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省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以鲁浙二省为例

2015-04-10 13:24许云飞孙云早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357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十三五

许云飞,孙云早(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3; 2.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东部沿海省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以鲁浙二省为例

许云飞1,孙云早2*
( 1.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1; 2.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357)

摘要:以鲁浙两省“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为主题,分析鲁浙两省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国家当前的发展计划为交通行业创造的发展机遇,提出以“立体、多元、无缝”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构想,并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实施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明确提出了鲁浙两省“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东部沿海省份;“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十二五”即将过去,“十三五”即将来到,全国交通行业主管部门都在组织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因此,明确“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并把它演绎成可操作的思路、目标、举措是重中之重。

我国疆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各省的“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有很大区别,在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体现“区域性”,切忌盲目抄袭。考虑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到“十二五”末已基本实现小康,按目前的进程和国内外形势预判,大约在2025—2028年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要求在“十三五”期间的2016—2020年交通必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本文以鲁浙两省为例进行研究。

1东部沿海省份尽快实现交通现代化

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各省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尤其是鲁浙等省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正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进。在经济社会欣欣向荣的时期,不能忘记交通运输行业所起的特殊、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富,先修路”,将这里的“路”理解成广义的交通,这句话表明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是亘古不变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这种作用可概括为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服务性。所谓基础,就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根基。所谓先导,就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先行”,就是交通。所谓引领,就是交通能够引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试看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崛起、丝绸之路的形成,都是交通引领的结果;正是交通的引领作用,为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如,人工开挖的京杭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高铁的建设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所谓服务,则更为大家所公认和熟知。这些年来,鲁、浙两省的交通人在交通运输部和各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是充分发挥了交通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服务性作用,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鲁浙两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建设综合交通

交通主要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因此,所谓的综合交通就是指统筹规划和发展这5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模式。交通运输部对交通现代化的目标表述为“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其中,综合交通排在了首位,并指出这“四个交通”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显然,交通现代化的目标中,综合交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实现交通现代化应从“综合交通”切入,这是符合交通发展规律的思路。然而,十多年来,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建设综合交通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是对于综合交通、尤其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见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1)体制、机制的制约

近30年来,我国的大交通格局基本确立,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令世界震惊。现在,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鲁浙两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其规模、技术及建设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在运输管理和运输组织上却十分滞后; 5种运输方式、各管理部门、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导致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收效甚微。这种状态不仅造成了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制约了交通运输基础、先导、引领、服务等效能的发挥。因此,人们都在期盼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际举措的实施。

随着大部制的推出、交通运输部的建立和铁路深化改革的落实,东部沿海各省的交通厅全部更名为交通运输厅,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邮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业务行政管理权已经基本上划归给了交通运输厅,相关的城市交通管理也归交通运输厅,一些省的常务副省长开始分管交通,这意味着交通、发改委由同一名常务副省长分管;以上举措实施为东部沿海各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扫清了行政和组织障碍。

2)缺乏可操作的推进思路

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过去大多是纸上谈兵,明显缺乏可操作的实施思路。不过,因为那时重点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如何综合”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不十分迫切。现在,相关的体制、机制制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政府和时局已经把解决“如何综合”问题的权力交给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此时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和迫切。现在十分缺乏有关综合交通“如何综合”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有关部门感到难以操作、难以着力推进;因此,在明确了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且有关体制机制制约问题基本解除的新形势下,研究和解决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可操作的思路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最近,浙江省主管交通的常务副省长袁家军的讲话化解了在规划和发展综合交通中多年的困惑,初步形成了科学、完整、可操作的推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程式。

