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超市连锁经营的前景

2015-04-10 09:48薛庆辉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连锁经营农村

薛庆辉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19)

农村超市从无到有,近几年发展迅速,并以其便利的购物方式掀起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潮。超市里的廉价商品吸引了许多农村的潜在消费者,进而带动了农村的消费增长,扩大了农村超市的连锁经营范围。同时,通过农产品进超市,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农村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农村超市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一、发展农村超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超市在农村发展的可行性

农村连锁超市采用消费者及投资者联盟制。该制度是一种全民参于,全民入股的制度,参与者包括厂家、商家、店面、消费者及投资商等。农村连锁超市不仅有高效的商业分销渠道,而且有忠诚的终端顾客。新型农村联合超市以农村为基础,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目标,实现了城乡的完美结合,使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产品得到了有效流通,解决了产品因城乡差异带来的滞销等问题。通过连锁超市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消费增长,而且缩小了城乡差距。

(二)超市在农村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十四亿人口的农业大国,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50.32%,而且,我国贫困人口的大多数仍然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就不得不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意味着农村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超市作为一个综合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场所,对人口较多的农村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农村成立连锁超市刻不容缓。[1]。

二、连锁超市的历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一)连锁经营的悠久历史

众所周知,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模式,在现代化产业中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1859年,George·F·Gillman 和 George·Huntinton·Hart-Ford在纽约创办了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随后,美国一家缝纫机公司在1865年创办了首个以网络分销为经营模式的连锁模式[2],并占据了美国市场的半边天。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麦当劳等美国企业也开始了连锁经营之路,这些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连锁经营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大企业逐步引入连锁经营模式,使得连锁经营模式得以迅速推广和扩大,其生命力也越来越顽强,并开始走向世界,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1963年,第一家以连锁经营性质的实体商店在日本成立。其中一家名为“不二家”的咖啡店更新了连锁店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直营式经营模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日本连锁经营商店主要以零售业为主,并逐渐向其他行业拓展,最终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连锁经营模式[3]。

(二)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

1984年,皮尔·卡丹专卖店在北京落户,至此,连锁经营的步伐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连锁店主要是指商店对同类型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经营,通过企业总部的领导使得商店经营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得到规范,进而使得规模效益的经营方式及组织形态能够实现。不同国家的法律对连锁店规模的规定也不相同,例如:在一些欧美国家中,店铺至少要在10家以上,才可以被称为连锁店。

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连锁企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尤其是前四年,在这四年中,连锁百强企业每年店铺数量的增长率高达50.7%,年销售总额增长达到38.2%。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度达到262394亿元,和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12.0%。从城乡来看,城市的总消费额为226368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的总消费额为36027亿元,同比增长11.8%。从行业来看,零售业的总零售额度为234534亿元,同比增长12.2%;餐饮业的总零售额度为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

(三)农村是连锁经营的“处女之地”

连锁经营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经营模式不断得到发展,在我国,连锁经营几乎涵盖了整个第三产业,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在众多获利能力中,连锁经营是最具投资方式及创业途径的一种投资。如今,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最具有潜力发展连锁经营的国家。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村开始向城镇化发展,农村的市场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强,农村已呈现出多种经营方式、成分以及模式。但是,农村市场的商品流动性仍然过低,因此急需提高商品的流动性。农村市场,尤其是农资市场及食品市场中极易出现假货,这已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市场,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及措施,来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货物流通方式来解决农村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4]。

在农村中发展商业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同时也为连锁超市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小城镇及农村中,连锁超市的消费潜力较为巨大。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商业网点及商铺均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可以借助企业总部的诸多优势进行发展,如采购、服务、管理以及构建等,使得空间小、规模小以及零散式的商业资源能够得到整合。在众多经销商品中,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约占总经销商品中的15.4%,这有效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发展[5]。

三、连锁超市经营模式

(一)实施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是一种新的关于零售业的商品管理模式,品类是指比较容易区分,而且能够管理的一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并且认为这是可以相互替代和联系紧密的产品和服务。品类管理是指把商品按种类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把商品安排合理的销售时间和促销机会。这既可以使商场获得更多利润,又能方便消费者选取自己心仪的商品[6]。

