic subject.It is something that happens between people in flesh and blood.是这样阐述这个问题的,语言不仅是一门学术科目,而是在人们之间实际接触所产生的。阿弥顿形象地说①马克·阿弥顿 (Mark Amidon):Language is the means of getting an idea from my brain into yours without surgery.,语言不需要做外科手术就把思想从一个头脑传送到另一个头脑。史密斯说②弗兰克·史密斯 (Frank Smith):Language is not a genetic gift,it is a social gift.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club—the community of speakers of that language.You can't see other people's point of view when you have only one language.,语言不是遗传带来的礼物,而是社会礼物。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即将成为一个俱乐部的成员,成为那个语言社区的成员。他还说,如果你只懂得一种语言,你就无法理解讲其他语言人的观点。

学习外语有助于构建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网络的使用日益广泛。目前,一些主要的实用网站都是以英语为载体。因此,那些不能熟练掌握英语的人对这些网站的使用就显得很吃力。网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许多外语学习者都结识了国外的朋友并逐渐成为笔友。在通信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外语作为一门工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拓展交流对象的范围更能够帮助他们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开阔视野。

学习外语的文化意义

世人公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就是文化的产物。语言是进行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各个民族和一些有识之士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许多论述。此处仅举几个例子。土耳其民间谚语云,讲一种语言的人是一个人,讲两种语言的人是两个民族③土耳其谚语:One who speaks only one language is one person,but one who speaks two languages is two people.。语言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一点,拉尔森说得很精辟,如果我们可以用他人的语言和他们讲话,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④堂·拉尔森(Don Larson):If we could talk to people in their language,we could see them better.。曼德拉对于外语和文化的意义也曾经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用他人可以懂的语言跟他说话,话的内容就传到他的脑子里。如果用他人自己的语言和他讲话,话的内容就进入到他的心里①曼德拉(Nelson Mandela):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that goes to his head.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that goes to his heart.。语言是一个民族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爱默生认为,我们从语言中大体上可以推导出一个民族的精神②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We infer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 in great measure from the language,which is a sort of monument to which each forcible individual in a course if many hundred years has contributed a stone.,因为语言里包含了民族的智慧的源泉。黑尔说,语言蕴含了讲这种语言的人的知识的宝藏③肯尼斯·黑尔(Kenneth Hale):Language embodies the intellectual wealth of the people who use it.。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戈萨奇说④爱德华·李·戈萨奇(Edward Lee Gorsuch):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not only reveals how other societies think and feel,w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and value,and how they express themselves,it also provides a cultural mirror in which we can more clearly see our own society.,学习一种外语它不仅向你揭示其他社会如何思考、如何感知,还有他们过去的历史、他们珍重的价值,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语言还提供一种文化的镜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社会。《英语课程标准》之所以指出学习外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存在于各种不同语言之中⑤庞德(Ezra Pound):The sum of human wisdom is not contained in any one language.。

学习外语对于思维的意义

外语学习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有独特的作用,一个适合21世纪的世界公民。外语可以对一个人的情感、智力等多方面进行熏陶,从而吸收人类的智慧。下面一节专门探讨外语学习对学习者思维的意义。

三 外语与思维

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坚定的政策支持,国家的课程、良好的教材以及优秀的教师,缺一不可。外语学习对学习者的好处,教师要了解,学生和家长也有知情权。外语学习的好处,学生学习有什么收益,这些一旦为广大师生和家长们所知,外语教育所获得支持的力量会得到大大增加。美国外语教师协会总结了一些研究,从三个方面的研究报告了外语教育对学生的好处。一、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二、外语学习对学生认知发展;三、外语学习与语言学习态度、信念以及对其他文化的态度和信念。

