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创新路径

2015-04-11 07:04杨国华
关键词:服务业机制区域

杨国华

一、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含义、特点及意义

1.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含义。区域经济,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地理定义进行区分和规划的综合性发展经济模式。其综合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综合运用和统筹安排能力。是反映和考验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及政府作为程度的重要形式。服务经济机制,是将人力资源这一基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所谓服务,其最重要的特性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为主体,其存在形式在于人与人之间为某种特殊需求付出和收益的活动,往往不以实物形态存在。

2.我国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发展特点。(1)经济发展区域化明显。我国地理特征明显,因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较总体来看,东部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区域经济,南部经济发展优于北部经济发展。(2)就业结构差异化明显。随着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吸收就业人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同样呈现出人才专业化、分工明细化、服务全面化的特点。

3.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重要性。(1)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措施。目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仍以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必须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加快人力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人真正从社会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利用各方面资源的科学发展观。

二、政府职能在区域服务经济机制中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政府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而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十分重要。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在于对服务业产值比重的提升,更在于产业品牌的树立与战略布局的优化。政府在发展区域服务经济过程中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制定发展方向,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指引发展方向,在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及树立产品品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服务政策的制定。政府的基本行政职能为政治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服务必不可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相关文件及细则政策,从财政税务到国土资源再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服务政策的制定,稳定经济市场,为去污服务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序、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3.发展资金的扶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投入及财政支持是政府实施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于自由买卖与优胜劣汰,这有利于优势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垄断等不良经济行为,为防止该经济行为的失控,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额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

三、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建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市场机制过于僵化。成熟的市场化经济及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前提。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其经济交易中的付出与收益大多不以实物形式而存在,在发展程度上来说,其对人力资本、品牌、知识条件及思维创新度的依赖性更高,因此其对市场的成熟度与相关机制的要求也更高。在我国,服务业的存在形式还存在于餐饮、商服、旅游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外,对于像高科技、新兴产业、技术产业等现代性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而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正逐渐从建立市场机制的调控手段的初衷偏离到计划性制定的僵硬管理上,对于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不小的阻碍。

2.政府职能管理越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宏观上的有效调控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的职能为建立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及灵活化越来越明显,政府职能却尚未及时转变,仍停留在最初的调控手段上。如准入机制、定价机制、行政监管等标准已不适应向全球化经济趋势靠近的中国市场经济。中介组织、咨询行业、IT技术行业等现代服务业从公司的成立到服务的提供再到财务的监管,在有关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走上几十个程序,不仅浪费了资金、时间、人员等重要资本,也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导致国内现代服务行业的竞争能力过低。

3.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信息系统失灵。区域服务业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尚属于新兴的行业,其进入中国产业市场的时间还不长,导致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社会分工粗糙,所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做出的反应及经济行为也不精准。例如像会计事务所,就目前而言,中国是进行会计应用最早的国家(商朝即已开始),但却是会计制度发展较为缓慢的国家。在中国,本土的会计事务,包括现在各城市中的资产评估机构均是近些年来从国家审计署剥离开来,其作为会计专门机构的职能发展尚不成熟,与审计、评估的社会分工尚不精细,导致其与“四大”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

四、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创新的措施—以上海市宝山区服务经济机制为例

1.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因此,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要求区域地方政府放宽政策条件,清晰政府职能。

(1)发展战略的重新划分。现代服务业区别于餐饮、服装等传统服务业,其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和明确,所覆盖的范围更广,种类业十分繁杂,因此政府需要走出政府办公大楼,真正深入市场中,了解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指定出与之配套的发展战略方案,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业市场体系,结合中国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统筹发展全局。

(2)政策制定的重新配套。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有着地理划分和差异,政府应该积极了解差异情况,分析差异原因,在政策的制定中考虑差异因素,灵活变通政策实施情况。宝山区作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从税收政策的转变到政策方向的转变,政府部门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定和实施。

(3)发展资金的大力投入。这里所说的资金投入不再只是“财政专项基金”,而是要从多方位入手,为区域化服务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资本。如降低信贷利率,简化服务型企业融资手续,开通服务型企业贷款专用通道。不仅解决服务型企业无“票子”的难题,还要解决其在找“票子”的难题。

2.提升工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能力。地方政府部门应转变发展观念,提升自身服务质量,采取“退二进三”政策。内在因素中,要积极鼓励外来资金与本地民间资本由消费型服务行业向生产型服务行业转移,重点引进高技术密集型企业、高知识含量人才、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加强各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鼓励各企业进行集团化和企业化,优化资产结构和现金流结构,加强科技研究,争创服务业大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土地监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工业用地,提高上服用地所占比重。对外而言,应努力创造条件,在水气电的价格问题上,避免定价机制,合理规制各项经济活动管理。加强高新企业及现代服务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推动设计研发、成果转化等重点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3.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区域服务型企业的规模化效应。政府可运用信贷调节、税收减免、土地优先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高素质人才等全方面的给于企业资金、政策上的补助与扶持,为生产型服务企业提供公平健康的经济环境,以此途径来提高产业密集度,让服务型企业“抱团出拳”,增强竞争能力。此外,精细化服务项目分工,避免有好项目则大家“一哄而上”的不良环境,让各服务行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资源共享,最后实现经济利益的共赢,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应个别项目垄断带来的经营风险。

4.对于增强宝山现代服务业对跨国投资的承接能力问题,可积极建立政府与投资商的利益互动机制,探索制定以服务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积聚区落地税收适当奖励开发商的政策规定,一定条件下,贴补区域内商务楼宇的租售价格,以“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方法,针对愿意税收落地的企业,使其在宝山购买或租赁商务楼宇享受到一定的价格优势,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核准制同时给予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政策支持。

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优化,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宝山区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区域服务经济的综合发展和改革创新,以生产型服务功能区、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崭新面貌呈现出宝山区新的面貌。而上海市也将以其丰富的经验以及具有特色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成为全国各地的生产型服务行业的示范城市。我们将已该试点研究和探讨出适合全国其他省市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消费收入的提高做出贡献。

[1]贾宝林,宁凌,刘亮.科技服务业激励政策体系中的政府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

[2]闰嘉有.基于政府转型的生产型生服务业发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吴军.论政府规制现代服务业的职能边界[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上海市委党校课题.地方政府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Z].2013.

猜你喜欢
服务业机制区域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区域