总结多年来推进综合交通发展迟缓的实际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总是把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僵化了,总是把每一种运输方式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谈公路发展就按公路发展的模式来考虑运输通道设施、运输工具设备、运输信息控制、运输服务保障、运输组织管理;同样,说铁路发展就完全按铁路发展的一套模式来考虑运输通道设施、运输工具设备、运输信息控制、运输服务保障、运输组织管理。因此,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规划具体操作起来就感到很难推进,因为各省、各区域的地理、地形、地质、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社会风土人情不一样,用某种僵化模式的运输方式去套很难贴近实际情况。由此可见,综合交通的“综合”不是简单地“混合”,而应该是把原来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诸元素进行科学地分解,然后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需要重新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交通运输体系,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浙江省主管交通的袁家军常务副省长形象地把这称作“立体、多元、无缝”,堪称一语中的。譬如:铁路可分为高架轻轨、地面轨道和地铁,还可分为轮轨、悬浮;公路不仅有高速、普通之分,还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外之分,还有国道、省道、县道和农村公路之分;水运既有海运、河运之分,又有远洋、近海、内河之别;空运则有高空、中空、低空的区分。除此,还有一些其他分类方法,如:按速度分快速、慢速、慢行,按区域分城际、城区、社区,按运输装备动力来源分汽油、柴油、天然气、电能等。但是,不管如何区分,都可用四个字概括:立体、多元。立体,是指组成综合交通诸元素的空间布局,具体讲就是天上的航空、空运,地上的轻轨、高架,地面的铁路、公路、水运,地下的地铁、河底隧道、海底隧道以及各种管道。多元,是指组成综合交通诸元素的形式组合,具体讲就是空运的高空、中空、低空,国际、国内,大飞机、中飞机、小飞机、直升机,陆运的铁路、公路,铁路的高铁、普铁、地铁、轻轨,公路的高速、普通、国道、省道、县乡道、快车道、慢车道、慢行道、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出租公交,水运的河运、海运、远洋、近海等各种交通方式中的组成元素(把它们定义为交通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组合(把它们定义为交通单元)。譬如铁公联运、铁水联运、空公联运、铁公水联运、海河联运和江海联运。无缝,则指的是立体、多元组合时的无割裂间隙的衔接、无间断的跳跃,达到了零换乘(客运)、零转运(货运)。因此,“立体、多元、无缝”生动科学地体现了综合交通的丰富内涵,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建设目标,也应是鲁浙两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思路、基本特征。

3实现通道枢纽节点网络的立体、多元、无缝,是建设综合交通的基本内容

搞清楚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的思路、基本特征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作抓手,也就是说“立体、多元、无缝”的切入点。

浏览公、铁、水、空、管等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的基本架构,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的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通道设施,包括通道(公路、铁路、航道、航线)、枢纽(大场站)、节点(中小场站)、网络(由不同等级通道和场站构成的闭环或半闭环的交通网络)。显然,现代综合交通建设,首先必须把这些共有的元素综合起来规划和建设,建成综合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然后,在规划和建设这些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的时候,按“立体、多元、无缝”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形成名副其实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现代综合交通的基本特征是立体、多元、无缝,其基础架构是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建设的切入点是建设立体、多元、无缝衔接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于是,一个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操作的程式也就可以固化下来了。

3.1确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架构

依据各区域的地形、地质、地理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区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各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架构,即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的布局、规模、属性及其建设规划。

3.2在基本架构上配置立体多元的交通元素、交通单元

按照各地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架构的规划设计,在基本架构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上配置立体多元的交通元素、交通单元;同时,配置与其适应的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组织模式、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与机制。

3.2努力达到立体、多元、无缝目标

以立体、多元、无缝衔接为目标,进一步细化规划、计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尽快建成名副其实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各地区交通运输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运行的目的。

4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上述研讨已经完成了形势要求,即: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在通道、枢纽、节点、网络上配置立体、多元交通要素(单元)→无缝衔接立体、多元交通要素(单元)这样的“十三五”交通发展的内部逻辑。以下所要讨论的是外部逻辑,即如何和交通发展的背景密切结合、如何为交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因为,只有使交通发展既符合内部逻辑又符合外部逻辑,产生内外共振,才能使交通发展得顺利、快速、高效、腾飞。

4.1紧扣“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从中国陆地出发的“一带”有3个走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一路”重点方向有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一路”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3个大陆,和“一带”战略形成了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鲁浙两省港口群既属“一带”的东北亚桥头堡港口群,又是“一路”起始港口群的一个分支,所以两省的交通行业必须承担自己责任,并创造性地演绎出自己的光辉。