外语学习与学业成绩

外语与学业成绩是校长、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现在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外语学习占去了许多时间,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对于外语学习和学业之间的关系有许多实证研究,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研究生阿姆斯特朗和罗杰斯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研究,随机将他们分为30分钟的西班牙语班,一周三次,学习了一个学期。这些课目标集中在听说技能,教学语言是西班牙语。参加西班牙语班的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数学和语言的分数在统计上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西班牙语课程的学生。在阅读成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①Armstrong,P.W.,&Rogers,J.D.(1997).Basic skills revisited:The effects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on reading,math,and language arts.Learning Languages,2(3),20-31.。

第二个研究是杰纳西和兰伯特 (1983)②Genesee,F.,&Lambert,W.E.(1983).Trilingual education for majority-language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54(1),105-114.From PsycINFO database.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进行第一语言教学的同时,或者在第一语言教学之前,接受其他两种语言的教学,一个是希伯来语,一个是法语。研究观察这种双浸入式的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这种双浸入式的法语学习的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法语和单一浸入式的法语一样好,优于非浸入式的常规法语教学。双浸入式的语言教学的学生,特别学习年龄小的时候,非常适合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去获取两种外语的日常交际的能力,并且在第一语言教学起始阶段对第一语言发展没有长期的益处,但是可能减缓第二语言学习。

外语学习对于阅读能力的发展

外语学习对于阅读能力的帮助作用有许多研究,这里仅引用三个研究。

安朱力,西格尔,塞拉 (2001)①D'Angiulli,A.,Siegel,L.S.,&Serra,E.(2001).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in English and Italian in bilingual children.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2(4),479-507.From PsycINFO database.,研究分析了81个加拿大出生的9到13岁的讲英语的孩子,他们与意大利家庭接触,他们的父母讲意大利语和英语。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上35分钟的意大利语课。这些孩子与只讲英语或只讲意大利语的孩子作为对照,并且各组学生的年龄进行匹配、与生活在同样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相匹配。给学生们的两种语言 (英语、意大利语)测试任务包括朗读一些词、假词 (pseudo words)、拼写、工作记忆、口语完形填空。结果发现两种语言的运用水平相似。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词汇阅读、假词阅读的结果与拼写相关。对比9到10岁的双语组和英语单语组在英语任务,双语组学生在读词拼写方面分数高于单语组,在假词阅读、工作记忆或完形填空方面与单语组者没有差异。

华盛顿特区公立学校研究六年级学生的拉丁语学习对英语阅读的影响②District of Columbia Public Schools,Washington,D.C.(1971).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Latin instruction on English reading skills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he public schools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school year,1970-1971.,18.From ERIC database.。控制组的学生不接受外语教学,实验组接受拉丁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水平,1100多名参加研究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再通过三组阅读,用来确定词汇、阅读理解、整体阅读能力的平均成就。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外语教学的学生比未接受外语教学的学生的阅读成就表现出显著差异。

加芬克尔和泰伯 (1991)①Garfinkel,A.,&Tabor,K.E..Elementary school foreign languages and English reading achievement:A new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Foreign Language Annals,24(5),375-382.From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 database.研究小学生接受外语教育时间的长度和英语阅读成就之间的关系。经过四年研究,参加研究的672个学生来自美国中西部小学,在他们接受了两年外语教育后,进行阅读测试。所取的样本分别代表了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组。结果表明一般智力水平的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受益于多与受过两年的外语教育。

语言技能的迁移

对于学生学到的一种语言技能迁移到另一种语言的研究,可以说明外语教育的作用。这里介绍一个这方面的研究。

马西·安东尼奥 (1977)②Masciantonio,R.(1977).Tangible benefits of the study of Latin:A review of research.Foreign Language Annals,10(375),382.From ERIC database.的研究是一个文献研究,综述了八个外语教育项目。实验组学生学习拉丁语,控制组的学生不学习拉丁语。研究把英语技能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学拉丁语的学生表现出显著获益程度优于控制组。研究得出对教学的意义包括:管理者和课程专家考虑拉丁语教学对英语阅读技能的影响;外语教育界应该传播这些研究的成果;负责的教师对忽视外语教学研究的倾向应该进行抵制。

