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

2015-04-10 09:48马蓉睿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烟台市烟台融资

马蓉睿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 烟台 264003)

烟台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阵地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中小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融资难,烟台市委市政府针对该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融资问题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效果分析

近些年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烟台市不断强化融资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意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服务中小企业信贷考核激励机制》和《中小企业信贷与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合作联盟,深入实施了“参加小微企业百日融资计划”,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信贷的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出资组建了“市信用担保公司”和省内首家“再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分别达到了两亿元和三亿元,成为全市融资担保行业的龙头。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烟台中心支行联合烟台银监分局,努力向上级争取信贷规模和政策倾斜,推动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制度框架,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配置,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针对中小企业抵押不足贷款难的问题,中国银监会烟台银监分局积极推动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重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协调共商机制,深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直通车和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

二、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问题

(一)银行放贷谨慎,央行降准作用缓慢

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银行受利润最大化和不良率考核机制压力的影响,有惜贷慎贷,“抽贷”,“压贷”现象的产生。加之受有关违约事件的影响,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收紧了烟台地区信贷投放的审查条件,烟台市金融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风险。另一方面,央行定向降准的作用缓慢,一些银行贷款没有明显增加,甚至减少,定向降准的其中一部分资金被用于金融系统内部空转投机炒作牟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二)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一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虽然有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但是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讲,上市融资门槛依然很高。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各种进入条件与股票市场相比更为严格。政府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需要在三千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需要在六千万元以上且生产经营满足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有政府承认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其担保,方可进入债券市场。而政府在确定债券发放计划时,往往会优先考虑能源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项目。”[1]以上的种种原因也导致烟台市中小企业很难从债券市场上获得融资。另外,适合中小企业的其他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场外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以及P2P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不完善、不规范,使得中小企业较难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缓慢

目前融资性担保公司普遍存在规模小,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弱,互保联保现象严重,银行准入困难、授信额度不高等导致担保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自身问题制约融资

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可抵押资产少,加之财务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生命周期一般较短等问题,导致风险管理成本高,达不到银行的“放贷标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创新和经营能力较弱,缺乏长远的战略定位,融资意识单一,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

三、烟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成因分析

(一)融资法律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缺少立法权

目前国家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只有总纲性质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烟台市地方政府在政策出台过程中也基本没有话语权。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办法”、“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法从全局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配套部门进行细化部署。如烟台市虽然设立了中小企业融资合作联盟,但其为非营利性组织,推进办法没有强制性,无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弥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即使推出相应政策,其滞后性也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不能有效的运用市场上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现阶段中国股市处于牛市,是各企业融资上市的好机会。但是地方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法律存在缺陷,审批过程长、设置标准高、监管力度不够,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走上直接融资的道路。而间接融资和民间借贷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因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相关法律无法保障优秀中小企业获得适合其资格的较低门槛的借贷,致使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

(二)政府部门设置重叠

烟台市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政策的出台源于多个政府部门,如发改委、金融办、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繁多复杂导致沟通协调存在问题,解决方法没有针对性,无法像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统筹协调,通过政府牵头,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将其列为战略高度来推进。

(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歧视,银行信贷审批流程过长

首先,金融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放贷时会重视客户的经营规模和财务状况,而这些对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难以与大企业抗衡。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少而频,贷款成本也随之增加。虽然政府屡屡出台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由于以上原因,实际操作时中小企业仍然受到歧视。其次,银行信贷审批流程过长。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复杂,过程时间长,这对于急需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中小企业需要资金量往往不高,可是一旦需要资金就非常急迫,复杂而繁琐的贷款审批手续让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2]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民间融资体系不规范

首先,烟台市有很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由政府牵头设立,但政府担保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收取的费用不高,除了企业支付的担保费用以外,政府的定期拨款只占很小一部分,长期经营就会出现资金动力不足,无法为企业提供令银行“放心”的担保资金支持。其次,民间融资体系不规范。由于监管上的漏洞,加上民间资本市场贷款利息高、风险保障意识不强,一方面会加大民间融资机构的运营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贵的困境。同时,充足的民间资本也促生了许多尚未被政府认可的“非法”融资机构,如果政府能够整合这部分资源,设立专业部门进行引导、调节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就会多一条出路。

(五)中小企业信用度低,财务监管弱,担保能力有限

首先,中小企业鱼龙混杂,更有甚者偿还债务意识薄弱、产品质量低劣、偷税漏税,导致中小企业信誉度整体偏低。这也使得信誉良好、前景光明的企业受整体的影响而难以取得贷款,或融资成本较高。其次,中小企业整体财务监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受到经营者实际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信息不透明,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的资格审查。第三,众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抵押价值较低,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融资大部分是用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这个阶段同样存在规模小、利润低、运营无序等特点,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进而将未来的光明和潜力都扼杀在了摇篮里。

四、完善烟台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建议

烟台市目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还有待完善,应结合具体情况,逐步有序地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环境。

(一)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

烟台市在推出“办法”、“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时,可交由独立机构监管,明确责任,增加权威性和强制力。同时,要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中小企业融资主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责任明确了,融资行为才能顺利进行。

(二)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设立独立垂直服务机构

首先,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设置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财政补贴。其次,调整税收比例,着重扶持具有创新科技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脱困的企业。第三,设立独立运营、垂直管理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增加人员配备力度,整合协调各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还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协会,综合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一同研究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和未来方向,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融资管理、运营发展等方面给出合理意见。[3]

(三)大力发展本土银行,使之成为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银行

许多中小企业在起步初期,由于风险大、资金流不稳定,会受到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歧视。而建立政策性银行,能弥补商业银行不愿介入的领域,包括起步阶段和科技研发阶段的中小企业等。因此发展本土银行,将其打造成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银行,有利于烟台市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鉴于重新建立银行需要付出大量资源,将比较成熟的烟台银行发展成为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银行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目前,烟台银行就针对小微客户融资需求特点推出了“链式快贷”产品,旨在“以客户带客户”,增加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能性,缩短放贷审批流程。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一要确保资金供给。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优惠政策,股票、债券市场要适当放宽要求,满足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二要业务多元化。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的同时,还应设立咨询和担保部门,从多方面保证融资顺利进行。三要建立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部门,对中小企业和银行自身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融资正常有序进行。

(四)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发展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将在未来成为迅速推动融资的重要战略。烟台市也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进行战略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据统计,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6.4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合并占比为17.3%,显然直接融资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触底反弹时期,各领域经济迅速恢复。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各类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度融合,完善直接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未来,直接融资将成为融资形式的主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有“大众融资,万众投资”的配合,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才能真正取得效果。因此,烟台市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战略导向,引导理性投融资活动,监管各市场公平交易,强化处置系统性风险,同时对于以往处于灰色地带的互联网融资和民间融资进行合理引导,将直接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五)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之一,政府需要从各社会职能部门协调,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实施的格局。首先,鼓励中小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开财务等信息,起到监管和督促的作用;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征信数据进行整合和披露,并采用统一标准进行共享和制定。其次,政府牵头工商局、税务局、人民银行、海关等部门,对烟台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及融资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出烟台市中小企业“信用户口”,以此完善信用评价体系。[4]此外,要建立惩戒机制并严格执行,不能局限于司法机制,要联合政府和市场对于失信企业进行处罚,必要时可适当提高处罚标准。

[1]薛超超.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政策研究——以温州市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3.

[2]王彬,张柏.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1,(21):115.

[3]尹清伟.关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3):114.

[4]付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1:32-33.

猜你喜欢
烟台市烟台融资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融资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融资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