浙江除了充分发挥深水海岸线长的优势、做好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宁波-舟山港口群,融入“一带”战略外,还应充分利用浙赣铁路西通昆明、瑞丽,直达缅甸、孟加拉、印度到达印度洋孟加拉湾的优势,利用浙江温台港口群绰绰有余的发展潜力争取做太平洋、印度洋大陆桥的桥头堡,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国家“一路”战略之中,为温州市、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提升国际地位。

山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除了做好青岛、日照、烟台港口群的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的工作外,重点是做好新亚欧大陆桥往东延伸的大文章,就是通过铁路轮渡→海底铁路隧道的阶梯式推进,使亚欧大陆桥延伸到韩国、日本。此举韩国几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日本早有此意。这一“延伸”,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沟通和融合中日韩的文化、消除民族隔阂、增进和平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4.2紧扣长江经济带战略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国家的发展战略。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目前长江干线货运量约20亿t,位居全球内河第一,分别为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的4倍和10倍。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面积205.1万km2、占国土面积约21.4%,国内生产总值23.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约40.9%。随着生产制造业的内迁,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依托黄金水道形成的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应该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东部沿海的鲁浙两省都和长江经济带密切相连,因此鲁浙两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然应该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做出特殊的贡献。

作为长江经济带成员并居长三角关键地域的浙江,其地位之重要可从李克强总理为宁波-舟山港为长江经济带的“龙眼”的说法中看得一清二楚。因此,浙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然应该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做出特殊的贡献。关于宁波-舟山海洋经济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提出两个重大战略举措:第一,开凿“万吨级江东大运河”,即在浙江的乍浦港和安徽芜湖港之间开挖一条长度约322 km的大运河。该运河的建设,既可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长江大桥,平息旷日持久的南京长江大桥炸与不炸的争论,又可使南京长江大桥以上长江航道上建设的万吨级的港口码头尽性发挥效益,它的建成还有利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钢铁生产企业降低进口铁矿砂的运输成本,有利于太湖蓝藻治理和太湖的泄洪。而对浙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身来说,此举可极大地提升浙北地区因上海市巨型海港产生的“遮荫”效应而难有大港区位的情况,极大地拓展了乍浦港的经济腹地,使乍浦成为大海港,使湖州市、长兴县成为河、海兼容型港口,大大地提升浙北各县市的工业区位与城市区位,有利于“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煤炭入浙。第二,新建不穿越杭州城区而连通浙东绍兴—宁波、浙西金华—衢州、浙西南丽水—温州和浙北嘉兴、湖州内河及长江水网的“二通道”运河。该运河的建成,使水资源丰富、发展航运得天独厚的浙江内河能够真正克服因为杭州城区段运河和三堡船闸的制约,浑然成为一个通畅、完整的网络,从而使杭州、宁波这两个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完全融入长江经济带,减少了交通压力,节约巨大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大幅度地改善长三角和浙江全省的生态环保面貌。

山东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举措是实施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工程京杭运河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四大工程之一。京杭运河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唯一一条和长江水运大通道垂直交汇的南北水运大通道,对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支撑作用非同小可。因此,迅速实施“穿黄工程”,完成京杭运河全线复航的千秋大业,不仅能够大大促进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现,还可以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挥京杭运河对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的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京杭运河穿黄成功,流经聊城、德州、济南、滨州4地的徒骇河出海工程就水到渠成了。《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已明确指出:“徒骇河航道具备河海联运的条件,可为黄河以北广大内陆地区形成便捷的出海通道,规划航道起点为聊城段与京杭运河相交的四河头,终点为滨州市套儿河口,航道里程339 km,等级为三级”。该工程项目已被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列入2015年计划,争取到2020年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都对徒骇河工程进行了部署。京杭运河全线通航为徒骇河提供了水源和新的发展空间,而徒骇河工程也为京杭运河又增加了一个出海通道,为长江经济带增添了新的腹地。