坎宁安和格雷厄姆 (2000)③Cunningham,T.H.,&Graham,C.R.Increasing native English vocabulary recognition through Spanish immersion:Cognate transfer from foreign to first languag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92(1),37-49.From PsycINFO database.研究西班牙语浸入教学对儿童英语词汇发展的影响。参加研究的学生的年级、性别和认知能力测试的分数相匹配。30个五年级和六年级浸入式教学的学生和30名只进行英语教学的学生做了系列测试。结果表明浸入组的学生比控制组的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强。结果支持西班牙语浸入式教学,对英语学习的益处和语言的正迁移出现在西班牙对英语接受性词汇方面。

第二语言学习与语言意识

德蒙特 (2001)①Demont,E.(2001).Contribution of early 2nd-language lear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6(4),274-285.From PsycINFO database.的研究力图证实第二语言学习对儿童语言意识的影响。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双语的背景是否提高运用词汇—语法结构的能力。研究假设早熟的外语学习 (法语—德语)儿童可能培养出很强语言意识,对语法结构的控制,因为他们需要运用两种语言的恰当结构。对于书面语言表达,这些儿童表现更轻松。结果表明:参加双语课程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判断语法正误、完成改错和词语识别任务。

语言学习使所有学生受益

霍洛鲍,杰纳西,兰伯特和加斯特赖特 (1987)②Holobow,N.E.,Genesee,F.,Lambert,W.E.,&Gastright,J.(1987).Effectiveness of partial French immersion for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 and ethnic backgrounds.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8(2),137-151.From PsycINFO database.评估幼儿园半天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对英语和法语的发展,参加研究的儿童包括122个母语为英语的儿童,来自工人和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结果表明:73个实验组的学生 (来自社会经济贫困家庭)与70个控制组 (全英语组),实验组的儿童与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相比,受益于浸入式的外语学习。进步的程度虽然与社会阶层无关,可是背景因素影响英语测试的表现。

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翻译经历、学术成就与自我效能

布列尔,佩雷斯,德彪,查韦斯,莫兰 (1998)③Buriel,R.,Perez,W.,De Ment,T.L.,Chavez,D.V.,&Moran,V.R.(1998).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brokering to academic performance,biculturalism,and self-efficacy among Latino adolescents.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3),283-297.from PsycINFO database.指出可以为自己移民家庭翻译的儿童被称为“语言经纪人”(language broker),研究检验语言经纪人的事情与学业成绩、双语学习、学术自我效能、社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许多儿童具有经常翻译的成年人经历,显示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可能加速发展,比不做翻译的儿童。122个来自拉丁语背景的移民儿童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期望的,语言经纪与双文化正相关,反过来,这些变量与学业成绩正相关。而且,预测学业成绩的最好预测是学业自我效能。结果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经纪工作女生多于男生。

外语学习与学业能力测试、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 (CAT)

外语学习与标准化测试学业测试关系的研究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仅举一个研究。库珀 (1987)①Cooper,T.C.(1987).Foreign language study and SAT-verbal scores.Modern Language Journal,71(4),381-387.from ERIC database.研究涉及至少一年的外语学习的学生,考察他们在学业能力测试 (SAT)和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 (CAT)的分数。所得结论表明:外语学习时间的长度与测试的语言部分 (verbal)的高分正相关。高中外语学习与大学学业成绩也有关系,威利 (1985)②Wiley,P.D.(1985).High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study and college academic performance.Classical Outlook,62(2),33-36.From ERIC database.检验高中外语学习与大学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学习拉丁语、德语或西班牙语的高中生比高中不学外语的高中生可能期待大学学业成绩更好。

四 外语学习和认知能力

思维方式是思维或处理事务的特定方法。讨论思维方式,可以有多种角度,采用逻辑的方法,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定势 (mindset),或者强调思维的实际效果或解决问题的结果。在思维过程中与其他人的思维达成共识,形成一些流派。对于外语学习的好处,美国外语教师协会对这个方面也有一些探讨。

