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价格歧视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2015-04-11 07:04
关键词:价格旅游企业

罗 茜

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与国民经济状况好转的综合作用之下,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决定了旅游消费作为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构成部分而实现热门化的现象。我国当下的旅游市场总体情况而言,旅游价格歧视的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游客的权益,甚至对整个行业的风气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规范旅游行业的竞争行为,纠正价格制定当中存在的问题,以维持我国旅游行业以健康的态势发展。

一、经济学角度看旅游行业歧视现状

针对价格歧视在我们旅游行业当中的主要表现,本文根绝经济学原理当中所阐释的价格歧视理论将从时间歧视、质量歧视、数量歧视以及人群歧视四大维度进行探讨。第一,二级价格歧视之时间歧视。通常情况下,淡季以及旺季这一对对比鲜明的旅游时段是旅游时间普遍划分方法,而我们国家的“清明”、“五一”以及“国庆黄金周”等小长假为国内旅游制造了高峰,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就此获得了时间价格歧视的条件之一,利用时间划分范围在门票、宿食等等消费项目上向不同时段参加消费的游客收取不相同的价格。例如,在餐饮线路等内容服务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之下,游客在节假日等旺季时期跟团加入成都五日游的所需支出的价格高达二千,比淡季消费高出一倍。第二,三级价格歧视之质量歧视。概括来说,质量歧视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根据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实际需求对服务的内容按照质量进行了等级式的区分,当前主要的跟团旅游类型从质量水平上可以归为豪华团、经济团等类型。在交通方式的使用方面,豪华团一般包含有飞机、高铁等交通工,而经济型的旅游团主要采取的交通方式为火车或者大巴。第三,二级价格歧视之数量歧视。此种价格歧视的基本内容就是根据人数的多少来收取不同的价格,折扣程度与游客的数量呈正相关。旅游行业当中数量歧视在门票的售卖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普遍。一般来说,景点向跟团旅游的消费者承担的门票价格往往比单独旅游的散客优惠许多。第四,三级价格歧视之人群歧视。我国旅游行业在价格歧视当中人群歧视在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两个层面都有所应用。景点向老年人、学生群体以及普通游客收取不同价格的门票就是年龄歧视的典型做法,而旅行社划分学生旅游团、开辟夕阳红主体的老年旅游团也是利用了同样的道理。价格歧视对于旅游行业的作用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

二、旅游价格歧视原因综合分析

就价格歧视对旅游行业起到的正面作用而言,我们发现旅游行业相关企业拟定价格区间能够细分市场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数量,为本企业份额的提高做出贡献。但是,价格歧视存在的弊端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宏观市场来看,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因为过分价格歧视的做法而被引发,客户对于公平性的看法受到影响、市场秩序因价格歧视遭到破坏、宏观市场信息的真实程度降低等等。那么,旅游价格歧视的显示原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就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是旅游行业价格歧视形成的根本原因。当旅游行业当中的相关企业能够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时,企业就具备了价格制定的能力,从而能够将旅游定价控制在边际成本以上。根据旅游行业相关企业的勒纳指数中我们可以得知,当价格控制在完全竞争定价与边际成本中间,不同的价位就扩大依照差异化的需求曲线被定制,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可以向需求内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并且增加特定的产量从而获得更多利益。如果在垄断势力形成的条件下,企业坚持不采取区别定价的策略,那么就会获得较少的利润,违背了利润最大的原则。

第二,就旅游价格歧视的现实原因,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充分、景区对旅游团依赖程度过高以及价格约束松散是我国当下旅游价格歧视主要的三大成因。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游客没有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在旅游企业追逐利润的行为引导之下,旅客不能够做到正确看待过度价格歧视带来的社会福利影响,而将这种现象当做是一种约定俗成,自认为见怪不怪,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做好宣传工作促使消费者自发主动地做好价格过分歧视的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趋势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在市场上采取包括恶意拉开价格战、投放回扣等在内的投机取巧行为。旅游团形式的旅游方式带来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大部分景点对其产生了明显的依赖,赋予了旅行社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另外,定价的自主权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近年来被不断地放大,价格定制开放程度为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经营者采取恶性价格策略等不良现象。旅游市场行业具有产品非物质性、进入壁垒低、季节性明显、消费群体划分界限明确等特点,物价监管部门在应对价格歧视行为问题的过程当中遇到不小的阻力,如果不能够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来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我们将很难保证旅游行业价格歧视行为监管的质量以及效果。