5紧扣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向精细、高效、安全、节能降耗、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这是我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因此,新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必须紧扣转型升级来实施。

5.1重点发展水路运输和轨道交通

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水路运输的能耗是铁路的2/3、公路的1/6,用地是铁路的1/6、公路的1/90,价格是铁路的50%以下、公路的20%以下,因此水路运输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其实,早在15年以前水路运输就已经被世界权威组织定性为可持续发展优先推荐的绿色运输方式。

节能降耗已经作为国策而一再强调,而运输结构调整是交通系统中最大的节能措施,所以地处东部沿海、内河水资源丰富的鲁浙两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定要把增加内河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例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举措来看待。“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对东部沿海的鲁浙两省来说,应该调整为“要想富先修道”。这里的“道”就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通道”,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因此,在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和立体、多元、无缝的交通方式时,必须摒弃原有一说“路”就是建公路的思维定式,而是先按交通需求规划布局“通道”,然后依据位置、地形、地质情况在通道中配置适当的交通元素,要注意尽可能优先采用水运方式,次之采用铁路运输模式,即便是在公路建设中,也要尽可能采取立体(如上层高架快车道、地面慢车道、地下隧道快车道的组合建设)、多元(如全封闭大通道建设中采取中间高铁、两侧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中间建轻轨、两侧公路)和无缝衔接的模式,山区要尽量采用桥梁、隧道来减少急弯陡坡和行车距离,达到节约土地、保护生态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5.2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现代化水平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因此,新时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是现代的,只有如此才能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具体一点就是在“立体、多元、无缝”这个思路下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大道通、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时必须要强化高新技术的推广运用。这些现代技术有: 1)由传感技术、传输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协同构成的物联网技术; 2)综合运输体系中全体系的交通流监控、分析和诱导技术; 3)灾患点监测、分析和预警技术; 4)突发事件监测、分析和智能应对技术; 5)大通道(包括公路和水路的收费站、船闸)、大枢纽和大节点的智能计费、收费和超限、超载、危化物品运输的管理等智能技术; 6)电子商务; 7)电子政务; 8)物流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等其他高新技术。

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确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先进性、现代性,促进鲁浙两省的交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且也为东部沿海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6紧扣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一发展新概念。2014年3月,国家正式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像这样强调和突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可谓前所未见。因此,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是自觉维护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坚决保持与党中央同心同步的基础条件。目前,党中央一方面高举反腐利剑,砍向党内以权谋私、攫取巨额财富的贪官污吏和与之关联的黑社会犯罪集团;另一方面,以全新的理念和内涵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并全力推进,力争在2020年前使大部分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党中央力图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强有力举措,扭转贫富、城乡这两个“差别”不断扩大的态势,重塑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祥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由此可见,在全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事关全局,意义非同小可。面对如此重要的国家战略性工程,交通战线的干部职工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必须考虑如何转型配合。具体到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上,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6.1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规划

随着铁道部的撤销,交通运输部已经承担起海、陆、空、邮政等立体、多元运输系统的管理工作,各省的交通运输厅已在组织机构上具备了综合规划、合署办公的功能。因此,鲁浙两省交通运输行业给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第一个支持就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即在克服以前各自为政现状、统筹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立体、多元、无缝建设的指导思想下,重新审视原先的规划,着力考虑改善和完善新型城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实现城乡交通的现代化、一体化,使广大的乡镇居民、农民和大城市的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到安全、便捷、舒适、生态和绿色的交通运输方式。