早期语言学习改进认知能力

福斯特和李维斯 (1989)本研究着眼于寻找在法国和成绩小学外语教学对设计的认知与元认知过程的测量仪器月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小学外语课程基本技能的影响。这项研究包括67个第六年级的学生被分为四组不同的外语节目时间长度。有25的学生没有法语教学和三组谁参加了在不同长度的时间程序控制组学生 (6.5个月,15.5个月,24.5个月)。谁收到了外语教学收到后在英语基础阅读30分钟的法语教学的学生每天30分钟。对照组给予额外的30分钟的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谁收到的外语教学取得了显著较高的三个地区的群体 (评价在罗斯试验,总得分的所有认知功能在罗斯试验,对蝴蝶和飞蛾和总分较对照组试验)。特别是,谁收到了外语教学的评价是最高的认知技能根据Bloom的分类任务的得分高的学生。线性趋势分析表明,谁研究过的最长的表现最好的法国学生。

兰德里 (1973)本研究的主要假设是,在小学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经验是在图形任务的发散思维呈正相关。本研究关注的是在通过经验与外语思维的灵活性。比较第二语言学习者和语言学习者之间的单。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得分明显高于单语学生做。第二语言学习的出现,因此,不仅为孩子提供偏离传统方法的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为他们提供新的和不同的想法尽可能丰富的资源。

班福德和米左卡瓦 (1991)对一个二年级的添加剂双语考试 (西班牙语沉浸)课堂,相比于非语言解决问题和本地语言的发展只会一种语言的课堂,发现问题的双语班,在语言发展有利于解决差异无显著差异。

巴里克,斯温 (1976)提出了在5年期间收集的IQ数据研究发现 (幼儿园至4年级)在法语沉浸课程的学生 (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收到的所有指令在法国除了英语语言艺术)和常规英语课程的学生。虽然结果年年可能无法显示2组之间的智商差异,重复测量分析表明,浸泡组有超过5年的期间的时间更高的智商。支持这些研究是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沉浸学生分为“高”和“低”的法国学生。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的学生获得显着较高的IQ措施和分测验的分数,即使分数调整初始IQ和年龄差异。

双语与提高认知发展、认知能力相关

本-齐弗 (1977)假设相互干扰的双语儿童的两种语言的力量之间的儿童发展特定的策略,在某些方面,促进认知发展的应对。样本包括96个5-8岁:2组希伯来语—英语双语,一组测试在我们和其他团体在以色列测试;2组的人,与那些在我们只会说英语和那些在Israel speaking只有希伯来语测试。在所有组中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同样高的。尽管在较低的词汇水平,双语显示的语言材料的更高级的处理,更多的歧视知觉的区别,更倾向于寻找在知觉的情况下,结构,和更多的能力来重组他们的看法在响应反馈。

邓肯·爱德华 (1979)西班牙的孩子在1级和3 were tes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of bilingualism in English and Spanish,智力发展水平和性能测试,我们两个认知知觉功能金场依赖/独立。有积极、密切联系was found之间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知觉的相对性能。

金斯伯格和麦考伊 (1981)的研究探索小学外语墨西哥的美国儿童学习使用双语的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添加性双语和削减性双语更支持前者。

外语学习与认知衰退

伍德涅兹卡 (Wodniecka)等在比较单、双语者在回忆指标上的差异时发现了年龄效应,即青年组 (18—26岁)中双语者的优势相对较为小,而老年组 (61—81岁)中双语者的优势更加明显①姚岚:《双语者的优势——禅师与纷争》,载《英语教师》,2013年第2期。。这是因为能灵活使用外语的人认知能力强,大脑持续处于锻炼中,所以衰退速度慢,进而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为证明这一假设曾开展过多项研究且考虑了诸如教育、收入、性别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其结果几乎一致。对于只讲一种语言的成年人而言,其初现痴呆症的平均年龄为71.4岁。而对于能讲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成年人来说,初现痴呆症的平均年龄为75.5岁。会说外语能起到保护大脑认知储备的作用,可以从生理和精神上刺激大脑,防止认知退化。掌握一门外语能帮助大脑形成一张特殊的认知网络,有利于降低认知衰退的速度。虽然实证数据也支持学习外语具有延缓认知衰退和老年痴呆的功能,但目前尚未发现合理的解释机制。