三、总结旅游价格歧视治理对策

调整价格制定以解决我国旅游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维护旅游行业市场竞争的秩序,对于保护消费者以及多数竞争者的利益、引导旅游行业围绕公平公正原则展开运营活动具有显著的意义。本文针对当下旅游业在价格歧视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得出如下治理对策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1.改善旅游市场环境,引导公平竞争。就当下的旅游业情况来看,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以及价格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行业内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物价部门在旅游市场的监管当中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行业内部进行整治,一方面对不法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严处分发落,另一方面为企业打造绿色的生存环境。针对监管部门改善旅游市场工作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营造健康的执法氛围。在维旅游业企业的基本权利方面,物价部门应当关注行政权力机关面向旅游企业的收费问题,在监督过程如有发现违章收费的行为应当在第一时间指出,并指示其将收费标准调整到合理的水平。其二,就基本设施的价格政策问题,我们必须制止物价部门自身的价格歧视行为。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在暖气费用以及水电费用的基础设施用费缴纳方面理应受到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同等待遇,唯有生存环境得到健康打造,旅游类型企业才真正获取长足的发展,带动整个旅游行业的进步。

2.相关部门职能转化,强调服务内容。强调信息服务、发展市场预测、提供价格引导以及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是转化职能作用的司法发展方向也是服务内容完善的主流趋势。信息服务功能内容主要是指以便利旅游企业筹划开展相关活动、引导消费者理性做出采取消费行动为目的,通过价格网络的结合使用掌握信息从而制定相应报告,为各界提供包括产品价格监测报表以及价格指数分析等在内的数据资料,以网络数据统计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作用使得企业和旅游消费者双方在决策时都能够获得比较真实的数据参考。市场预测功能也可以认为是对可行程度的分析功能,其主要内容是指里旅游企业在当地的非静态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相关部门的作用力量,例如,旅游企业在作出重要决策拟定关键计划之前可以向价格部门获取各种论证报告。旅游市场供求关系图、价格走势分析以及旅游业宏观情况总结对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都起到了基础作用,是企业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当中,旅游企业在获得足够的自由运营空间的同时,不能离开旅游企业协会与相关部门的联合管理,唯有部门的指导建议与企业的自主经营全面结合才能推进行业的规范化进程,这就是价格知道在旅游行业管理当中起到的服务作用。与前三者相互区别的是,沟通协调服务主要是基于消费者在旅游行业中的消费心理指导而构架的职能项。整理价格歧视的过程但中,旅游行业难免对实现几次对社会影响效果比较鲜明的价格调整工作,而价格因素对于消费者心理的作用是比较直接的,因此,有必要通过民企对话活动的召开为旅游行业的透明公开原则作出保障。

3.优化游客形式结构,打造品牌经营。应对价格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削减价格竞争的角度入手寻求相应解决方案,即旅游目的地应当在目前市场环境当中走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过渡的路线。如果旅游目的地能够在自我建设当中打造服务水平高水准、产品质量过关、管理制度完善的精品项目,就能够过渡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中凸显自我的特性,创造差异性,展现竞争能力,削弱其他旅游景点产品相对于自己的可替代程度,从而立足于不健康的削价竞争环境。相对于旅游团组织方式的游客形式,零散的游客侧重于关注旅游过程当中的休闲体验,也就是散客针对旅游质量保证的敏感程度较大,而对消费价格的关心指数较低。对比以上两种游客形式在消费当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我们发现提高散客形式的比率是应对行业价格歧视行为的有效方法,因此,包括度假、商务、会展以及休闲等内容在内的体验活动内容非常适用于创新景点接待方式,景点可以积极尝试上述方式调整景点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提高本地的旅游服务质量并向品牌化经营靠拢。

[1]杨省贵.价格歧视在旅游产品定价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4,(10).

[2]李钢.价格歧视经济法律研究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杨清平.中国分时度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桂彬翔.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猜你喜欢
价格旅游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旅游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