6.2要强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鲁浙两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主节点的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和省域两小时经济圈的总体格局。浙江要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山水交融的优势,山东则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建路成本低的优势,强化“美丽乡村”的建设;要制定面向中小城市、面向交通不便的位于边远山区的县、乡、镇的航空运输发展规划;结合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规划,制定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宁绍金台(宁波-绍兴-金华-台州)、青烟威(青岛-烟台-威海)、济德聊泰淄滨(济南-德州-聊城-泰安-淄博-滨州)等城乡轨道交通网的建设规划;要发挥邮政业发展历史悠久、布点遍及城镇乡村的优势,吸取城市快递发展经验,整合交通物流资源,促进乡镇邮政物流和快递业务的发展;要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公司化、区域化的改造,加强城区内外公路之间的对接,推动农村客运健康发展;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维修救援网络和惠农快修网络;要鼓励驾培机构改造升级,引导城市驾培资源向农村延伸;同时,要发展适应新型城镇化的交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交通运输工具。总之,通过上述种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举措的实现,来促进鲁浙两省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实现。

7抓重点项目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必须依托具体项目的实施来推进。而具体项目又必然蕴藏在组合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中。由于鲁浙两省交通运输的大通道、大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因此具体项目主要应该在大枢纽、大节点上挖掘。

浙江杭州是国家确定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因此杭州的“运河二通道”工程应该是“十三五”期间的大项目。按正常进度,该工程前期工作早已完成,且已经步入建设期。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城区征地超过546 hm2,拆迁约60 hm2的房屋,代价高昂,工作难度极大。何况,规划的“运河二通道”又靠近钱塘江口,尤其是新建的九堡船闸将比现在的三堡船闸处境更为险恶。为此,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出了一个花钱少、操作性强的“运河西二通道”方案,该方案具有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利于沿河人民的民生、利于防洪排涝、排除钱江潮水对“二通道”航运不利影响、安全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其备战和应急性能优异。该方案如果能够完成,可使浙江全省构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不仅和长三角所有的重要城市联通,而且一旦爆发战争或者再遇到2008年那样的冰雪封路情况,这个水网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这样的项目应该抓紧立项、抓紧建设。

浙江宁波也是国家确定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但既能迅速扩展宁波港后方经济腹地、又能提升港口地位的杭甬运河通航工程却进展迟缓,目前这个问题亟待迅速解决。因此,杭甬运河通航工程应该是浙江交通“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杭甬运河不能通航的原因是个别航段的航道不符合三级航道的通航要求,而其中关键问题是改建跨河大桥,改建跨河大桥项目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会产生很多其他的相关问题,解决此事确非易事。该问题的解决可分长期和近期方案应对:长期,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杭甬运河既定等级标准,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完成;近期,可以采取改船不改桥的方案应对,即利用现有小吨位船舶通过“推1绑2”等运输方式达到同样的运输规模。

济南是山东省会,也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现在该市交通拥堵情况已越来越严重,必须在“十三五”期间通过重大工程给群众以希望。从交通的角度看,济南的地形、地貌、交通区位、山文水利等条件远比杭州好,但杭州的城市交通拥堵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随着一条条地铁的投入使用,曙光已在眼前。而济南最困难的时期才刚刚开始,一个地方建不建地铁、何时建地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不是它的地形、地质情况。因为后者只能决定工程实施的风险大小和难易程度。譬如,济南没有在1990年以前建设地铁,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但济南必须在2010年以后有地铁,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地铁,济南市就一定会拥挤不堪。济南建设地铁不但不能损害泉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使地铁的建设有利于泉水的保护。不可否认,达到这个目标确有困难、有风险,但这是一个工程的问题,绝不是一个济南地铁能不能建、该不该建的问题。现在,身为东部沿海重要省会城市的济南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落到了全国最落后的行列。所以,济南的轨道交通建设必须成为山东“十三五”规划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青岛是山东的又一个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十三五”期间必须要有大项目。作为“一带”的重要桥头堡,青岛需要在厘清青岛和上海的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上海的做法,担当起山东港口群领头羊的重担。和上海一样,青岛的港口建设资源几乎已经耗尽,继续走扩展港口码头规模的思路显然没有出路;但是和上海相似的地方是,青岛港悠久的历史和密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人脉关系却是山东港口群中其他任何一个港口也无法比拟的。所以,青岛港“十三五”期间的大项目应该是如何通过上级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把北翼的烟台、龙口、威海和南翼的日照、岚山,以信息为工具、以市场为纽带,有机地、科学地组合起来,建立一个山东(或者环渤海)航运中心类的经合组织;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青岛应该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的地铁资源,认真学习上海、杭州的城市管理经验,一方面解决青岛市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把青岛建成一个国际闻名遐迩的宜居、旅游胜地。