比亚韦斯托克,克雷克,克莱因等 (2004)②Bialystok,E.,Craik,F.I.M.,Klein,R.,&Viswanathan,M.(2004).Bilingualism,aging,and cognitive control:Evidence from the Simon task.Psychology and Aging,19(2),290-303. from PsycINFO database.研究使用视觉西蒙的任务研究老龄化对注意力和视觉空间,和抑制控制过程。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双语与儿童更有效的控制加工相联系;它的假设是不断管理两个相互竞争的语言提高执行功能 (Bialystok,2001)。比亚韦斯托克等人的研究试图确定成年人双语优势是否持续,是否可以抑制老龄化对老年人认知控制的负面影响。三项研究报告了单语和双语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西蒙任务的表现。双语与这两个年龄组的西蒙效应的相关较小;双语参与者也更迅速地回应更大的需求工作记忆。在所有情况下,双语的优势是更大的年长者。因此,双语者控制加工更加有效,而且双语帮助抵消某些执行过程与年龄有关的损失。

双语与记忆技能相关/外语学习与记忆力

双语对儿童各种认知能力的益处有许多研究报告,但是对于记忆和双语的关系知之甚少。在科米-努里,尼尔森 (2003)的研究里,这个问题得到探索。研究30给女生,30个男生,共60双语者。另外60个单语儿童,三个年龄组,年龄在7.9岁到9.4岁,9.7岁到11.4岁,11.7到13.3岁。他们的情节记忆 (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任务 (semantic memory tasks)进行对比。情节记忆测量根据课题完成的任务 (subject-performed tasks)和语言任务 (verbal tasks),记忆通过自由提取 (free recall)和提示提取 (cued recall)的方式。三个年龄组的双语学生具的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都体现出积极效果。这些发现说明,双语儿童综合和组织信息两种语言,所以双语创造力认知能力的优势。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过程和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激活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学习语言需要记忆其规则和词汇,这些都有助于锻炼人的认知“肌肉”。这样的锻炼会全面提升人的记忆力,这就意味着能讲多种语言的人更善于记忆列表或次序。一项曾在2003年《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使用双语的儿童比只会母语的儿童拥有更好的记忆力。这种能力也使得他们能够较迅速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①Kormi-Nouri,R.,Moniri,S.&Nilsson,L.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 in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ldre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3(44):47-54.。

我们学习一种新语言总会觉得我们是在学习用一种新的方式表达同样的东西。其实这种感觉未必真实可靠。我们学习一个事物,不仅学习一个名称,更多是这个名称背后的不同概念,学习外语不仅是增加了称呼这个事物的一个新名称,而是也学到理解这个事物的新角度、新方法。路易斯也是这样认为的①弗洛拉·路易斯(Flora Lewis):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is not only learning different words for the same things,but learning another way to think about things.。阿尔布雷希特②卡尔·阿尔布雷希特(Karl Albrecht):Change your language and you change your thoughts.甚至认为转换一种语言 (或者用更专业的说法,语码转换)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转换了一种思维方式。