(二)创建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是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创新的商品理念。零售企业可以提出在功能、价格、外形等方面的要求。重新选择合适的企业生产该产品,最后由零售企业对该商品进行商标的注册,并利用企业的平台出售。自由品牌的商品减少利用市场推广的成本,中间环节也较少了,节省了流通费用,销路固定,大大降低了成本。科学合理的策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连锁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不断壮大[7]。

(三)价格策略

使用合理的价格策略是经营的王道。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价格策略:参照定价法、毛利率法、促销策略等。根据超市薄利多销的特点,销售量大、周转速度快的一些日常用品,要进行市场调查后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定位,尽量在消费者面前保持物美价廉的形象。控制毛利率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不同的商品可用不同的毛利率去计算。重视促销工作,提高超市的竞争力,据统计,上海的连锁超市也离不开良好的促销理念,有50%—70%的销售额是由促销商品直接产生的。利用商品降价促销,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国外连锁企业巨头如家乐福和沃尔玛都经常使用该手段[8]。

四、农村超市进行连锁经营的前景

(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农村是农产品的大本营,是全国农产品聚集的地方。例如,水果蔬菜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自己种植,家禽也是家家户户普遍饲养,这些绿色食品深受大城市居民的喜爱,但在农村却是遍地都是,不足为奇。然而,由于农村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很多绿色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受传统文化影响,农民一般只会固守传统的销售方式,例如在露天的菜市场以较低的价格销售,当产品出现供过于求时,农民只能以廉价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处理,比如喂猪或直接倒掉。而连锁经营的农村超市能接收这些产品,经营者向农户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这些农产品,超市有大型制冷仓库对农产品进行保鲜,并以合理的价格在超市里出售,从而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创立品牌

我国的农村超市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等特点,大多数超市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连锁经营的农村超市一般规模比一般农村的小超市大,商品丰富,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如果连锁超市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创立自我品牌,品牌是获取顾客信赖的基础,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顾客的青睐,才能增强竞争力,获得更长久的发展。除此之外,产品的质量需要得到保障,尽量收购农村本地的资源,减少物流开支,使商品价格定在农民可接受的范围内。只有这样,连锁超市才能在农村站住脚,走得更远[9]。

(三)开发农村资源

与城市相比,农村仍是待开发的地方,资源丰富,还有近乎失传的珍贵的手工艺品,都深受大都市人的喜爱,具有很大的销售市场。农村连锁超市可以收购这些产品,对产品做精美的包装,销售到大城市。同时把城市中现代化的实用简便的商品销售给农村的顾客,做到双向物流。这不仅改变了农村过去的落后销售模式,同时还可以建立网上销售渠道,做到直销,这样不仅还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走向国际化

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农村经济落后,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局限于国内只会让农村经营连锁超市的发展像蜗牛般前进。目前,农村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是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停滞不前、信息量小、经营者管理经验落后等。连锁超市源于国外,国外在连锁超市经营上有上百年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与国外公司合作,走向跨国经营,学习国外连锁超市的经营理念,也可以收购国外产品,推销给国内顾客,并且也可以使农村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真正做到农村资源的开拓创新[10]。

(五)改变经营理念,扩大就业方向

当前,农村超市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忽视了农村的市场潜力,总是把超市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但是实际上却把农村连锁超市当村头的杂货店来经营,只销售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为了获取暴利,以便宜的价格销售过期的产品,忽视农村消费者的感受,忽略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只坚守固有的经营模式。农村连锁经营超市是一种新的尝试,与大城市的超市有显著的不同,所以经营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农村连锁超市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市场也大,国家非常重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建立连锁超市可以提高就业率,同时为正在待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就业方向,他们可以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把农村超市做大做强,做成一个品牌[11]。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工作任务繁重,虽然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借鉴城市的超市连锁经营理念,但是也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不如城市,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因此,农村需要专业管理人才或大学生下乡去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连锁超市更好、更快发展。

[1][10]赵品华.农村中小型超市连锁策略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3]纪雯.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与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沙威.零售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及运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8.

[5]王翔.消费者农村超市购买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6]穆莹.连锁超市供应链配送环节的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7]李长顺.山东贵诚超市连锁发展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4.

[8][11]曹志学.农村超市连锁经营市场潜力大[J].生意通,2010,(7).

[9]张娟娟.成都易初莲花超市连锁经营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连锁经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