除了大枢纽外,大节点也是提炼“十三五”重大项目的地方;譬如浙江的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乌的国际陆港,因为它们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所以应该作为重大工程项目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完成。又譬如山东济宁的“运河之都”工程、德州的“京杭运河穿黄(河)”工程、烟台的“蓬旅海底隧道”工程、威海的“大陆桥东延韩国”工程等等,都应该是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创新。前面所述的浙江为解决杭州运河二通道建设难题而提出的“西二通道”建设方案和解决宁波杭甬运河航道升级就位难的“改船不改桥”方案,都是改革创新的例子。山东济南建设地铁、青岛建立山东(或者环渤海)航运中心、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建设、蓬旅海底隧道建设、中韩海上大通道建设等都是极具创新思维的方案。在强调通过创新思维解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时,一定要克服重权威轻群众、重院校轻地方、重北京轻当地的错误倾向,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念,生产实践中的攻坚克难更需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创造力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8改章建制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保驾护航

为什么中央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因为政府管理的制度如果不跟上,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不仅不能为经济社会的建设保驾护航,反而会严重阻碍前进的脚步。鲁浙两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同样是这样。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实施交通执法,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保驾护航,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譬如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下一步立体、多元、无缝衔接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的建设,肯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下一步如何在投融资体制、机制这个方面进一步搞活,怎么利用社会资本来参与一些重要建设,改革创新的PPP的模式怎么来推行等问题,都留出了很大的考虑空间,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8.1重大项目的跟踪、调整、纠错和奖励追责机制

浙江杭州现在的运河二通道工程、青岛的海湾大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的三级调水方案等工程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对一个已经明明知道的错误决策的改正是非常困难的,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没有体制、机制的支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决策、立项错误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所以必须着力解决重大项目的跟踪、调整、纠错、奖励、追责机制,其中的关键是建立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阶段,只要发现原先的操作或已经过去的操作有重大错误或缺陷,就能够立即加以纠正的一套机制,必须借全面依法治国的春风,设立重大项目的跟踪、调整、纠错、奖励和追责机制,以保证当一个重大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重大失误的时候能够得到调整和纠错。

8.2重大交通发展问题的研究、评审、奖励和追责机制

一方面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对工作极端负责、先公后私、无私奉献等不被推崇。这一尖锐矛盾势必导致工程质量差、事故多,交通发展过程不精细,发展不高效,结果不理想。因此,为了保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能够顺利和成功,除了建立重大项目调整和纠错机制这一事后举措外,还应该设立事前的预防机制。建议设立重大交通发展问题的研究、评审、奖励和追责机制。一方面保证在交通发展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集中省内外知名专家和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会诊、集体研究,创新、整合出科学、高效、可操作的对策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登记和问责机制把那些不负责任、滥竽充数的人员淘汰出去。

(责任编辑:刘勇波)

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Taking Shandong and Zhejiang Provinces as Examples

XU Yunfei1,SUN Yunzao2
( 1.Shand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Jinan 250031,China; 2.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 250357,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goal of the“Thirteen Five-Year”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Shandong and

Zhejiang provin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in these two provinces and pres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s.Firstly,it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multi-level,diversification and seamlessness”.Then,it discusses the basic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Finally,it proposes the main subject and nuclear content of the“Thirteen Five-Year”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Shandong and Zhejiang provinces.

Key words: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the“Thirteen Five-Year”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许云飞( 1947—),男,浙江东阳人,研究员,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顾问,山东交通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工程; *孙云早( 1959—),男,山东青岛人,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山东省交通与物流协会会长,山东省公共关系协会创业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管理.

收稿日期:2015-06-01

DOI:10.3969/j.issn.1672-0032.2015.02.004

文章编号:1672-0032( 2015) 02-0017-08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U11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十三五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