外语与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 (divergent thinking)是在广泛搜集信息后对一个问题形成的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具有无意识、注意散焦等特点。发散思维虽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通常以灵活性、流利度、细化和创造性四个指标来衡量,前三个指标反映生成能力,第四个指标反映创新能力③姚岚:《双语者的优势——禅师与纷争》,载《英语教师》,2013年第2期,第65—70页。。在控制智力、动机、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情况下,双语者的发展能力 (主要涉及生成能力)超越单语者。此外,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交流会迫使大脑去识别、调整语义,以此提升大脑的功能。此技能也会帮助人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懂得调整。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外语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与其他不擅长语言学习的同学相比,更易于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是在数学,阅读和词汇方面。

外语学习与思维弹性和理性

任何语言的词汇都包含细微的差别的微妙的暗示,而这些偏差会潜意识地影响你的判断。比如,汉语重意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该句并无字面上的实意动词,然而却给人充足的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种现象在英语中是极为罕见的。英语重形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衔接手段,这些衔接手段不可或缺,所以英语句型僵化、机械。一个人要从汉语的语码转入英语的语码,思维不具弹性转不过弯。汉语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即特别讲究修饰。所以一个句子,往往修饰语开路,走在中心词的前面,而英语则相对直接,喜欢直切主题、关注重点,所以一般是中心词先走,至于那些修饰语,往往放到中心语的后面,尤其是定语从句和介词短语做定语时往往是放在中心语之后。如果思维没有柔韧性,就驾驭不住英语句子,写出来的句子就会是汉语式的英语或中介语 (interlanguage)①秦德娟、杜红:《学英语的意义》,载《英语广角·学术研究》,2012年第12期,第47—49页。。

哈古达 (1986)②Hakuta,K.(1986).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children.No.ER3).U.S.;Connecticut:Washington:ED305826.双语学校对学习者的认知有害处的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大众心里还有残存。这种思想基于这样的假设: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中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理论家都持有的观点。另一个理论问题是人的大脑是否有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能否容纳两种语言。语言文化移入的不好引起社会关注,也是双语研究的关注。近年来,研究比较真正的双语者的语言技能,和单语学习者,发现前者表现突出,特别在元语言能力方面。现在有数据表明尽管学习双语的少数族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能够从双语教育中获益。这些研究与双语教育引起认知混乱的观点相左。支持双语教育可以提高元语言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观点。支持学习者可以从保持双语中受益。

五 外语学习与情志

外语学习对语言学习的态度、信念以及对目的语文化、讲目的语人的态度和信念产生影响。这也是某些人最担心的事情,如果学习外语的同时又把不良的思想意识等学到,岂不是背离了开设外语课程的初衷吗?但是,咱们总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应该有自信,我们可以学习先进的东西,抵制落后的东西。这个问题不属于本文探讨的内容。我们只从研究文献中看看外语学习对学习者情志的影响。

语言学习对目的语和目的语者态度

班福德和迈左卡瓦 (1989)①Bamford,K.W.,&Mizokawa,D.T.(1989).Cognitive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of an additive-bilingual program.U.S.;Washington:ED305826.研究对比二年级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文化态度。学生们在所提供的添加性双语教学课程,对照组的学生只学单一语言。对于态度问题,研究者们假设:用跨文化态度问卷 (the Cross-Cultural Attitude Inventory),西班牙语浸入组的学生态度比控制组更积极。问卷的设计是测量墨西哥—美国文化的态度。分析结果表明:西班牙语进入学生的态度对西班牙语文化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证明加德纳语言习得模式,即对面的语社区的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结果。

皮尔和兰伯特 (1962)②Peal,E.,&Lambert,W.E.(1962).The relation of bilingualism to intelligence.Psychological Monographs,76(27,Whole No.546),From PsycINFO database.的研究测量语言和非语言智力,以及学生对法语、英语社区的态度。样本包括单语 (仅法语),双语 (法语和英语,法语是母语)的10岁儿童,参加蒙特利尔法语学校。他们完成态度问卷,“对英语态度”,“对法语态度”量表。对样本的子群分析匹配社会经济地位,表明:双语学生对讲英语者的态度的分数显著高于单语的学生。

