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探索

2015-04-09 09:24张树博
社科纵横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体育产业消费

张树博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是体育本身的优势和价值潜力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体育产业来说,支柱性产业主体还未形成,还无法满足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体系基本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提升消费需求和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完成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用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巩固打开了局面,国产的各大品牌纷纷登场,大量的“中国制造”如健身器材、运动鞋、运动服装等先后进入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和世界公认的体育用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对我国繁荣、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在《2011-2015年体育用品行业分析与投资策略报告》研究中,中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美国贡献率的1/16,只有0.7%,而这也正意味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有着巨大的发展上升空间。

一、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必要性

1.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还不够均匀,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自发和过渡阶段,体育产业的核心产品还很匮乏,相比之下处于最外围的体育用品生产则占了体育总产值的70%以上,而处于核心的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仅占8%。2013年体育产业占GDP比重远低于美国的2.93%,及世界平均的2%,仅为0.56%。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也仅为27美元,与全球平均的217美元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中国可达到世界平均的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以14亿人口为基数,那么国内体育产业市场空间可达到2万亿规模。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以及2011年大运会等世界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00年的6280元提升到2013年的2.70万元,人均GDP已由2000年的7858元提升到2013年的4.19万元;20101-11月,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同比增长27.99%;体育用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30%。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80%以上,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行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2.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1)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体育用品制造国,是全球能够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国家之一。体育用品企业已经超过400万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体育用品企业约为25000家,我国整个体育产业总产值约为35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依赖于体育用品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了全民锻炼身体的热潮,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体育产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消费已经在家庭消费结构中排到了重要位置,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已经从中低档为主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农村居民尤其是已经进入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也将逐步向中高档进军,形成新的消费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让人们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从事体育运动的所需费用。在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未来一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国人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的消费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节假日时间普遍延长,酷爱体育运动的人们,逐渐培育了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登山、攀岩、滑雪运动等有发展空间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正在逐渐地被开发出来,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出现全新的格局,创造出许多新的消费需求。因此,体育作为我国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多的可选择目标。体育又因其健身性、娱乐性、创造性、新奇性与冒险性等特点,而成为人们追求文明、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的首选。闲暇时间的增多,让忙碌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自身,关注自身的健康和休闲娱乐。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来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更甚为重大。

(3)我国体育彩票业的飞速发展。当今,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彩票事业自身的特点,我国的体育彩票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态,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体育彩票行业正在飞速发展,已成为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正在步入快速增长期,显示出空前蓬勃的发展势头。以2014年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作为催化剂,世界杯一个月期间竞彩累计销售129.21亿元,占2014年竞彩累积总销量的55.19%,仅一个月的销量就超过此前半年的销售水平。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和队伍,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依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使体育彩票的发行科学化、制度化,是促使体育彩票收入成为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途径。

3.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健身市场的多方需求

(1)国家在政策上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大众健身、不断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为企业最大限度的“松绑”,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市场的需求。还要利用好现有体育设施,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加强提高自我运营能力,减轻国家的负担。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整体素质水平,推动体育健身与各行业融合发展,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从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11年体育总局印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大力发展和壮大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纳入主要任务,体育消费逐步站到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正式舞台。在政府密集的政策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必将飞速发展起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

(2)社会上对健身市场的多方面需求。不断健全体育消费市场,增强体育消费产品的供给能力,只为更好地促进体育消费。自从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国人对体育的认识和关注点已经从单纯强身健体的观念转移到体育市场和体育经济上来,日益趋于丰富和多样化的体育市场需求正是观念转变的直接表现形式。例如,随处可见的健身人群、健身机构和街头健身器械,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冬运会等等开始选择在中国举办,中国的体育品牌也逐渐被世界人民所认可等等,处处显示着中国体育市场的雄厚供给能力和快速增长的蓬勃发展态势,这是由我国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所决定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收入,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所以体育产业必须要以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市场需求作为前提,结合新时期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遇到的新形势,着眼于促进体育消费,丰富市场供给和吸引社会投资,正是解决体育产业长期难以实现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的终身体育意识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类体育健身项目深受欢迎,推动了体育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拉动了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掀起一场体育用品消费的高潮。由于体育产业具有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改善产业结构等特征,所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从总体上看,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计划到市场、由仿制到创新、由封闭的自给自足到走向国际化市场,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境外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确立了体育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多业助体”的经营创收活动

要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的经济政策,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体育产业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重点体育用品企业和发展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要紧扣本体,多业并举,引导体育用品产业品牌和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体育用品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开展多业助体的经营创收活动,支持体育竞赛和表演、健身休闲产业链建设和体育广告宣传以及体育产业相关人才培养,鼓励体育事业单位兴办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经济实体,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拉动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满足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将形成规模效应,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并且重点抓好体育行业与外部门的合作经营和开发中的产权界定、评估、签订合同等工作,确保创收收入主要用于我国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2.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首先明确了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创造发展条件,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要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完善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健身消费政策、税费价格政策、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创新驱动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政府部门、社会各类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都要注意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人每天健身一小时以上,大学生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中小学体育课时数量要保障,并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努力培育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各单位部门要为职工健身活动创造方便环境和条件,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为广大群众提供体质测试服务,同时更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加大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3.坚持“以体为本”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以体为本”的原则,深入进行体育改革,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根本目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改变传统的体育发展模式,依靠改革促进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开拓创新、激发活力,有效地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兴办体育产业实体,丰富体育资源,增强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与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各行业和各社会团体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融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以体为本,以体育设施作为载体,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的综合体。要坚持“以体为本”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和闲置的场地设施,重点建设方便民众的中小型体育场馆、户外多功能球场、公众健身活动中心、健身步道等,使之有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向社会开放,并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并结合城镇快速发展的特点,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实施城市、农村同步发展的体育健身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后体育消费需要。总之,坚持“以体为本”的原则,对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实体要给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娱乐方面的经营性活动,促进地区、行业、体育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同时,体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切实保障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注意加强监督和管理。

4.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培育多元主体

在坚持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下,体育部门应抓住有利时机,挖掘体育产业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根据区域特色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经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的流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极大地丰富了体育发展的内涵,提升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吸引世界各国前来投资,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为社会提供多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培育多元主体,鼓励大型体育赛事积极进行市场开发,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大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结构,充分挖掘品牌价值,支持各地努力打造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寻找体育潜力产业,形成新的体育贸易展示平台和消费热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持久、稳定的发展,使体育发展更加紧密地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

总之,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们要努力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发展新格局,以及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无论是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还是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都能得到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将更加丰富和合理。

[1]袁春梅,杨依坤.我国地方体育产业政策的要素分析与内容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0).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孙汉超体育在新世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05).

[4]赵静,翟秀珍,刘素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6(04).

[5]杜志国.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6]胡爱木等.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体育产业消费
国内消费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新消费ABC
3项体育用品国标将成国际标准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