列斯特拉和约翰逊 (1964)③Riestra,M.A.,&Johnson,C.E.(1964).Changes in attitudes of elementary-school pupils toward foreign-speaking pupils resulting from the study of a foreign languag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33(1),65-72.From PsycINFO database.进行的实验研究,63个五年级学生学习西班牙语和匹配的控制组学生,不学西班牙语。对他们对外国人的态度进行测试。实验组学生比控制组学生对讲西班牙语的人态度显著地更积极。

摩根 (1993)④Morgan,C.(1993)‘Attitude change and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 learning'in Language Teaching,26(2),pp.63-75.对外语学习和态度转变的研究被称为在这个领域最全面的文献研究。文献起始于1932年,结论积极态度转变的发生有一些重要因素。

外语学习与全球意识

外语学习就是一种世界观学习,影响着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全球意识和道德意识。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他认为,“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①邹心胜:《论外语教育的教育意义》,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0期第3卷,第150—154页。。在传统外语学习语境中,因域外文化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外语学习总是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摇摆,造成教育主体一种时代性的“文化焦虑”。语言是一种内在文化建构。人们的说话方式、措辞以及他们选择讨论的话题都深深地受其文化的影响。通过学习外语,人们可以获知许多地道的外国本土文化,长时间地从事外语学习更有利于他们理解那些说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逐渐形成全球化意识。

外语学习与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外语学习者具备着眼于全球的思维和落实于局部行为的意识。他们既重视对语言本体的“美”的规律的探寻,注重外语作为工具和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科学阐释;同时也关注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沟通性和凝聚力,以及作为审美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外语最大的益处就在于它能促使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外语作为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人类心灵的纽带,其作用就是要培养全人类文化价值的认同感,让不同种族、肤色、意识形态等的世界公民建立起认同感和责任心②邹心胜:《论外语教育的教育意义》,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0期第3卷,第150—154页。。与此同时,学习外语也是塑造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载体。

学习外语与个人发展

外语学习有助于学术研究推进。目前,世界范围内多数知名且有影响力的文献期刊都是用英语编写、发行、传播。学者们如果想在相关领域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或是想从事新的科学研究,不熟练掌握英语会形成很大的障碍。对于那些非英语国家的学者来说,因为翻译的时间延迟问题,他们有时不能及时读到一些英语国家的文献。即使读到了,许多细节内容也因翻译偏差而被忽略,从而带来一些研究上的困惑。此外,学者们如果想在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英语写作能力是充分且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证明其学术权威性的有利工具。

学习外语有助于个人在招聘中更具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外语尤其是英语在企业招聘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企涌入中国市场,出于对薪资、企业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考虑,求职者们更倾向于投身外企。而外企一般而言都会优先考虑那些掌握两门甚至多门语言的求职者,因为这些人无论是在处理有关跨国生意还是在翻译文件甚至于在出国旅游方面,都有明显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

六 结 语

本文讨论了外语学习的多方面影响,对个人智力、语言技能,个人情志、认知水平,以及个人实际方面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外语学习不仅仅是直接的、物质的、感知的,也是深远的、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无论是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应聘求职抑或者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个人良好品质的建立,外语学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启示我们应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外语,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发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和学习能动性,促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语学习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让他们真正喜欢上外语学习。这样逐渐形成外语学习的良性循环,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外语人才。

本文虽然探讨外语学习对个人的好处,学业、认知、思维、情志,但是结论并不能得出学习外语一定能够获得这些好处。这里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这些好处是理论上的,是一种潜在能力。其二、我们所引用的研究多来自国外,他们的语言环境比较适合这类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尚比较缺乏。其三、外语学习的好处需要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①Hakuta,K.(1986).Mirror of language.New York:Basic Books.。其四、外语学习者的个人情况不同,对于学习结果会有不同影响。比如学习者的年龄、认知能力、学习的环境等等。我们需要综合地看到这些研究,使语言学习成为全面培养人的一门重要学科。

猜你喜欢
双语外语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